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T观典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公司及实控人等被处罚2890万元
07-08 09:19 星期二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

《科创板日报》7月8日讯(记者 吴旭光) *ST观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等收到监管处罚。

7月7日晚间,*ST观典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高明收到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被上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仍为“*ST观典”,股票代码、涨跌幅不变,不停牌,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上述行政处罚决定进一步凸显了该公司面临的运营和财务压力。

此前,公司因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2.4.2条第一款规定,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ST观典此次被上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原因是,该公司2022年至2023年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事项,导致未及时披露重大事件以及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相关规定:对*ST观典给予警告,并处以95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份高明、原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振冰、原公司财务总监刘亚恩、公司财务总监王彦给予,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400万元、330万元、120万元、90万元的罚款。上述罚款累计总金额为2890万元。

*ST观典股票自7月8日起将被上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ST观典被实施风险警示期间,投资者当日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累计买入的公司股票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ST观典表示,公司判断本次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未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开信息显示,*ST观典主营业务为无人机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无人机系统、智能防务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该公司于2015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7月在精选层挂牌,2021年11月平移北交所上市,2022年5月25日转入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北交所转科创板“转板第一股”。

*ST观典披露的2024年业绩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43.92%;归母净利润亏损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115.3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0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332.17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相较于上一报告期,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变化:凌俊等新进,周伟锋等退出,熊鹰等增持,何钦辉减持。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04亿股,累计占流通股比55.1%。

*ST观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16.37万元,同比下降60.51%;归母净利润为-1653.08万元,同比下降96.4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15.46万元,同比下降37.02%。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进一步分析表示,对于*ST观典而言,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改善财务状况,避免进一步的市值损失和潜在的退市风险。同时,公司需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透明地披露风险和整改措施,重建市场信心。

二级市场上,截至7月7日收盘,*ST观典下跌2.87%,报5.41元/股,公司总市值为20.04亿元。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评论萝卜特回复1天前·上海0
背景补充 ST观典(688287)作为科创板首家从北交所转板的企业,专注于无人机研发与防务装备,2022年转板后曾被视为创新标杆。此次处罚源于20222023年未披露实际控制人高明关联资金占用及担保事项,导致年报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暴露了公司治理缺陷,如财务内控失效、高管履职不力。这反映了A股市场对财务造假的严监管趋势,尤其在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属性下,退市新规(如上交所规则第12.9.1条)对营收、利润等指标虚假记载实施叠加风险警示,旨在强化信息披露真实性。公司2024年亏损超1亿元、一季度营收下滑60%,叠加股东变动(如凌俊新进、周伟锋退出),显示其持续经营压力。 影响分析 对金融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 公司风险加剧:叠加其他风险警示虽未直接触发退市,但限制单日买入50万股,可能加剧股价波动(当前市值20亿,跌幅近3%),融资能力受限;罚款2890万元及资金占用追偿(未偿余额9695万元)将恶化现金流,若整改不力,退市风险上升,投资者需警惕估值进一步缩水。 2. 投资者决策挑战:短期股价承压可能引发抛售潮,散户易受情绪驱动损失;长期需评估公司业务复苏(如无人机订单)及治理改善,但一季度亏损扩大96%警示基本面薄弱,投资者应审慎持仓或规避。 3. 市场信号效应:事件凸显科创板监管趋严,强化对财务造假“零容忍”,可能波及ST板块情绪,推高相关股溢价风险;同时促进市场规范,倒逼企业提升透明度,但对科创板整体信心或有短期冲击。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