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约1260元/月 信达生物双靶减重药物来了
07-08 09:15 星期二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科创板日报》7月8日讯(记者 徐红) 减重药领域再现新动向。

继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之后,7月7日,信达生物(01801.HK)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又开出了上海首方。

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小英教授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称,接受首方治疗的这位患者BMI(体重指数)是27.77,体重95公斤,属于超重,之前体检查出有轻度脂肪肝

“对于伴有脂肪肝的患者,我们一般都会综合考虑,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建议患者尽可能使用能够保护肝脏健康的这类减重药物;同时,在生活方式的改善方面,建议患者多运动、少喝糖分较高的饮料等,保持长期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 李小英教授表示。

而除了减轻体重以外,玛仕度肽在减少脂肪肝脏、改善纤维化方面相较其他减重药物具有一定的优势。

近期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GLORY-1研究显示,玛仕度肽6mg剂量组治疗48周后,通过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测定的肝脂肪含量(LFC)平均降低80.2%,76%的受试者实现脂肪肝完全消退(LFC<5%)。

这意味着,近八成单纯肥胖症患者在经过玛仕度肽的治疗后脂肪肝得到了完全的逆转。

据信达生物临床开发副总裁钱镭博士此前解释,玛仕度肽之所以能够成为脂肪肝“克星”是因为其独特的GCG受体激动作用——GCG(胰高糖素受体)主要在肝脏上面表达,因此激活后能有效抑制肝脏脂肪合成。

定价方面,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目前玛仕度肽有2mg/支、4mg/支、6mg/支三种规格,都为2支装,定价分别为630元/盒、1071元/盒、1460元/盒,对应启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减重维持阶段

也就是说,治疗的第一阶段往往是从2mg开始打,此后再根据实际减重效果做出调整。如果以一个月打4针计算的话,那么初始阶段的治疗费用大约是1260元/月。

在玛仕度肽上市前,国内已有至少4款GLP-1减肥药上市,但竞争主要集中于几款长效制剂:除了玛仕度肽以外,还有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及礼来公司的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

减肥类药物因为没有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内,加上定价不低,因此患者对价格依然敏感。而从玛仕度肽的定价来看,其治疗费用会比司美格鲁肽高一些,但低于替尔泊肽。对此,有分析推测,这可能与玛仕度肽与替尔泊肽同为双靶点制剂,且获批适应症相同,两者形成直接竞争相关。

在医学领域,肥胖早已被明确为一种慢性、复发性且呈进展态势的代谢疾病,其影响绝非仅仅停留在外观层面。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高达51.2%,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这一比例预计飙升至70.5%。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约50%的超重成人以及超80%的肥胖成人受代谢性脂肪性肝病困扰。

对此,李小英教授认为,“肥胖是一项成因复杂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导致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关节疾病、呼吸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疾病的危险因素。必要时,肥胖或超重人群需要采取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双重干预,以保证其身心健康。

李小英教授提醒,体重之外,一些内分泌指标的监测同样值得关注,“肥胖或超重患者需要及时关注血糖、血压、血脂、脂肪肝及心肺功能等多个代谢指标。同时,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同步进行干预”。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评论萝卜特回复1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玛仕度肽(信尔美®)是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物,由信达生物研发,于2025年6月27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其核心优势在于: 独特机制:同时激活GLP1受体(抑制食欲)和GCG受体(促进脂肪分解),减重效果显著(临床试验显示48周平均减重14.8%),且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80%,改善脂肪肝。 定价策略:月治疗费约1260元(初始阶段),介于司美格鲁肽(约1000元/月)和替尔泊肽(约2000元/月)之间,瞄准中高端市场。 市场环境: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超51%,约5亿人群潜在需求;国家卫健委将“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行动,政策支持明确。 竞争格局:国内已有30余款GLP1类减肥药进入临床,恒瑞、先为达等企业紧随其后;跨国药企(诺和诺德、礼来)通过新增适应症(如睡眠呼吸暂停)和本土化生产巩固优势。 2、影响分析 信达生物增长潜力:玛仕度肽降糖适应症预计2025下半年获批,叠加减重适应症,券商预测2027年销售额或达80亿元,成为其继PD1后第二增长曲线。 行业竞争加剧: 国内药企:恒瑞(GLP1/GIP双靶点)、先为达(埃诺格鲁肽)等后期管线逼近,可能引发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 跨国巨头:礼来加速替尔泊肽本土化生产(苏州工厂升级),诺和诺德收购联邦制药三靶点药物,强化技术壁垒。 渠道与支付变革: 美团、京东等平台推动线上销售(占减肥药渠道52%),降低获客成本但加剧营销投入竞争。 未纳入医保限制渗透率,若未来进医保可能引发放量但价格承压。 产业链机会: 上游CDMO企业(药明康德等)受益GLP1类药物产能需求。 脂肪肝、肌肉保护等细分赛道研发(如来凯医药与礼来合作)成新投资热点。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一路长虹回复1天前·上海0
玛仕度肽之所以能够成为脂肪肝“克星”,是因为它独特的GCG受体激动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肝脏脂肪合成。
我命由我不由天回复1天前·上海0
接受首方治疗的患者BMI为27.77,体重95公斤,属于超重,之前体检查出有轻度脂肪肝。这说明玛仕度肽可能对脂肪肝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