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保险: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 A-,盈利情况持续恶化】
3月13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决定将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 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16 长安保险”信用等级调整为 BBB+。截至公告出具日, 长安保险仍未能提供明确增资安排的相关资料。
点评:2022年12月29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长安保险主体信用等级为 A+,评级展望为负面。“16长安保险”债项评级2年前为A,最近2年内被下调2个等级。
长安保险净亏损进一步扩大,盈利能力亟待改善。根据长安保险发布的《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 4 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2022 年第四季度,长安保险承保亏损 1.79 亿元,叠加部分历史存量资产新增计提减值准备影响,2022 年全年净亏损 2.97 亿元,长安保险盈利情况进一步恶化。
长安保险对部分历史存量投资资产新增计提减值准备,综合投资收益率水平同比下降,相关资产风险处置进展及进一步减值风险需持续关注。2022年,主要受新增计提减值准备影响,长安保险综合投资收益率为 0.27%,同比下降。
长安保险偿付能力充足水平大幅下降且远低于监管要求,同时增资事项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长安保险存在很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受大额亏损影响,长安保险2022年末核心资本大幅下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相应降至 30.49%和15.24%,远低于两项指标 100%和50%的监管要求。长安保险2022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D类,不满足监管要求,主要是可资本化风险评分及公司治理得分较低所致。
截至目前,长安保险存量债券1只,为“16长安保险(IB1623007)”,发行规模5.00亿元,剩余期限3.72年。根据2022年3季报,长安保险总负债652539.26万元,货币资金21294.47万元,资产负债率95.29%,偿付压力较大。
【蓝光发展:新增到期未能偿还债务本息21.53亿元,新增诉讼涉案金额合计5.18亿元】
3月13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光发展”)发布公告,就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未能偿还债务本息情况进行说明,另发布关于近期重大诉讼案件公告。公告称,若法院后续对案件涉及项目采取相关资产处置等措施,则将会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点评: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 21.53 亿元(包括公司于2023年3月9日到期的美元债3亿美元)。截止2023年3月9日,公司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414.01亿元(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务形式)。另外,公司近期新增诉讼涉案金额合计5.18亿元。
对于债务逾期的原因,蓝光发展表示,因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融资环境叠加影响,自2020年年度末至今,公司公开市场再融资受阻,经营性现金流回速放缓,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加之部分金融机构提前宣布到期,导致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况。
根据企业预警通,蓝光发展近三年有161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根据央行和住建部限制房地产开发商融资的政策,目前蓝光发展为红档房企,按照相关规定,公司有息债务规模不能增加。蓝光发展于2021年7月首次发生债券违约,截至2022年7月累计违约债券15只,违约金额120.67亿,全部金额未偿还。
【龙光集团:预计去年净亏损超70亿元,境外债展期方案草稿已发送债权人】
3月13日,龙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光集团”)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以及信息更新及自愿性公告。公告称,根据对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未经审核管理账目及董事会现时可获得的数据作出的初步评估,集团预计在2022年度将录得净亏损约70亿元至90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龙光集团解释,主要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导致工程进度推迟,年内结转体量下跌,确认收入减少;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销售同比下滑;及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准备。另外,龙光集团在另一则公告中称,关于对公司的呈请清盘聆讯将押后至2023年5月10日。
此外,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最新通知和公告,龙光集团分别被纳入沪港通及深港通目标,自2023年3月13日起生效。
关于境外债务展期工作的进展,龙光集团表示,首席债务管理官已开始将展期方案草稿发送给境外债权人及其顾问。联合财务顾问将开始与境外债权人沟通,以就展期方案条款达成一致。
点评:根据企业预警通,截至目前,龙光集团存量中资美元债9只,规模25.80亿元。 2022年上半年,龙光集团的多项核心指标已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入126.29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64.1%;毛利约17.58亿元,同比下降约81.4%;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41亿元,同比下降108.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溢利约4068.4万元,同比下降99.3%;现金及银行结余143.52亿元,同比下降62.5%。
按照龙光集团原先的计划,公司原定在3月初前推出公司离岸债重组方案。2月23日,龙光集团首席债务管理官保国武在电话会议上介绍,目前龙光集团的离岸债重组方案已初步成形,在最终敲定完债务重组条款后,拟在2月底或3月初提交给所有债权人。保国武对私募投资者表示,集团近期将和一个美元债持有人团体合作敲定重组方案,争取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重组。值得注意的是,保国武强调,境外债重组的关键原则在于全额偿还离岸债务。
【中航租赁:13亿元募集资金全部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受债券业务相关处分】
3月13日,中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租赁”)公告,公司作为发行人,存在以下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一是“18中航租赁MTN001BC”13亿元募集资金全部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发行人未提前披露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公告。二是发行人未在首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时披露其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2023年3月9日,公司受到债券业务相关的处分。
点评:截至目前,中航租赁以上公告未披露变更后相关资金用途,但相关行为表明公司资金使用管理不当,存在一定经营风险。
截至2022年三季报,中航租赁总负债1455.63亿元,资产负债率83.18%。流动负债613.78亿元,其中应付账款3.84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26.56亿元。账面货币资金80.78亿元。
截止最新,中航租赁债券存量规模381.93亿元,债券58只。其中,私募债85.63亿元,占比22.42%。一年内到期债券24只,债券余额共计155.26亿元,短期偿付压力较大。
【绵阳交发:董事王彬力接受审查调查】
据“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3月13日消息,绵阳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绵阳交发”)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绵遂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彬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点评:根据中诚信国际,更新至2022年7月,绵阳交发债务信用评级为“AA”,展望保持“稳定”。根据2022年三季报,绵阳交发营业总收入14.74亿元,归母净利润4054.63万元;总负债114.8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44.41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4.32亿元,货币资金13.85亿元,资产负债比57.80%,流动比率155.94%,速动比率120.31%,流动性较充足。
截止最新,绵阳交发债券存量规模32.00亿元,债券4只。其中,私募债12.00亿元,占比37.50%。一年内到期债券1只,债券余额1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