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张屹鹏)上半年政策“东风”的频吹,不仅助力了国内车市的企稳回暖,并将对下半年、乃至明年的车市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今年上半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针对车市的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下乡,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期政策无疑首当其冲——前者在总结过往三年相关活动的基础上做出了优化,可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在短期内提振新能源汽车销量;后者则对未来四年的购置税减免做出了前瞻性的政策安排,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也给企业预留出了研发时间,从中期保障了新能源产业的稳定发展。
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成为核心内容。启动近三年后,新能源汽车下乡开始步入“新时代”。6月16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五部门在江苏无锡、海南琼海、湖北荆门同时启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2022年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2020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在山东、江苏、海南等地举办17场专场活动、160场巡游巡展活动,45家车企携140余款轿车、轻卡、多用途乘用车等车型参与活动,下乡车型总计销售412万辆,占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5%。
“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启动数天后,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于6月21日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公告提出,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换言之,2023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按原有政策继续免征,2024年、2025年新能源车的免征线将为“含税价33.9万元”,超出部分将按10%征收车辆购置税。
在业界看来,“新能源车下乡”势必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推向新阶段,助力新能源汽车在中小城市下乡市场快速发展;“购置税减免新政”则进一步稳定了市场消费和预期,长期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购置税减免新政”出台后,第一时间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十数家车企高管及机构、协会负责人,均对这一政策予以了充分肯定。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政策稳定的边界利好企业经营规划;政策有利于稳住预期,稳住消费,进一步刺激新能源车市场的扩张。
两大政策的相继出台,给汽车产业吃下“定心丸”的同时,亦使国内乘用车市场加速企稳恢复。最新数据表明,乘联会综合预估6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4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0%;预计1-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353万辆,同比增长44%;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乘联会表示,目前国内车市运行状态与预测基本吻合。
除了上述两大政策,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办公厅于6月8日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计划6月至12月统筹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配合这一通知,各地方政府补贴、优惠卷,以及车企和终端促销费政策亦在持续不断的推出。“全国促汽车消费活动在加强活动经费、场地等保障,协调推动地方、企业等出台支持汽车消费的针对性政策举措,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汽车信贷金融支持措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达成第一个1000万辆历时15年,而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的时间。“下一步,将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