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咖啡为媒联结世界,上海咖啡消费再上新台阶
05-16 08:48 星期四
作者:方恒博 责编:许若瑜

5月1日,“五五购物节”标杆活动之一——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在徐汇滨江拉开帷幕。经过前三届发展,原有的上海咖啡文化周在今年升级成为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本届活动以“在上海,品世界”为主题,凸显国际化属性,融合更多元的消费场景,旨在持续以咖啡之名,演绎上海风情。

与此同时,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兼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也于4月30日启幕。在主会场徐汇滨江,为期五天的咖啡生活嘉年华覆盖了五一假期,咖啡企业、线上平台、文化场馆、体育组织全面参与活动,现场不仅有咖啡市集,还有老字号品牌展示、体育赛事、演艺演出等丰富活动。上海浓厚的咖啡消费氛围孕育出忠实的消费者,也促使咖啡文化在此地蓬勃发展。

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海报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

上海咖啡消费市场海纳百川

5月9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虹桥国际咖啡港、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美团、饿了么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其中,上海的咖啡消费产业发展尤为蓬勃。在咖啡门店数量上,2023年中国咖啡相关企业达384859家,上海咖啡门店数总计9553家,依然是全球咖啡门店最多的城市。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健介绍,上海咖啡店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1%,且较2022年增加了1023家。

居民的咖啡消费习惯也已经逐步养成。民生研究院去年在《消费行业新消费研究之咖啡系列报告》中指出,上海年人均现磨咖啡消费杯量达到25至31杯。其中,主要咖啡消费人群(指不含青少年人群和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青壮年群体)消费的现磨咖啡杯量达到39至48杯,约合每周一杯现磨咖啡。此外,美团到店数据显示,2023年内上海咖啡团购订单量较前一年增长259%。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上海消费者对咖啡的热衷,也反映出咖啡消费产业在上海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期。

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现场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

即使在外卖渠道,上海的咖啡消费数量和金额在全国范围内也遥遥领先。《报告》指出,2023年,上海通过外卖渠道售出了1.6亿杯咖啡,平均每人每年外卖消费咖啡约6.5杯,外卖渠道咖啡销售金额超过34亿元。饿了么公共事务总监程媛媛指出,2023年时,“仅上海的外卖咖啡销量就占全国所有城市的20%”。

上海咖啡消费的势头从咖啡进口量中也可见一斑。根据《农小蜂:2024年中国咖啡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报告》)数据,2023年上海进口咖啡数量为5.45万吨,占全国咖啡进口量比重的35.45%;上海进口咖啡金额为3.62亿美元,占全国的45.18%。《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报告》也特别提出,虽然中国各城市居民的咖啡消费习惯都在逐步形成,但就咖啡体量看,中国咖啡进口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区的一二线城市。

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在咖啡产业发展上,上海亦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实现了本土咖啡品牌与国际咖啡品牌双丰收。在本土咖啡品牌方面,现今门店遍布全国多个城市的Manner Coffee、M Stand、Seesaw均是从上海走向全国的代表性精品现磨咖啡品牌。去年12月31日,Manner Coffee官宣2023年全国已有超过1200家直营店,并预告2024年将突破2000家店。

Manner Coffee兴业太古汇店
图片来源:Manner Coffee

国际咖啡品牌更是多年以来都将上海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首站。雀巢公司旗下蓝瓶咖啡的中国内地首家门店于2022年落地上海,同时蓝瓶咖啡全球首家机场正式门店亦于今年1月在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开业。雀巢旗下另一高端咖啡店ROASTELIER中国首店去年10月于静安寺商圈亮相,香港精品咖啡品牌nodi coffee亦于今年3月将内地首店设在静安寺商圈。再向前追溯,如今处处开花的Peet's Coffee皮爷咖啡、Tim Hortons、Lavazza拉瓦萨咖啡等均是从上海开启向中国市场扩张的版图。

国际咖啡品牌不仅从上海门店开启中国市场的布局,而且在产品品类上,也正将世界的风味带来上海。蓝瓶咖啡在上海设立彭浦烘焙厂,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洪都拉斯等地的咖啡豆均在此地以全球统一标准进行烘焙,从而使得蓝瓶咖啡可以将全球统一配方的经典手冲和浓缩咖啡带至上海。

蓝瓶咖啡裕通店为中国首店
图片来源:雀巢

今年3月,星巴克将已经在全球市场发售一年的“意榄朵”(Oleato)系列饮品(在咖啡中融入了意大利原装进口的Partanna特级初榨橄榄油)带进中国市场。星巴克品牌创始人特别来到上海进行新品发布,与此同时,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也推出门店限定意榄朵柠香拿铁,5款以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微批次典藏咖啡调制的意榄朵饮品也在烘焙工坊陆续亮相。

“意榄朵”(Oleato)系列饮品
图片来源:星巴克

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作为星巴克海外首家甄选烘焙工坊,多款世界各地的风味咖啡饮品从此地启航出发。这些国际品牌在上海进行的布局,正与今年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主题“在上海,品世界”的态度不谋而合。“在上海,品世界”既展现了上海在咖啡文化多样性上的包容与引领,也反映了上海在咖啡产业全球交融方面作出的影响力和贡献。

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点燃假日

为了更好地促进咖啡产业与其他各产业的融合,并推动上海咖啡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作为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的重点项目,于徐汇滨江呈现了全市最大规模和最具特色的“咖啡+文体旅商展”嘉年华。1.7万平方米滨江空间融合咖啡、花展、文旅、运动、表演、商业品牌等丰富元素。同时,上海国际花展亦与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同期举行,超10万朵鲜花构成的花海打造了浪漫的春日饮咖氛围。

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现场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

在为期5天的嘉年华中,近80场传统演艺及线下活动轮番上阵,从文化、体育、旅游、商业、展览等不同维度出发,演绎咖啡“破圈”新玩法。滑板、篮球、电竞、街舞表演、百人象棋争霸赛、越剧表演《红楼梦·读西厢》、上海轻音乐团演出等丰富的现场活动打造现场活力氛围。

今年活动现场集结了超180个咖啡市集展位,本土和国际咖啡品牌共聚一堂。国际咖啡品牌如Lavazza、COSTA、%阿拉比卡咖啡、麦当劳麦咖啡、肯德基肯悦咖啡均在现场设有展位。其中,Lavazza带来了携手“以闪亮之名”游戏打造的闪亮榴荔气泡系列联名新款饮品——闪亮榴荔气泡美式及闪亮榴荔气泡水,同时咖茶系列新品,包含五窨栀子咖茶拿铁、威廉梨栀子咖茶拿铁、威廉梨栀子绿茶也一同呈现。麦当劳旗下麦咖啡与IP形象奶龙合作打造限定咖啡馆,推出一系列奶龙周边产品邀请观众参与互动的同时品尝新品麦咖啡。

Lavazza在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的展台(左)与推出的联名饮品(右)
图片来源:Lavazza

本土各类型的咖啡品牌则为嘉年华带来了全新风味。永璞咖啡推出咖啡节限时活动,现场购买咖啡即可获赠专属礼品。熊爪咖啡和中国体育彩票联合打造了快闪店,并且推出限定款体彩专属咖啡套餐,品饮咖啡的同时收获体彩限定礼品。COFE+机器人现磨咖啡为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特别推出限定口味——白玉兰咖啡,邀请消费者共同品味上海味道。

熊爪咖啡和中国体育彩票联合打造的快闪店
图片来源:上海体彩

分布在上海市各区或小众、或特色的精品咖啡店在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牵头下亦加入了嘉年华。据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人员介绍,经过对全区咖啡店摸排,结合2023普陀区咖啡地图的咖啡馆名录,普陀区4家咖啡店——又山COFFEE、Treehouse、鎏咖啡、禾少咖啡亮相嘉年华,其中又山COFFEE特别推出了为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定制的“初来乍到”的冷萃咖啡。

除了咖啡品牌的集中亮相,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也吸引了诸多关注生活意趣的品牌参与。乐高在现场组织了大篷车快闪活动,亦庆祝乐高悟空小侠系列迎来五周年,现场仿制了大量经典模型,并且不间断播放着悟空小侠动画片,消费者亦可在展位各活动点打卡以换取乐高好礼。宜家则将瑞典风味美食和宜家咖啡馆搬到了咖啡节现场,邀请观众以饮品美食庆祝假期。蒙式羊肉火锅品牌小肥羊选择了一系列招牌美食亮相现场,招牌豪气羊肉串、菠菠萝萝牛肉串等采用草原优质牛羊肉制成的美味带消费者感受草原风情。

乐高大篷车快闪活动(上)和小肥羊展台(下)
图片来源:乐高(上)和小肥羊(下)

与上海有深厚渊源的品牌、企业甚至高校则将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视作呈现上海丰富多元城市形象的机遇。上影旗下上影元文化携巨型黑猫警长充气玩偶亮相,并且展示了基于《黑猫警长》《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葫芦兄弟》等经典动画开发的文创产品。上海外国语大学携八款源自世界各地的手冲咖啡、四款夏季水果特调咖啡亮相,并且展示了丰富的校园文创产品。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推出联名款“精神咖啡豆”,打造了治愈系咖啡饮品,鼓励大众关注精神健康,并用咖啡消解焦虑。

黑猫警长充气玩偶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

虽然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与五一假期一同落幕,但是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依然在全城各地火热展开,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全球咖啡产业发展虹桥论坛、闵行美好“啡”行集市等活动接棒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传递着上海咖啡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称,“如今,咖啡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世界级城市名片,也是吸引世界各地年轻人来到上海、留在上海、爱上上海的重要原因。”这张城市名片正在通过一个又一个咖啡品牌的接力、一次又一次咖啡节日的打造不断地被擦亮。

题图说明:第二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现场
题图来源: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
图片来源于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品牌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