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8日讯(编辑 马兰)过去几年,全球各地都在探寻深化数字化交易的方法,希望交易能以更加快捷和低成本的形式进行。根据统计,全球近90%的央行正在开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60%的央行已经进入概念验证阶段。
然而,3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的美国和46%的英国受访者表示,现在他们使用现金的频率要高于一年之前。而两国总体上六成的受访者称,使用实物货币可以减少他们的支出。
这又和两国的通货膨胀关系颇大,尤其是在英国,其通胀水平仍然保持在10%左右,进一步放大了涨价带来的痛苦。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本周还直接摊牌称,英国人需要接受变穷的事实。
主持民调的Credit Karma产品管理副总监Courtney Alev表示,疫情之后世界正在恢复正常,但价格却大幅上涨,持有现金是让财富变得更持久的资金管理方式之一。
一些受访者还表示,从Apple Pay到非接触式信用卡,这些数字化渠道很容易引导他们花光预算。民调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数字化支付让他们的支出超出预算。
对现金的“真香”
英国非营利组织Cash Access UK的主席Natalie Ceeney称,很多关于数字化支付的理论是为了消除市场摩擦,但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希望重新找回这些摩擦。
她补充称,研究证实在一些场合的消费采用数字化支付时,销售额会大幅增加。一个原因是,人们在付款时并不觉得那是一笔可观的消费。
另一方面,哈佛大学经济学家Kenneth Rogoff指出,现金使用量的反弹也暗示了“地下经济”需求量的增加。他举例称,比如用现金支付一些费用来避免缴税。
他补充称,地下经济在疫情期间应该有所增长,现金使用量增加能反映出这一点。Rogoff还估计,地下经济会占到美国GDP约10%的比例,在欧洲,这一数字则会更高。
英国央行去年10月时曾透露,自疫情以来,英国现金使用率持续上升,流通纸币一直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英国银行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则在今年1月回应,去年英国储户已经完成超过3200万笔取款,比2021年增长了19%。
这显然对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尤其是支付行业,不太友好。一些支付公司已经推出新功能,帮助客户设定指出限制功能,以引导客户继续留在数字化世界。但深入分析,现金能复苏多久可能将取决于该国经济体中的通胀何时回落到目标区间。
德国亚琛大学实验经济学助理教授Lisa Spantig指出,虽然无摩擦支付总体上有益于社会,但消费者们需要一些帮助,比如监管。而数字支付的供应商通常从高支出中获益,这在高通胀时期来说,反而会影响到普通消费者。
而从历史上看,现金为王是不变的教训。2008年雷曼危机时期,欧元区纸币使用量在三个月内增至历史最高水平。重大金融冲击或类似于新冠的全球性灾难出现时,现金使用量一般都有所上升。
美国和英国这份民调是否指向更为严重的情境,例如经济衰退,或许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