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肖良华)“虽然是淡季,但现在货源高度集中,港口库存不足200万吨,远远低于去年同期,需求相对刚性,氯化钾价格在大合同刚签订后经历短暂下调便重回涨势,这几天的报价逼近年内2、3月时的高点。”老挝钾肥经销商赵先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财联社记者采访藏格矿业(000408.SZ)等企业获悉,2025年6月底,国产盐湖钾肥60%氯化钾产品基准现汇出厂销售价格为2700元/吨 (其它品位产品价格按基准价格计算),较上月上调100元/吨,运费另算。
“目前虽然是淡季,但是下游复合肥等厂家需求尚可,目前销售情况较好。”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藏格矿业,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国内某头部氯化钾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近期公司氯化钾产品“满产满销”,二季度产量较一季度有提升。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钾肥需求相对刚性,今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钾肥需求量有所增加,而供给反而有所收缩,中国、印度签订的年度大合同价格大幅高于去年,为钾肥价格提供了支撑,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
钾肥涨声一片
春节后氯化钾的价格涨势凶猛,2月份每吨价格大约上涨了400-600元,进入二季度后,随着国家放储和需求淡季来临,钾肥价格小幅回调,行业开始等待钾肥年度大合同的签订为后续价格提供指引。
经过长时间的博弈,大合同“姗姗来迟”。6月12日,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与食安供应链有限公司(迪拜)就2025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价格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346美元/吨 CFR,这一价格较去年的273美元/吨上涨26.74%。
大合同签订后,港口氯化钾的价格先是略有回调,“6月中旬老挝钾的价格从接近3000元/吨跌到不足2950元/吨。”有钾肥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不过随后迅速重启涨势,“上周成交价来到3150-3200元/吨之间,再度逼近年内高点。”
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6月30日,连云港老挝钾肥成交价高达3180元/吨,天津港成交价更是到了3200元/吨。有成都钾肥经销商表示,“甚至有人喊出了3350元的高价,但是成交不好。”
行业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港口62%白钾涨至3300-3350元/吨,60%大红颗粒涨至3300元/吨左右,高价成交不多,但贸易商惜售的还是挺多,有些对峙;边贸62%白钾的价格涨至3100元/吨左右。
国内方面,2025年6月底,国产盐湖钾肥60%氯化钾产品基准现汇出厂价格为2700元/吨,这一价格同样是年内新高。“盐湖钾肥运费在350-400元左右,加上运费,盐湖钾肥到站价到了3050-3100元/吨。”
货源不足“淡季不淡”
尽管当前处于传统需求淡季,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国际钾肥大合同价格已夯实年内底部支撑,叠加供给端扰动及中国和印度补库预期,市场看涨情绪升温。贸易商惜售心理较强,市场下行空间有限。
据百川盈孚数据, 供应端,6月国产钾厂库处低位且现货流通有限;进口钾港存持续低位,新货源补充慢,贸易商普遍停报或高报。需求端,下游肥厂维持刚需小单补货,采购逢低跟进且让利议价。
海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港口进口钾的港存量在197.69万吨,与上个月底的港存量相比,增加0.13%;与去年同期港口库存相比,下降29.75%。
此外,有氯化钾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行业的最上游,氯化钾的淡旺季并不明显,公司下游的复合肥生产企业需要提前准备原材料,往往淡季开始备货。”
行业景气度望持续
过去几年,钾肥价格处于低位,海外钾肥巨头业绩不佳,今年以来,巨头减产控价的决心十分明显。
2025年1月,白俄罗斯钾肥巨头Belaruskali宣布对索利戈尔斯克4号矿区进行为期7个月的大规模设备维护,直接导致全年产量减少90万-100万吨,维护期持续至7月。
2月18日,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三座矿山——Berezniki-2、Berezniki-4和Solikamsk-3,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暂时关闭进行维护。 因此,该公司第二季度的产量将减少至少30万吨,第三季度的产量水平将由维护活动的结果决定。
“虽然二季度国内市场钾肥需求偏淡季,但是海外市场进入旺季,部分市场钾肥价格涨至390美元/吨。国际钾肥市场延续供应趋紧,货源不足,刺激钾肥价格重回涨势。”前述钾肥经销商赵先生表示。近期边贸及中欧班列过货量明显减少,中欧班列基本无较多货源可销售,贸易商仍惜售,报价持续上扬。
对于后市,该经销商表示看好钾肥的景气度。“今年以来,缺货是行业的主旋律,现在公司拿货依然不容易,从全球来看,未来一年有效产能的增加很可能跟不上需求的增速,本轮钾肥行情有望持续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