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反腐雷霆时刻 上市药企营销人员:一上午所有相关微信群被解散
08-05 15:20 星期六
财联社记者 王俊仙 卢阿峰

财联社8月5日讯(记者 王俊仙 卢阿峰)“今天一上午,(我所在的)一堆群都被解散了,不光是报销群,相关的项目群、会议群、沟通群等等,所有企业的相关微信群全解散了。”昨日(周五)午间,一家上市药企内部营销人员向财联社记者透露的信息,体现了近段时间“史上最强”医药反腐风暴对企业带来的冲击力。

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在本轮医药反腐压力下,行业内如“学术推广”活动延期、销售团队解散等情形已屡见不鲜。医药上市公司的销售、推广费用等财务指标一时间也成为“关注焦点”。记者统计A股去年营收规模超1亿元医药公司数据发现,有近40家公司销售费用相对营收比例超过50%。但其中,渠道、赛道及主营产品生命周期差别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并非所有销售费用占比高的公司都有“问题”。

对于医药腐败的痼疾,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指出:多年来,一部分药企抱着饮鸩止渴的心态,沉醉于“带金销售”的“毒酒”而难以自拔。在前所未有的反腐高压之下,近期业内“震感强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更深层次的变革进化将出现在医药商业逻辑上。预计“风暴”过后,相对规范的规模药企将被动获益,医药行业期待一个风清气正的新氛围。

医药代表“人心惶惶” 销售费用备受关注

“有人销笔记,有人避风头”“讲课费想给都给不出去”“我们有些会议都暂缓了,你们的活动有受影响吗?”在财联社记者“潜水”的某医药行业聊天群,诸多医药代表“分享”着各自省份最新的反腐动态,忐忑与紧张四溢蔓延。

人心惶惶也导致近期医药行业流言不断。近日,网络有传言称恒瑞医药(600276.SH)“某地办公室被端”、“数据被拿走”等。对此,恒瑞医药方面周三(8月2日)对财联社记者回应称: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以及所有派驻机构目前没有该情形。

“之前觉得反腐还离自己很远,但听到一些传言和消息,我们都有点害怕自己在医院遭遇同样情况(被调查执法部门带走)。”某仿制药企的学术代表向财联社记者透露,“现在为了‘安全’考虑,我们好多医药代表都被通知,不让去医院了。”

与此同时,医药企业财报中的销售费用、推广费用等也被推到“聚光灯”下,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医药公司的销售费用包含企业为推广产品和服务花费的各种款项,有部分虚假调研、虚高宣传、赞助会议、药品回扣等可能也被囊括于其中。因为发生过程虚实难辨、费用产生存在复杂性和隐蔽性,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一直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领域,很多医药企业在寻求IPO时,都被问询过有关推广服务费、商业贿赂等问题。

哪些公司费用占比高? 企业称“不存在相关风险”

财联社记者使用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2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A股医药企业(剔除流通类、服务类)中,年度销售费用超10亿元的企业共66家,其中复星医药(600196.SH)、步长制药(603858.SH)、恒瑞医药、百济神州(688235.SH)、白云山(600332.SH)和华润三九(000999.SZ)这6家公司的销售费用都超过了50亿元。

但若按照销售费用占营收比来排序,共有近40家企业销售费用占比过半。其中,2022年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较高的前十名企业分别是广誉远(600771.SH)、灵康药业(603669.SH)、未名医药(002581.SZ)、泽璟制药-U(688266.SH)、诺诚健华-U(688428.SH)、*ST紫鑫(002118.SZ)、生物谷(833266.BJ)、龙津药业(002750.SZ)、奥赛康(002755.SZ)、科兴制药(688136.SH)。上述企业中,有的也曾因销售费用占主营业务比例过高,而收到过相关监管函。

来源:Wind数据

若按销售费用中的广告宣传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排序,前十名分别是灵康药业、广誉远、*ST紫鑫、生物谷、奥赛康、龙津药业、凯因科技(688687.SH)、西藏药业(600211.SH)、誉衡药业(002437.SZ)、科兴制药。这十家企业中,灵康药业的占比最高,为81.32%。

销售、推广费用高就一定有问题吗?对此,灵康药业证券部向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有关公司销售费用的问题,此前已在上交所6月发出的监管工作函回复中作出过说明。公司也关注到近期行业内反腐风暴相关消息,但公司合法合规经营,不存在相关风险。

在上述工作人员提及的回复函中,灵康药业认为,公司2022年的销售费用率有所上升具备合理性:如围绕全面消化渠道库存的短期目标,采用了积极的营销政策,加大宣传;调整销售策略,加强非集采产品的市场推广;加大被纳入集采产品在非集采区域的推广力度;加大重点推广品种医院的开发力度,扩大覆盖面。

同样针对销售费用占比较高的问题,龙津药业证券部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销售费用占比的问题我们不好立刻回答,可以去投资者互动平台留言,我们会给出合理回复。公司也有关注到业内的反腐压力,我们公司不存在‘暴雷’风险,请放心。”

对于行业腐败问题,降药价网创始人、知名医改专家卫柏兴告诉财联社记者:自从外资药企进入中国开始出现医药代表之后,“带金销售”模式就迅速传播扩散,一度导致不搞“带金销售”的药企便无法占领市场,腐败问题在几十年里恶性循环,所以才会出现上述情况,(企业的)销售费用一个比一个高。“相关部门可以重点关注某些企业,一查一个准!”

“虽然有些企业类型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就是以OTC品种为主,有的主营产品还处于商业化推广初期,销售费用占比自然会高。但这种(行受贿)不良风气确实存在,与医疗行业各环节都有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我们也希望国家此次力度空前的行动能够彻底震慑住一些企业,抓一些典型,还医药行业一个风清气正的氛围。”卫柏兴期许道。

行业反腐震感不断 风暴后哪些企业会受益?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近期医药行业的反腐风暴或许还未到尖峰时刻。消息面上,多个部门和省市近期曾多次对医药反腐做出表态,行业反腐风暴风力或进一步加强。

5月10日,据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指出整治行业重点领域的不正之风问题;7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等9个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7月28日,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

另据媒体报道,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不约而同”地针对医药IPO销售推广,向中介机构提出四大核查要点;8月2日,广东省卫健委等13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广东省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联席机制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浙江、海南、湖北多省陆续发布通知,要求集中整治全省医药领域腐败乱象。

海南省卫健委则直接公布了集中整治工作举报电话,举报对象范围覆盖医药企业(药品试剂、设备器械、医用耗材厂家)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经销商、医药代表,举报内容第二条为“药品、器械、耗材‘带金销售’腐败问题”。

来源:海南省卫健委官网

“该来的总归会来,这似乎是个必然。”知名医药准入专家,风云药谈创始人张廷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次医疗领域反腐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太一样,层次高、部门多、落地快、穿透式、全链条,相关企业、代理商、医院等都有“压力”。

“近期,密集出台的医药反腐政策已经上升到更高级的层面,将会让整个行业发生巨大变化。”医库软件董事长涂宏钢是医疗体系资深观察者和创业者。他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力度空前”的医药反腐风暴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很多查处是从末端抓起,从一个代表入手,到对接的主要医生、主任还有院长,再从这些已经明确的事实反向倒查企业行为,同时从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报表里面发现各种端倪,再整合公安和税务的力量,进行深度挖掘;二是医药反腐升级对行业有巨大长期影响,腐败核心动力来自于医生、主任还有院长从药械的招标、进院和处方的自由裁量权获得利益分配,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利益驱动来扭曲真实的临床处方行为。

那么,风暴过后医药行业是否将迎来新生?

“一切旧的利益体系的粉碎,必将迎来新的体系的重建,期待风雨后的新生。”凃宏钢对财联社记者预测道,未来医药行业应当有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医生的灰色收入整体会有较大下降;二是理论上没有了扭曲的利益驱动,医生可能会更关注患者疗效与患者获益,而非被其他东西干扰,一些治疗性药品会获得更好认同;三是已经入局的规模药企将被动获益,一批所谓“安全无效药”可能会自动被清理;四是医药代表结构调整,“良币驱逐劣币”,收入反而会增加;五是药企推广模式将由原来的从医生处方行为逻辑展开为主,转变为医生和患者端的齐头并进;六是学术会议将整体减少,特别是无价值的学术会议会更少。

张廷杰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认为本次‘风暴’过后,一部分企业会采取完全不发费用方式,一部分企业对合规的票据等处理方式会更加严格;终端的带金点位应该会有所下降,甚至有些学术做得好的企业还会因此受益。”

“另外,不知是因为(景气度)不达预期还是其他因素,医药行业的资本预期较低迷。当然,这也与(医药行业)融资环境相关。一只气球大到一定程度后不能猛吹,需要缓冲,这是一个基本逻辑也是一个周期。但从理论上,看好三年以后的医疗资本市场。”张廷杰补充道。

(编辑 曹婧晨)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无痕48回复1年前·四川0
第一国产有几个创新药?都是仿制药,效果都不咋滴;第二,医生这个职业天然就是高壁垒行业,想让医生多干少拿,可能要等到AI把医生替代了才行。
cls-rceq6d回复1年前·湖北0
其实我关心的是,黑金去了哪里[微笑]
三玥妻回复1年前·广西1
持有医药的人看什么都是利好,没有持有医药的人笑而不语
cls-wfgtd9回复1年前·河北2
早该好好整整风了
早安每天回复1年前·新疆2
靠医保为生的蛀虫
cls-1353479回复1年前·广东8
这是给民众降低医疗费用成本,明年半夜报后医药行业迎来新机会
周凯建回复1年前·江苏9
查完医院查教师队伍
cls-1553869回复1年前·IP未知3
这么一看恒瑞是错杀
cls-巷陌Leon回复1年前·湖南1
这事儿肯定要影响医药企业销售的。谁还傻的顶风作案。
cls-猫不吃鱼001回复1年前·河南1
唉!蛀虫无处不在
cls-乔玉哒仓鼠回复1年前·浙江10
大利好:当年三公事件白酒没买后悔半辈子,现在跟当年一模一样回头发现所有涉及到标的涨幅都创新高 力度越大,企业利润反而越高 毕竟支出少很多市场需求从未改变
cls-鼻科医生王先忠回复1年前·IP未知1
史上最强医药反腐必然会打出医疗产业链的极值,
cls-老宅在山东回复1年前·浙江1
看好三年以后的医疗资本市场
时来运转猫回复1年前·山东4
早就应该查了这个领域!!
cls-1981319回复1年前·浙江0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此地无银
cls-6tk7qe回复1年前·浙江1
干嘛要解散微信群,此地不银三百两
琳越回复1年前·广东1
体系问题不要归为个人问题
光华公子源氏回复1年前·上海4
你他妈算命了?看好三年以后,咋不说百年后呢
cls-1520207回复1年前·浙江1
中欧医疗再套3年
cls-1826951回复1年前·浙江5
药其实不贵 贵的是招待费
cls-1772998回复1年前·重庆3
医药行业该整治-下了
 神霄派4回复1年前·浙江12
人民的好日子要来了,感谢国家感谢党。
我的钱半升回复1年前·江苏2
看好三年后是什么意思?小编懂?
中华小小散回复1年前·广东0
销售费用大幅节约,利好医药?
教授95回复1年前·湖北10
看看市场上的药店,比便利店还多
猪王王建林回复1年前·重庆6
之前做过医销,一个让我震惊的行业
cls-bpskdh回复1年前·浙江0
大利好!人在做天在看、反腐倡廉
cls-ogdmlo回复1年前·江苏0
严厉打击腐败!
听泉品茶回复1年前·北京1
等一波xg圣药和某销售冠军之间后续。
cls-n6xbfd回复1年前·湖南14
同样的规格,同样的疗效,你不给好处,人家医院凭什么用你的药,所以反腐要从源头开始,而不是抓销售
cls-秋末冬初夏回复1年前·山东3
可见原来是多混乱
cls-天方夜谭_丝路回复1年前·浙江4
史上最强医药反腐必然会打出医疗产业链的极值,
大盘没J回复1年前·山东1
A马云回复1年前·湖南18
药企不好好研究药,研究起中国几千年的人际关系学,优秀
你好开心回复1年前·浙江0
简单29回复1年前·河南4
控销药品利润都在80%以上!
小新专治不服回复1年前·浙江10
从之前的康恩贝年报,销售费用里面有一项分支就是招待费用,占比在60左右,懂得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