中泰国际:电影市场复苏在望 锁定徐峥、张艺谋等名导的欢喜传媒值得关注
10-13 09:06 星期四
中泰国际

中泰国际近日对欢喜传媒做出深度研究,近日出具的研究报告认为,虽然业绩受疫情影响承压亏损,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影行业有望逐步恢复及观影意愿回升。从公司制作完成的重量级影片来看,预计公司业绩在2023年反转及释放。

欢喜传媒(01003.HK)由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知名导演宁浩、徐峥和知名制片人项绍琨2015年联合创办,同年在港交所借壳上市,是国内头部影视内容投资、 制作及新媒体播放平台公司。

中泰国际强调,欢喜传媒为一家拥有众多独家自制的精品内容创作方,属港股稀缺标的,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锁定市场头部导演 内容产出优质

中泰国际研报称,欢喜传媒先后通过股权激励引入多位名导,这些知名股东导演掌控中国影视剧原创顶尖内容的源头,在合约期内约定将独家为欢喜传媒贡献精品内容;另一方面,这些知名导演在行业内有较强的话语权并自带流量,其影片上映时间普遍集中在每年黄金档期,在曝光度和票房方面都有极大优势,亦增加了公司投资的成功率。

股东导演们在合约期间内执导制作固定数量的作品,同时公司可拥有其影视作品的独家投资权或以绝对高比例的投资份额参与影片制作中。在此合作模式中,公司可以优先锁定住市场上头部的导演作品,并 且可直接从电影的票房中受益,无需再向导演支付票房层面的大额分红,而导演虽然只能获得相应的导演酬薪,但由于获得了公司的股份,激发了导演的股东意识,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创作电影,一起分享公司的增值收益。

考虑到导演股东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会有属于自己的大量影视资源,在这一模式下,即使在合约期限以外,导演们也有动力让欢喜传媒参与到影片的投资中,最大化上市公司和自身的利益,从而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目前该公司拥有电影市场上7位头部的股东导演包括徐峥、宁浩、王家卫、 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张艺谋。虽然大部分股东导演的合约期限约为6年,但由于由于过去两年电影业受到疫情影响,大多数电影无法如期上映,因此公司已与股东导演再延长现有合约。

考虑需要与更多优质导演合作使公司的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同时降低增发股份对现有股东权益的稀释影响,公司改变了以往的导演合伙人模式,改为向签约导演发放固定导演酬薪及部分奖励。目前公司有8位签约导演,分别为王小帅、贾樟柯、李扬、陈大明、刘心刚、王文俊、黄辰及黄渤。

中国电影市场正逐渐复苏 2023年回暖复苏在望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约为473亿元,同比上升132.6%。年度票房榜中,《长津湖》 (57.72 亿元)、《你好,李焕英》(54.14 亿元)、《唐人街探案 3》(45.24 亿元)拿下前三名,票房合计157.10亿元,占据年度总票房的33.6%。2021年票房榜前四的影片中,分别来自一年中最重要的两 个档期:两部(《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在春节档,两部(《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 在国庆档。档期对于一部电影的票房影响越来越大,档期效应越发明显。

根据灯塔数据显示,2021年观影人次为11.7亿人次,同比上升112.6%,已恢复至19年的67.5%,影院上座率 7.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此外从银幕数量看,2021年全国新增银幕约2,551张,至7.5万张,同比增长约3.5%。

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2021年以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热门档期表现也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如2021 年春节档期间总票房达到130.8亿元,较2019年同期大增 25.9%;同年国庆档期间总票房达到75.1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增长2.3%。。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全国影院复工率已经接近八成,虽然目前某些地区疫情有波动情况出现,但考虑整 体国家疫情防控已处于稳定控制内,未来影院复工水平也将维持稳定状态。后疫情时代观众观影需求仍 然较高,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下游影院内容端供给恢复,从未来的影院排片内容来看,众多重磅大 作已预定排片档期,预计2023年春节票房相比2022年将录得明显增长。

电影新作即将陆续上映

欢喜传媒的电影项目储备丰富,一系列重磅及精品电影正陆续制作及安排档期上映。公司已拍摄完毕多部电影,由黄渤监制,苏亮执导,黄渤、万茜、闫妮主演的电影《学爸》与张艺谋执导,易烊千玺、 沈腾、岳云鹏、张译、雷佳音主演的《满江红》等两部重磅电影将于2023年春节档上映。

此外,宁浩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陈可辛执导,胡歌、Vincent Cassel 及郝蕾等主演的《独自•上场》;江志强监制,许诚毅导演的《梁祝绮缘》;韩三平监制,陈大明导演,张涵予主演的《中国父亲》;陈大 明执导,张涵予主演的《无所畏惧》;顾长卫执导,葛优及王俊凯主演的《刺猬》;王小帅监制的《上山》;李阳执导,张若昀及钟楚曦主演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张国立执导及编剧,周冬雨主演的 《朝云暮雨》等重量级影片也陆续将在2023年上映,届时将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

财务方面,中泰认为,预计上文所述的重头电影陆续于登陆院线,未来将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长动力,贡献可观收益,展望2023年有望扭亏为盈。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57.3万港元,净利亏损9357.9万港元。

《学爸》《满江红》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可为公司带来8.4亿人民币的分账票房收入,扣除相关的项目成本及票房奖励,预计电影分部可获得12.4 亿人民币的毛利润;预计 《红毯先生》、《独自上场》、《梁祝绮缘》、《中国父亲》及《刺猬》等五部陆续上映的电影于2023可带来13.4亿人民币的分账票房收入,我们预计2023年上述七部电影将为公司带来约19.8亿人民币的分账票房收入。

根据彭博数据,港股及A股影视股的平均历史市销率分别为2.5倍及8.3倍。中泰国际预计欢喜传媒于2023年将录得约23亿港元的收入,对应市销率将不足2倍,低于港股及A股同业。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