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29日讯,今天,央行公告称,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
中金固收最新研报认为,额外临时支取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其可释放的临时流动性规模可高达2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将范围扩大至全国性银行,即除了传统五大行,股份制银行也在列。中金固收最新研报认为,“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即商业银行上缴在央行处的准备金可以动用,意味着不需要抵押品,解决抵押券偏紧和LCR(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掣肘资金传导 等压力;动用银行自身存在央行处的准备金,应无需支付额外的资金成本(即0成本),只是这部分准备金取回临时只用后,无法享受1.62%的法定准备金利率(机会成本概念)。因而,无论从操作对象、利率、规模来看,都是TLF(临时流动性便利)的升级版。
具体而言,“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操作对象范围扩大至全国性银行,即除了传统五大行,股份制银行也在列。根据中金固收观察, 春节全国性银行的取现需求占全部取现需求或高达90%。对全国性银行开放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可有效缓解机构春节流动性压力,也可有效对冲春节取现等流动性扰动。
另外,中金固收初步测算,全国性银行存款占比高达90%以上,额外临时支取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其可释放的临时流动性规模可高达2万亿元。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角度,其投放流动性压力明显减轻,有助于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
同时,上述研报认为,此次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基本完全对冲春节资金扰动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准备金制度;且充分考虑市场的流动性需求、抵押券情况等。整体来看,不仅有助于全国性银行平稳应对本次春节的流动性需求,中小银行以及非银机构的流动性也更添保障,也有助于稳定甚至提振债市情绪。
稍早,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12月份财政因素将净供给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明年初普惠金融降准措施落地将释放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对于2018年春节前主要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也已作了安排。总的来看,银行体系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财联社记者 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