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油品相关期货开盘快速下跌,盘中原油、燃料油一度跌超7%,低硫燃油跌超6%。
原先沙特自主减产是支撑油品上涨的主要逻辑,但目前沙特与美国的关系有所改善,其正在参与的与以色列双边关系正常化谈判是美国一揽子安全计划中的一部分,沙特可以从中得到美国对其民用核计划的支持以及潜在的共同防卫条约。沙特曾在节内示好称若油价上涨,明年初会考虑减产,这对当前沙特自主减产的持续性构成挑战,弱化了其对市场作用。
前期支撑油品上涨的另一主要因素是宏观环境的改善,但节内美国一系列强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令市场大幅延后了对其开启降息时间点的押注,并导致美债异常走强,宏观压力再度回归市场。
另一方面,EIA周度数据显示美国汽油需求出现超季节性崩塌,而此前汽油价格高位仅在3美元/加仑附近。相比之下,去年美国汽油价格高达4.3美元/加仑时对其需求的破坏就相形见绌了。这显示在美联储持续收缩政策下,美国居民现金流和信贷能力已经受到非常显著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相对较为刚需的汽油消费能力。
图:美国汽油需求超季节性×美国汽油价格(右轴、逆序)
图片来源:wind、东吴期货整理
因此我们认为,基于沙特财政平衡线,油价下方可关注80美元/桶一线支撑,考虑到沙特可能事后应对,油价未来长期底部可能在75美元/桶附近。不过上方制约的需求忧虑逐渐转为现实,如无意外转变(之后巴以冲突中详细阐述),之前的95.35美元/桶很可能就是年内高点。
除了上述因素,巴以冲突也会短暂影响油价。当地时间7日早上7点左右,哈马斯开始密集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其武装人员在火箭弹掩护下进入以境内展开军事行动。正如前文所说,美国正在推动一项包含沙以关系正常化的一揽子潜在大型安全协议,沙特得以在协议中获得其心心念念的民用核计划许可,以及共同防卫协议(参照美日协议,一方领土受到攻击后另一方必须提供必要的帮助)。沙特近期也对该协议进行了示好,称若明年油价上涨,沙特将增产。
然而,沙以关系正常化对于严重依赖阿拉伯世界支持的巴勒斯坦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同样,拥有核技术的沙特以及抱团的美沙以集团对伊朗也是如鲠在喉。因此我们推测本次冲突是伊朗和巴勒斯坦企图通过先发制人的攻击逼迫以色列大规模反击,在阿拉伯世界中制造微妙的牵扯关系,以破坏美国的“中东和平”计划。毕竟在大义上,同属阿拉伯世界的沙特无法明确反对巴勒斯坦的斗争,这就为沙以关系正常化增加了难度。
对油价影响方面,巴以地区本身几乎不产石油,冲突地区与石油航道也并无瓜葛。为了争取西方支持,以色列大概率也不会自毁式地封锁其领土附近的航道,阻塞欧洲急需的原油流动,而且若以色列如此行动,将侵犯埃及领海权益,因此我们认为可能性非常低。
但巴以冲突曾经因为得罪了阿拉伯世界导致了赎罪日战争,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阿拉伯世界集体向西方禁运原油制造了欧美70年代的通胀和衰退。不过这一次的区别在于当前阿拉伯世界并没有50年前那么团结一致。
根据当前市场信息,沙特和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谈判在袭击后仍在进行,另一个中东主产国阿联酋能源部长则在采访中称OPEC不参与政治,昨晚稍晚时候,阿联酋、科威特和沙特能源部长确认支持OPEC+的政策。在情况发生变化之前,来自阿拉伯的报复性减产发生可能极低。
因此我们认为,巴以事件在推升油价上是短暂情绪性的,在实际上的基本面供应没有出现变化叠加美债等宏观压力下,并不构成决定性的长期利多。
风险方面,一方面关注伊朗若过度卷入该事件,可能会引发西方加紧制裁影响原油流动,从这个角度而言是个潜在利多,但不至于演化成危机式事件;另一方面需要关注随着冲突长期化,沙以关系以及中东主产国对事件态度有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