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港股大盘高台缩量整理,表现具韧性。恒生指数微跌57点或0.3%,收报21,331点。恒生科指微跌0.3%,收报4,558点。大市成交金额减少至1,313多亿港元,港股通连续第三天录得净流出。美元指数跌至去年6月初的水平,离岸人民币持续强势均有利港股的表现,落后的个股会有补涨行情。美国将于本周四公布12月的CPI数据,若CPI的环比增速少于市场预期,或将增强市场对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信心,届时将对港股带来进一步的提振。
然而,春节长假在即,我们预计部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港股的交投量会逐渐下降。经历11月以来的大反弹,港股主板平均市盈率回升至11.1倍,处于十五年来45.5%分位数,出现均值回归。接下来,有基本面及政策支撑的个股表现会较有韧性,而缺乏盈利改善预期支撑,单靠BETA起风的个股将会有较大的调整压力。此外,近期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行动增加考验市场的承接力,除了地产外,微盟(2013 HK)、中教(839 HK)也分别配售股份,而呷哺呷哺(520 HK)及奈雪(2150 HK)等亦有股东大手减持。
盘面上,市场继续板块轮动,落后的汽车股有追捧。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4万辆,同比增长35.1%,环比增长6.5%。乘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36%。吉利汽车(175 HK)上升6.0%,是升幅最大的蓝筹股。长汽(2333 HK)、比亚迪(1211 HK)、理想汽车(2015 HK)分别上升3.7%、2.3%及6.7%。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预计今年增量政策最多的三个领域为“房地产”、“新能源汽车”及“养老”。然而,特斯拉中国的降价对部分新能源品牌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部分车厂将面对保销量还是保盈利的两难局面。
恒生科技公司估值重构的关键因素是增长空间、增长速度、ROE(净资产收益率)、风险。从目前季度业绩看,增长速度、ROE均有提升。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我国政策暖风频吹,使压制科技股的风险已逐步消退。据《浙江日报》报道,杭州市政府今日和阿里巴巴举行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活动,报道亦指,杭州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已在制定中。我们预计估值便宜的阿里巴巴(9988 HK)仍有巨大的估值修复空间,料股价表现会跑赢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