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KO节后抑郁症,让假期的快乐延续?
01-30 08:27 星期一
作者:方恒博 责编:许若瑜

携程近日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截至1月5日,该平台春节期间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交通运输部亦在经过初步研判后提出,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随着全面开放的来临,今年的春节迎来了久违的“回家潮”与旅游复苏。

休假对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假期的积极影响往往难以一直持续。研究假期与生活质量之间关系的荷兰心理学家Jeroen Nawijn称,假期的愉悦与节后的不适情绪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虽然人们通常会在休假时感到幸福,但回家后这些愉悦感会迅速减少,“他们很可能在假期时感觉最舒适,在这段时间,他们可以更自由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在春节长假结束之时,多数人的情绪都会出现明显变化,“假期旅行结束后回家,我绝对感到难过”,美国作家Nneka Okona如是表示。

图片来源:blog.memd.me

节后情绪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美国科技杂志Popular Science(《大众科学》)资深编辑Jordan Blok称,“假期于每个人而言意味着不同的活动,或是参与竞技活动、或是大吃几顿,或是与亲友相聚,但假期后大家都要面临同样的情况,‘我必须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了’。”从闲适的生活状态向日常的紧张忙碌过渡不止要应对实际出现的繁忙情况,也要面临心理上的转变和情绪的波动。

综合心理健康网站Psycom.net供稿人Libby MacCarthy,以及医疗与健康网站Medical News Today供稿人Beth Sissons的解释,假期后的情绪波动亦被称为节后综合症或者节后抑郁症(post-vacation depression),这并非临床公认的病症,而是形容人们在度假归来后出现的抑郁状态。节后抑郁症通常表现为隐约出现的焦虑、空虚、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生活缺乏动力,同时偶有伴随难以入睡的情况。与临床上的抑郁症不同,这种状态是短暂的而非长期存在的,但也会影响人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重返工作时的表现。

图片来源:factorialhr.com

节后抑郁症的产生原因也并不单一。首先从表象看,Beth Sissons表示,当假期前往其他国家旅行后,回国时往往需要重新融入日常生活,这会对节后的情绪产生直接影响。其次,假期结束时,大家需要立即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这会增加精神压力,从而引发情绪问题。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Suzanne Degges-White也指出,“一旦回到工作环境,我们中的大多数需要就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如何去做、我们什么时候完成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在假期时可以回避思考的问题在恢复工作时都会再次出现,同时,假期或许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

当然,节后的压力也与假期的闲适有直接联系,Suzanne Degges-White指出,假期的休息是随意且无限制的,而开始工作后,作息时间需要更加严格且有规律,饮食也会相对节制,这样快速的转变过程往往在短时间内令人无所适从。

图片来源:technogym.com

Libby MacCarthy则将假期形容为正常生活唯一被打断的时间,“即使你的假期不是那么快乐,大脑也会夸大日常生活的现实,让回归平凡的生活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容易引发焦虑和沮丧”,对比之下形成的反差使得对假期的感知更愉悦,对假期之后的日常生活更消极。Libby MacCarthy称这种情况的成因是对比效应。对比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由于接触具有相似特征但关键内容不同的事物,人们对差异的感知会增强或减弱,它本质上是大脑试图在截然不同的体验之间进行调整并恢复秩序。

积极调整,向工作模式平稳过渡

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无法避免,但是情绪的波动并非完全不可控。美国著名科技杂志《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资深编辑Jordan Blok表示,在度过美好时光之后,“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让假期的快乐延续下去”。

图片来源:cnn.com

创造缓冲时间

Jeroen Nawijn提出的建议是,在假期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增加一些额外的缓冲时间,为即将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即使缓冲时间只有半天或者一天。一部分人会选择在工作前一天晚上结束休假,随后在第二天迅速开始工作,而实际上,更妥善的方式是将回程安排在假期结束前一天或者前两天,在开始工作前有时间和空间用于缓解压力。

保持度假心态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Laurie Renee Santos建议要保持度假心态。在Laurie Renee Santos看来,假期结束并不意味着乐趣结束,“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继续保持这种旅游心态,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旅行感觉”。她的建议是尝试一家新餐厅,或是在新的区域散步,保持发现新事物的状态。另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将度假过程中的生活方式带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度假时会做他们在家里不会做的事情,如果你在外出时去做按摩,早起看日出或者在小镇散步,尝试把这些事情带回家”。

图片来源:airbnb

寻找新的期待

精神健康信息和新闻网站Psych Central作者Ari Howard认为,假期后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之一是,人们觉得暂时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事情,因此她认为,让旅行结束时不那么失望的方法是,安排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创造新的期待,“这可以是在工作日安排一个约会之夜,邀请朋友一起看电影,或者其他任何让你感觉到生活美好的事情”。

另外不论近期是否有旅行计划,Ari Howard都认为,研究新的旅行线路和行程有助于忘记假期结束的事实,“它可以提醒你,总有一些值得期待的事情”。美国作家Nneka Okona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她的看法是,“如果我知道我还有其他事情可以期待,我的忧郁会大大减少”。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心理健康网站Psycom.net供稿人Libby MacCarthy称,高质量的睡眠、规律的运动和营养丰富的饮食既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亦有助于改善情绪和控制抑郁症状。节假日期间,各类庆祝活动、丰富的食物选择往往会使得人们将健康的生活习惯搁置一旁,而在假期之后,重新恢复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将其视为日常生活必须存在的一部分,“对于重回正轨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news.harvard.edu

重新规划工作时间

美国商业杂志Entrepreneur作者Howie Jones表示,在休假后重返工作岗位时,给身心一些时间进行调整非常重要,因此他建议在休假后重新建立工作节奏,而不是迅速进入完全投入的工作状态。他提倡的工作方法是52/17法则,即工作52分钟,休息17分钟,在52分钟时完全投入工作不开小差,随后在17分钟的休息时间完全放下工作放空自己,以这种方式平衡工作与休息,同时保证工作效率。

创造有趣的工作氛围

Howie Jones的另一个建议是,在回来工作的第一周做一些真正喜欢的事情,降低生活变化带来的不适。他提出的改善方式包括与同事交流假期的故事,一起计划工作以外的活动,重新装饰工作空间,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及时给予自己奖励,以及通过穿着打扮提振心情等。这些都是为了减少迅速开始紧张工作的不适,具体采取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但目的是创造有趣的工作氛围。

图片来源:corporatevision-news.com

在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Laurie Renee Santos看来,“体验比我们购买的有形物质更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度假,也能通过回忆假期获得幸福感”。在节后回归时,除了采用积极的方法快速调整心态,也可以在感受回忆美好的同时,迎接节后新的开始。

题图来源:familydestinationsguide.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