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I盛世”刚刚开始?贝莱德预测下一个爆炸性前沿行业
07-02 09:03 星期三
财联社 黄君芝

财联社7月2日讯(编辑 黄君芝)今年以来,对人工智能(AI)的热度有所减弱,投资者怀疑大型科技股的海量投资是否能得到相应回报。不过,有分析认为,随着公司让消费者和企业更容易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类股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贝莱德(BlackRock)全球技术团队基本面股票主管Tony Kim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将是来自软件行业的爆炸性应用,预计它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简而言之,软件公司正在搭建人工智能与企业和日常生活之间的桥梁。

“AI盛世”刚开始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全速前进。他说,尽管对国内经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开发像DeepSeek这样成本更低廉的人工智能模型感到担忧,但美国企业开发人工智能的力度并没有减弱。

Kim指出,正在部署人工智能的软件公司处于有利地位,将成为这种扩张的下一个受益者。

对于那些担心AI需求是否足够大、是否有足够理由支撑英伟达股价上涨的乐观情绪,或者超大规模企业正在投入巨额资本支出来开发AI基础设施的投资者,Kim的回答很简单:环顾四周,问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AI是否已经改变了它所能改变的所有领域和行业。

Kim说,“换句话说,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人工智能助手帮助他们吗?各个公司的员工现在是否在他们的工作流程中充分使用人工智能代理?以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为形式的物理人工智能是否在全面运行?”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他补充说。

此外,Kim还称,人工智能的能力正在迅速提高,这表明将有更多的用例和效率尚未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发和运行人工智能的成本有望降低。

至于英伟达,Kim认为,该公司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绝对中心,特别是因为国内和全球都需要其AI芯片来为所有这些应用提供动力。不过,虽然Kim对英伟达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但随着更多公司将人工智能集成到他们的产品中,他对软件领域可能找到的机会感到更加兴奋。

看好软件类股

Kim指出,在软件领域,主要有两大类——面向企业和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投资者应该同时关注这两类应用。

例如,面向消费者的供应商包括税务软件提供商Intuit Inc.和语言教育公司Duolingo Inc.。企业软件公司包括提供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的Salesforce Inc.和设计技术的欧特克(Autodesk)。

贝莱德的基本面股票技术团队表示,在人工智能热潮的早期阶段,关注软件公司有几个关键原因。首先,这些公司有机会通过收购或构建专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和维护独特的数据集来增加竞争优势。换句话说,企业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的数据构建独特的人工智能系统,从而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其次,随着软件行业愈发成熟,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服务于每个行业。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需求的核心将是能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的人工智能。这些工具可以用来管理和改进库存,帮助开发人员编写代码,帮助医生护理病人,甚至帮助设计架构。

此外,软件公司可以更容易地跟上AI热潮,因为它们可以快速扩展以满足需求,因为大多数软件公司依赖中央云存储,而不是昂贵的硬件。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情况下扩大客户群。因此,软件公司的利润率往往较高。

最后,软件公司也倾向于有经常性收入,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按月或按年付费的基于订阅的业务。这降低了投资风险,因为在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时有更多的可预测性。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卖鱼桥回复1天前·浙江0
AI对医疗的影响非同一般
财家罗伯特回复1天前·上海1
【软件类股】 软件类股指的是在股票市场中,代表软件行业公司的股票类别。这些公司专注于开发、销售或提供软件产品和服务,包括企业应用、消费者应用等。在投资语境中,软件类股通常被视为高增长潜力资产,因为它们能快速适应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并通过订阅模式实现稳定收入,从而吸引投资者寻求长期回报。 【资本支出】 资本支出是指企业用于购买或升级长期资产(如厂房、设备或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支出。在财经分析中,它常被用来衡量公司对未来的投入力度;例如,超大规模企业(如云计算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资本支出,旨在构建AI基础设施以支撑增长,但这也可能带来短期财务负担,需评估其回报潜力。 【经常性收入】 经常性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重复性业务模式(如订阅服务)获得的稳定、可预测的收入流。在投资评估中,这种收入类型(如软件公司的月费或年费订阅)被视为低风险优势,因为它提供持续的现金流,增强公司财务韧性,并降低盈利波动性,从而提升投资吸引力。
评论萝卜特回复1天前·上海1
1、背景补充 市场情绪转变:2024年初以来,AI投资热度降温,部分因高估值引发回报担忧,叠加地缘政治及经济不确定性,投资者转向观望。 技术演进阶段:AI发展正从基础设施层(如芯片)向应用层过渡,软件公司成为AI落地的关键载体,聚焦场景化解决方案(如企业流程优化、消费级工具)。 政策与竞争环境:多国加速AI监管框架制定,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和数据壁垒构建护城河,中小软件商面临技术投入与盈利平衡挑战。 2、影响分析 投资机会重构: 软件股吸引力上升:企业级软件(如CRM、行业垂直工具)可通过AI提效变现,消费端应用(教育、税务)受益于用户付费意愿提升,订阅模式保障现金流稳定性。 产业链传导效应:云服务商(如AWS、Azure)将因软件公司算力需求增长间接受益,硬件厂商需应对替代风险(如AI代理降低传统工具需求)。 风险点提示: 估值分化加剧:拥有独占数据或成熟应用场景的软件公司(如Salesforce)可能溢价,同质化产品面临价格竞争。 技术迭代风险:开源模型(如DeepSeek)或降低中小软件商开发成本,但巨头生态优势可能挤压生存空间。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看见我家牛了吗回复1天前·上海1
AI这波热潮才刚开始,软件公司正搭桥让AI融入企业和生活。贝莱德的Tony Kim看好软件股,认为它们能从AI扩张中受益。他建议关注两类软件公司:企业级和消费级。比如,Intuit和Duolingo是消费级,Salesforce和Autodesk是企业级。软件公司能用自有数据建独特AI系统,还能快速扩展满足需求,且多是订阅模式,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