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访谈录》是界面财联社执行总裁徐安安出品的一档深度访谈类栏目。从投资角度对话1000位行业领军人物,覆盖传媒创新、VC/PE、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交易体系、战略新兴等方向。
《科创板日报》 “连线创始人/CEO”栏目,主要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本期访谈人物:
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向文杰
“整个行业对这一刻的到来期待了很久,最好的多模态交互终端,一定是AR眼镜,这个代表了未来的交互方式。”
▍个人介绍 向文杰,毕业于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服务于阿里巴巴各大业务板块,十余年产品研发及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创建并发布了国内第一款手机操作系统、推出第一代移动端电影购票系统。2014年联合创立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现任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向文杰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提出“超级工人” “全球首个5G+AR+AI元宇宙全栈生态体系”概念,成为探索元宇宙的布道者、先行者、领航者。2023年4月,向文杰带领团队斩获2023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总决赛产业元宇宙赛道一等奖。
▍第一标签 工业元宇宙的布道者、先行者、领航者
▍公司简介 杭州灵伴科技是国际领先的人机交互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帮助客户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元宇宙独角兽企业、工业元宇宙领航者。公司拥有专利260余项,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风向。基于自研操作系统YodaOS,构建了全球首个5G+AR+AI元宇宙全栈生态体系,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一体式5G工业AR智能眼镜X-Craft、国内首款分体式单目光波导AR智能眼镜Glass2,畅销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加速推动全球经济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随着苹果发布第一代MR设备,市场对于XR行业的关注再受聚焦。
过去一年,因元宇宙概念的潮起潮落,中国XR行业也起起伏伏。曾经轰轰烈烈准备在XR上面大干一场的各大厂商们,后来逐渐撤退,加之在生成式AI主导的这一轮科技浪潮之下,与元宇宙一脉相承的XR,似乎愈显落寞。
那么在这一年,XR行业发展究竟如何?苹果这个玩家入局的落地,对于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生成式AI这项新技术,又能为XR行业带来什么?
在2023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召开前夕,《科创板日报》对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伴科技”)联合创始人向文杰在杭州总部进行了一次专访。
杭州灵伴科技专注于AR领域的软硬件产品开发,市场也许对灵伴科技关联品牌“Rokid”更为熟悉,二者是同一生产体系下面向B端和C端不同市场的两个品牌。
灵伴科技在2023年4月再获1亿元的战略融资。公开信息显示,杭州灵伴科技背后资方目前包括淡马锡、IDG资本、复星集团、元璟资本在内的多家顶级机构投资。
公司创始团队人员多数来自阿里集团,向文杰本人曾服务于阿里巴巴各大业务板块,十余年产品研发及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创建并发布了国内第一款手机操作系统、推出第一代移动端电影购票系统。而Rokid创始人兼CEO,则是前阿里巴巴M工作室领头人。
对于举世关注横空出世的Apple Vision Pro,向文杰认为,苹果首款MR头显设备Apple Vision Pro,就如同iPhone系列的第一代,这对苹果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对于整个XR行业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01
——————————
“坚定发力工业元宇宙”
Rokid主要面向C端的消费者,是目前市面上头部的AR设备品牌,杭州灵伴科技主要面向B端市场。
为何要重点发力B端市场?向文杰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AR领域的特点是,此前走在前头的国外大厂商,都是先面向C端转而面向B端,转向的原因在于早先AR的C端市场不成熟,但B端已经展现出了场景价值,比如汽车、物流、能源、电力等行业,已经开始有一些案例,并且形成了相对稳定增长。
在AR外部环境、产品技术还不成熟的2018年,创始团队其实是先是把AR产品投向了B端市场,扎稳脚跟以后,再切入C端。
眼下,除了正在加快培育C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能实现降本增效、高效协同、促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工业元宇宙场景,正成为各个AR厂商持续发力所在。海外巨头玩家,如微软、谷歌等,均在涌入。尽管增速不如C端市场那么明显,但面向B端是能够持续造血,满足企业商业生存需求的。
向文杰表示,随着工信部《工业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的相继出台,目前各行业对于工业元宇宙已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前两年可能还要去跟他们讲AR是什么,怎么用,有什么效果,现在对比就很明显,大家都很希望把AR尽快能够在行业场景里用起来,我们现在对客户拜访的成功率能够到达一半以上,这跟过去两年就完全不一样”。
工业元宇宙也是杭州灵伴科技正在发力的方向。向文杰称,国内目前40个工业大类,每个行业全部都有需求。但太过广泛也会分散厂商们的精力,增加成本。因此,公司从“广撒网”的状态现在聚焦到发电电网、油气化工、智能制造三大行业上来。这些设备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行业,也是目前工业元宇宙落地最为广泛的场景行业。
不过,向文杰也坦言,AR在国内B端市场的渗透率方面目前行业整体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从市场反馈来看,一线员工使用起来后的复购率较低,“我们也在想办法往上增加,现在就是处在唤醒飞轮转动的时期,是一个痛苦的早期阶段”。
向文杰透露,近三年,公司发展迅猛,均实现2倍以上的营收增长。据统计,2022年其全球AR智能眼镜出货数量仅次于微软,且2023年将会有更好的成果。
向文杰还透露,公司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加快增长,提高行业渗透率。
02
——————————
“坚定发力工业元宇宙”“AR是最合适的多模态终端设备”
今年以来,包括腾讯、快手等在内的互联网大厂的XR业务,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后撤,业务负责人也均离职,尤其在生成式AI在科技圈“大行其道”的当下,不免让外界生疑,元宇宙和XR是不是凉了?
但在采访中,向文杰连续用了三个“很开心”形容自己的心情。在他看来,这一轮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真正让AR走到了产业突破的拐点。
向文杰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在XR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AR设备就是AGI和现实世界结合的入口。
他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无论是语音讲话识别,还是手势触控指挥等,一定是偏自然交互的,而AR最擅长的,就是自然的交互方式,因此,AR就是最合适的多模态终端设备,再加上一个非常强的AGI后台能力,前后端的结合,能无限的放大AR的价值和场景,“这就是我们最早想象的AR应用形态,只是这个拐点之前一直没发生”。
具体到行业应用上,向文杰在现场给《科创板日报》记者举了个例子,杭州灵伴科技目前正在跟中石油合作探索AI大模型与AR结合的应用,方向是将训练过的石油行业大模型,集成进AR智能眼镜中,当一线工人进入到某个作业场景,戴上该智能眼镜后,这个AR设备可以直接提示工人相关作业流程,检修时候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可以现辅助人员做作业决策。
“没有比AR更合适的了。”向文杰感慨到,“整个行业对这一刻的到来期待了很久,最好的多模态交互终端,一定是AR眼镜,这个代表了未来的交互方式。”
与AI的结合,给了AR厂商们对行业发展的新期待。
向文杰口中所说的应用,在未来,还需要跟大模型厂商们合作。他明确,灵伴科技不会亲自去做模型,在这个生态位里,作为AR厂商,公司的角色就是做好“交互”这一件事,当要需要入口设备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最佳选择”。
对话1000位行业领军人物:安安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