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2022年腕表行业:在“收缩”中增长,财富更倾向少数高端玩家
04-24 07:41 星期一
作者:黄淑君 责编:许若瑜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联合瑞士钟表行业咨询公司LuxeConsult发布的钟表业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最新一期已于上月底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在再次创下纪录的2022年中,市场两极分化且偏向“高端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且这一趋势或将持续可见。

根据今年初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FH)发布的去年瑞士钟表出口数据,2022年继续刷新纪录,创下了248亿瑞士法郎的历史新高,较2021年(223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了11.4%。稳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对高端腕表产品的强劲需求,尤其在北美及南美地区,其市场增长率(23.9%)在去年达到了新高,其中美国市场增长趋势连续两年走强。

2022年基于市场分布的瑞士钟表出口数据
数据来源:FH

去年受疫情明显影响的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两个主要市场——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市场,尽管市场整体表现仍优于大多数国家及地区,但较2021年同期呈负增长。不过随着今年初国内疫情防控逐步放开,从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发布今年最新一期2月数据显示,中国内地(+8.8%)及中国香港(+22.2%)市场增长恢复,有望接下来迎接更强势的增长。

此次年度报告公布的最新品牌前十排名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前八名均为年度报告自2017年推出以来的常驻品牌,第九名的百年灵(Breitling)以及第十名的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则是首次进入前十名单,但原常驻前十的斯沃琪集团旗下的天梭(Tissot)、路威酩轩(LVMH)集团旗下的泰格豪雅(TAG HEUER)却首度跌出前十。

2022年基于累计市场份额的前10品牌排名:劳力士、卡地亚、欧米茄、爱彼、百达翡丽、理查米尔、浪琴、IWC万国表、百年灵、江诗丹顿
资料来源:摩根士丹利、LuxeConsult

结合最新的年度报告和瑞士钟表出口年度数据可知,出口总量下降和市场两极化表现加剧继续成为目前瑞士钟表市场引发思考的两大主要问题。

在收缩中发展:价值上升,销量下降

年度报告指出,瑞士钟表出口总量自进入千禧年以来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并在疫情爆发第一年的2020年触达最低位;FH数据显示2020年出口量为1,378万枚。尽管过去两年有一定程度的回升——2021年增至1,573万枚、2022年为1,578万枚,但与2000年(2,966万枚)相比,出口总量下降将近一半。

与此同时,截然相反的是出口总额。仅以2021年和2022年数据为例,在出口总量上,去年较2021年仅增加0.3%,但出口总额却同期增长了11.4%。这反映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整个行业销量下降的情况下,手表越来越贵。根据FH往年数据,瑞士手表的平均出口价格从2019年的993瑞士法郎,增长至2022年的1,500瑞士法郎,增长率达51%。

2000年以来瑞士钟表出口往年数据,左为出口总量,右为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FH

基于“销量下降、价格上涨”的事实背后,另一个事实更值得引发思考,即市场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抛开通货膨胀、成本上涨等宏观问题,整体销量的下降主要是智能手表的出现。近十年来,智能手表乃至智能可穿戴设备(腕表式)市场的蓬勃发展可谓是完全冲击了入门级手表市场(出口价低于500瑞士法郎)。自2015年以来,这一价位的出口量减少超过50%。

在过去20多年里,价格介于500至3,000瑞士法郎的手表市场实际上基本维持一定水平——2000年出口量约323万,而2022年将近321万。唯一实现增长的则是价格在3,000瑞士法郎以上的手表市场,从2000年的48.8万增长至去年的200万,增幅达三倍。

2000年以来瑞士钟表出口往年数据,基于出口价格区间
数据来源:FH

最新年度报告进一步证明了两极分化这一点,并指出瑞士钟表市场同样适用帕累托法则(也称为80/20法则)——就2022年而言,仅17%的数量就产生了83%的价值。报告分析称,去年零售价超过100,000瑞士法郎的手表约有25,000只,占出口总量的0.2%,但价值约30亿瑞士法郎,占出口总值的12.5%。

“私人持有”者:整体表现出众

在最新年度报告的品牌排名中,“四大私人持有品牌”——劳力士(Rolex,#1)、爱彼(Audemars Piguet,#4)、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5)及理查米尔(Richard Mille,#6)依然是前十的前排座上客,并进一步占据着整体钟表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36,7%增长至去年的41.7%。

劳力士一如既往地稳坐榜首,去年继续以非常出色的成绩巩固其全球最大高端腕表品牌的宝座:预估去年实现21%的收入增长,其中13%为有机增长,而8%则基于品牌去年的两度涨价;同时在销量方面达到120万枚,实现了14%的增长,去年估算为105万枚。

2023年,劳力士为庆祝蚝式恒动宇宙计型迪通拿诞生60周年,首次推出配备透明表壳底盖的全新表款

年度报告主要作者Oliver Mueller认为,对劳力士而言,接下来的路是要迈向年度收入为100亿瑞士法郎的里程碑。事实上,综合外媒报道,劳力士有意通过增设临时和永久工厂,更进一步扩大其产能。品牌曾于2021年的一份声明中提到其当前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劳力士计划一座全新工厂将于2029年完工并投产,同时在2025年之前开设三座临时工厂,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制造能力。

2022年正值爱彼皇家橡树系列诞生50周年。品牌也凭借这一标志性系列——估计占去年整体销量的九成以上,在去年收获27%的收入增长,首次实现年度收入超过20亿瑞士法郎。过去十年,尽管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线,但爱彼在时任首席执行官François-Henri Bennahmias的带领下取得的成功毋庸置疑——无论是营业额还是运营利润率都翻了一番以上。目前,这位功臣明确表示将于2023年底正式离任。

爱彼于2021年在排名上超越竞争对手百达翡丽,但根据去年和最新的年度报告数据,品牌在整体销量和零售市场份额上仍落后于百达翡丽,2022年后者以预估5.1%的市场份额优于爱彼的4.7%,但这一差距稍有收窄——从2021年的0.6%降至0.4%。

爱彼全新ROYAL OAK皇家橡树系列“JUMBO”超薄腕表(蓝色粒纹表盘)

百达翡丽全新Calatrava系列旅行时间双时区腕表Ref.5224R-001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长期竞争对手有着不同的零售策略。百达翡丽相似于劳力士,主要依托授权经销商,而爱彼则与理查米尔一样更着重自己“掌权”,偏向自营或联合经营,这一方式能让品牌更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然而,根据钟表专业媒体WatchPro今年初报道,百达翡丽目前正在重组其经销商网络,并有意削减约30%的经销商。

理查米尔延续了2021年首次以11亿瑞士法郎的销售额进入“十亿法郎品牌俱乐部”的势头,在去年以13亿瑞士法郎的销售额排名第6。今年初,品牌推出了首款女士运动员腕表——RM 07-04自动上链运动腕表,整表采用紧凑轻巧的设计,同时保持一贯的高性能和运动属性。基于目前越来越多女性偏好复杂功能的腕表趋势,新品的推出或将帮助品牌吸引一波新的潜在客户。

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首款女士运动腕表,RM 07-04自动上链运动腕表

在“私人持有”行列中,去年还有多个品牌表现出众且潜力可期,其中当属此次首度进入前十排名的百年灵。百年灵于2017年转由私人股本公司接管,并委任历峰集团原钟表业务负责人乔治·科恩(Georges Kern)担任品牌首席执行官。其后五年,品牌在争议中经历了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从焕新logo、重组产品线到拥抱数字化营销、加快线下精品店布局等,但变革也为其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在五年内实现了销售额翻一倍。

根据Oliver Mueller的说法,百年灵的发展潜力仍有着很大空间。一方面是基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度,去年该市场仅占品牌整体收入的5%,而乔治·科恩去年曾透露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包括增加门店数量),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市场或将助其获得增长驱动力。

另一方面的潜在增长则依托于当下日渐被重视的女表市场,Mueller指出,百年灵的女表市场收入只占其整体不到四分之一,这部分比例低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而去年,品牌推出全新机械计时双时区自动机械腕表40和超级机械计时自动机械腕表38,均以较过往更小的尺寸面向包括女性在内更广泛的佩戴者,可以看出品牌对女表市场的关注,未来亦有望在这一市场上更进一步。

百年灵超级机械计时自动机械腕表38,左为溯源版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脱离”开云集团的雅典表(Ulysse Nardin)和芝柏表(Girard-Perregaux)。独立后的两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整”后开始逐步恢复状态。

奢侈品集团:个别品牌表现亮眼

在此次最新年度报告的前十排名中,浪琴(Longines,#7)的排名下滑以及天梭跌出前十,再次引发对斯沃琪集团的担忧。在去年,已有市场分析师指出该集团的增长状况落后于市场整体水平。而此次年度报告同样指出,尽管斯沃琪集团是行业销量的最重要贡献者,按数量估计占瑞士钟表总出口量的68%,但其旗下17个品牌大多数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跟上行业步伐。

欧米茄(OMEGA)是去年例外的一员,其凭借去年与斯沃琪(Swatch)携手推出BIOCERAMIC MoonSwatch系列腕表的成功,成为了斯沃琪集团去年在销售额、市场增长和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而浪琴和天梭的倒退也被认为是集团过分依赖单一市场的后果——中国市场去年受疫情明显影响。而同样地,中国对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或为斯沃琪集团释放更多利好信号,但如何真正跟上行业步伐仍然是集团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延续去年的成功势头,OMEGA与Swatch在2023年再度推出一款新的MoonSwatch系列腕表“Mission to Moonshine Gold”

自去年超越欧米茄后,卡地亚制表业务(Cartier Watches, #2)的稳定发挥巩固了历峰集团的市场地位,而此次江诗丹顿的排名大跃进——从2020年的#15、2021年的#13到2022的#10,也为历峰集团注入强劲的增长动力。

Oliver Mueller指出,江诗丹顿的成功既得益于近年来奢华运动腕表的市场需求热潮,这使得其Overseas纵横四海系列备受消费者青睐;同时,在策略上的调整也帮助品牌再进一步,包括实现市场地域多元化、积极拥抱年轻一代等。

江诗丹顿2023年为Overseas纵横四海系列腕表首次引入逆跳显示功能,并搭配精准月相显示

此外,同属历峰集团的IWC万国表(#7)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挥,其去年以15万销量录得超过9亿瑞士法郎的销售额。而IWC万国表连同紧随其后的江诗丹顿和百年灵,亦有望成为进入“十亿法郎品牌俱乐部”的下一批成员。

爱马仕去年的制表业务在销售额上实现了43%的增长。近年来,爱马仕在制表领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尤其自2021年推出H08腕表后——这一年在销售额上达到71%的增长。在今年的日内瓦“钟表与奇迹”高级钟表展期间,品牌亦通过探索全新材料,以两款新作继续开拓H08系列的多样性。

爱马仕2023年推出的H08计时码表(左)及全新H08腕表(右)

另一主要奢侈品集团LVMH的整体表现在去年几乎并没有太大好转,尤其当泰格豪雅首度跌出了前十排名。在去年的年度报告中,LVHM集团有开始出现市场份额流失的现象,该集团旗下拥有泰格豪雅、宇舶表(Hublot)、宝格丽制表(BVLGARI)以及真力时(Zenith)四大制表品牌,此外还包括近年来在制表领域持续发力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不过,2023年正值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问世60周年,品牌为此自今年以来已推出一系列创新单品致敬这一经典系列,无论从产品还是营销角度都看出其在多样性、设计创新和年轻化方面做出的努力,这或将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以带动发展。

全新TAG HEUER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计时码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LVHM集团亦宣布将重启独立制表厂牌Gérald Genta,并将由旗下路易威登高级制表工坊La Fabrique du负责全新Gérald Genta高级制表的开发与生产。这意味着Gérald Genta将正式剥离于宝格丽,成为独立运作的制表品牌。

Gérald Genta厂牌由已逝瑞士制表大师Gérald Genta创办,宝格丽于2000年收购了Gérald Genta以作为品牌大力重振制表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宝格丽又在2011年被LVMH集团收购旗下。综合外媒报道,独立重启后的Gérald Genta将专注于高复杂功能腕表的小批量生产。

题图来源:WWG2023
图片来源于品牌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