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近期A股回落和各方预测,养老金入市可能真的不远了,那养老金入市后就真的可以赚钱吗,我们真的会老有所依吗?
这段时间,有几条新闻引起市场关注:一是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公开指责某些险资举牌是妖精害人精,随后险资开始纷纷自查并被叫停举牌;另外一个是21家机构获养老金管理资格,万亿养老金入市再进一步。抛开这些新闻的解读和联系,养老金入市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谁也不想老无所依。那你知道养老金入市到底是咋回事么?
老龄化收益低倒逼养老金入市
将要入市的养老金,全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金,也就是企业通常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中的一险。在员工退休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其支付养老金等待遇,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是一种重大的社会保险制度。
照理说,这些钱意义重大,算是每个人的养老保障救命钱,为什么要投入风险高的股市呢?原因主要是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
那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中国老龄化加速,目前中国在老龄化数量和速度上都是全世界第一,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再叠加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养老金的保障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6)》,个人养老金账户空账规模近3.6万亿!
中国总人口及老龄化人口比重预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国际金融公司)
这就引出了养老金投资增值的问题:只有不断获取匹配老龄化增长的收益,才能满足今后不断扩大的养老金需求。
事实上,养老金确有投资,只是收益不堪入目:数据显示,养老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其中,90%以上基金资产是银行存款,投资于国债的比例不到10%。
十多年来,基本养老金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率,其实际投资收益为负数。在这种情形下,养老金入市就成为一种无奈但又现实的选择。
美国401K计划推动大牛市
说到养老金入市赚钱,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401K计划。与上述养老金概念稍有不同,美国401K计划相当于中国的企业年金。
401K计划源于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第401条K项的规定,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个养老金计划,个人和所在单位每个月存入一定的资金,然后交给专业机构投资。
由于401K计划投资收益免税,面世以来发展迅速,大约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都参与了此计划。
401K计划中近60%的资金最终投向股票,投资渠道为股票基金、公司股票和平衡基金中的股票资产。从1984到2012年,401K计划资产规模从917亿美元增加到3.5万亿美元。
这意味着,平均每个美国企业雇员持有的“401K”计划养老金资产规模翻了五倍多。与此同时,401K计划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养老基金投资机构成为美国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长达20多年的大牛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美国如此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养老基金也曾遭遇投资失利。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401K”计划总亏损额近两万亿美元,许多人个人养老金账户缩水近半。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否认美国401K计划仍然是养老金入市最成功的案例。
我们会老有所依吗?
对比美国来看,中国养老金入市至少有两大方面的显著区别:
一是入市的资金性质不同:虽然都属于养老金范畴,但是美国401K计划投入的是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美国的基本养老金是禁止入市的;而中国将要入市的养老金就是基础养老金,企业年金这种福利在中国只存在于大型国企。
二是资本市场成熟度不同:美国股市上百年的历史,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市场主要参与者,市场整体波动小,投机风险小;而中国A股不到四十年的历史,投资者和机构及监管都仍需要不断进步,这也是养老金入市迟迟不敢动的原因所在。
近4万亿的养老金可关乎到全国人民的养老问题,入市必须赚钱啊!A股怎么赚钱呢?抄底风险最小啊!但核心的问题是:即使将来养老金精准抄底入市,未来一定能实现长期投资回报吗?
不过,根据要求,养老金入市资金上限是30%。在实际运营中,为安全考虑,投资股市的比例很可能达不到30%。
有机构预测,养老金初期入市规模约为3000亿,占 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为1%。控制成本当然能够降低风险,但是入市时机和投资选择才是获益的关键。先不管未来是否需要靠养老金过老年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养老最终要靠自己。除了辛勤工作努力赚钱以外,更多多学习投资理财,适当配置商业保险,为自己的将来负责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本文节选自菜鸟理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