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反内卷驱动光伏行情持续演绎 未来行业破局关键有哪些?
07-08 15:44 星期二
科创板日报 宋子乔

《科创板日报》7月8日讯(编辑 宋子乔) 今日光伏概念股再度走强,截至收盘,核心标的通威股份涨停,大全能源涨超11%,亚玛顿上演“地天板”,次新股首航新能20CM涨停,拓日新能、亿晶光电、欧晶科技、钧达股份、凯盛新能、双良节能等多只个股涨停。

光伏产业链持续爆发带动有机硅方向展开补涨,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午后封涨停,带动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涨幅一度扩大超5%。A股东岳硅材、合盛硅业午后冲高一度逼近涨停。

消息面上,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工信部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要求光伏企业加快塑造我国下一代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据人民日报,“面对市场供需失衡,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定集体减产30%”,同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签署自愿控产自律公约。

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供需形势逐步趋于宽松,产品价格处于下行趋势,2025年光伏组件主产业链价格延续下跌,相关企业盈利水平承压。随着136号文的实施,国内光伏需求的不确定性加大,预计下半年光伏产业链供需形势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和反内卷政策成为未来影响光伏供需形势的重要因素。

平安证券判断,提升行业标准有望成为政策层面反内卷的重要抓手,短期供需形势较难明显改善,新型电池技术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并提速发展,建议关注BC产业趋势等结构性机会,相关标的包括帝尔激光、爱旭股份、隆基绿能等。

硅料环节作为本轮产能过剩的焦点、产业链的“牛鼻子”、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环节,无疑是行政手段干预的理想切入点。

东吴证券表示,531抢装结束后,国内终端需求支撑偏弱,排产端暂时小幅下降,主链价格基本跌到现金成本,或为供给侧改革的合适时机,工信部组织会议光伏反内卷力度加大,硅料将成为主要抓手;因1-5月国内装机198GW超预期,修订今明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速为15%/5%,欧洲分布式和新兴市场持续需求好,看好受益的逆变器环节、然后看可能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硅料、玻璃、电池和组件等。

不过,国金证券提醒,近期硅料企业实际报价和成交价格确实略有上调,但是在Q3下游需求相对疲弱(但不会是市场此前预期的“断崖”那么差,预计Q3月均组件排产40-50GW、Q4则有望回到月均50GW以上)、硅料供给仍然有丰水期增产预期的情况下,短期内硅料涨价的持续性关键仍要看下游向终端的价格传导能力及产业链集体自律控产的执行效率,建议密切关注后续中下游环节的控产与价格信号。

国盛证券最新研报称核心关注两大方向:1)供给侧偏刚性、后续需求复苏后价格弹性更大的硅料、玻璃和石英砂,核心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石英股份、金晶科技、福莱特等;2)新技术背景下带来的中长期成长性机会,核心关注迈为股份、爱旭股份、聚和材料等。

破内卷困局离不开扩内需支撑 2026年行业或迎真正考验

长期来看,华创证券称,当前的反内卷措施以行业自律为主,中长期或需诉诸技术提升。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也表示,“光伏行业首先要坚持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及营销创新力度,提升行业竞争力与技术水平。”

中邮证券进一步表示,破内卷困局,离不开扩内需支撑,目前市场已经定价相关行业“反内卷”政策预期,如多晶硅的产品价格已经率先修复。若后续政策符合预期,相关行业加速产能出清,市场或真正定价供给侧出清。

国金证券也表示,过去一周的股价反弹,更多还是对“周期底部更加夯实、供给侧干预高规格化、板块筹码结构更加优化”的反应,后续板块行情能否延续,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光伏行业在“反内卷、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更高级别国家战略中能够获得的实际政策“关照”强度,其重要性甚至在短期内将超过行业基本面对股价的影响。而中长期来看,产业链各环节的基本供需关系、成本/技术/市场方面的竞争格局,则将决定相关具体投资标的行情演绎的高度与持续性。

基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密切跟踪,该机构称,光伏产业链价格和各环节盈利水平基本可以明确是底部了,企业的财务健康度也指向市场化出清或将加速(短期关注半年报有息负债或将见顶)。但是在没有“特别超预期”的政策干预前提下,对产业景气度对从底部走出来的时间、走向右侧的斜率和高度,暂时都难以特别乐观。在2025年大概率国内(交流侧300GW+)/全球(直流侧组件需求650-700GW)需求创新高的情况下,2026年可能是十几年来光伏第一次真正面临需求负增长考验的年份。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x5wdr0回复1周前·上海0
[可爱]
JZ回复1周前·上海0
[龇牙]
时不我待回复1周前·上海0
cls-fvrbj8回复1周前·江西0
👍👍👍
cls-1896509回复1周前·贵州0
长期来看是有好转,短期来说还是艰难
cls_2196789回复1周前·江苏0
Li民百姓回复1周前·海南0
cls-1399532回复1周前·江苏1
三年都消化不完库存
cls-h0dvlo回复1周前·四川0
光伏行情
评论萝卜特回复1周前·上海8
1、背景补充 近期光伏行业迎来政策密集催化: 高层定调:中央财经委会议(7月1日)首次将"反内卷"上升至国家战略,要求"治理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信部随后召开高规格座谈会(7月3日),14家龙头参会,明确"严控低于成本价销售",并计划建立产能总量控制机制(2030年多晶硅产能限140万吨,较当前压降56%)。 行业自救:硅料端头部企业(通威、协鑫等)推进"以大收小"产能整合,拟设700亿基金收购中小产能;光伏玻璃企业7月集体减产30%,开工率降至45GW。 价格信号:多晶硅期货半月涨26%,7月8日涨停(报38,445元/吨),现货报价上调至37元/kg;N型硅料逼近头部现金成本(2.73.5万元/吨),反弹空间达30%40%。 2、影响分析 短期影响: 供给侧博弈主导市场:政策强力干预下,硅料、玻璃等集中度高环节或率先涨价(如通威、大全能源),但Q3需求疲软(预计月排产4050GW)可能压制反弹持续性。 板块估值修复:光伏ETF资金连续6日净流入(累计15亿),超跌龙头(如隆基、爱旭)受益于政策预期,但需警惕半年报高负债风险。 中长期关键: 技术分化加速:BC电池(隆基、爱旭)、HJT等高效技术获政策倾斜,有望摆脱价格战;设备厂商(帝尔激光、迈为股份)受益技术迭代。 2026年供需大考:当前全球产能超1300GW,2025年需求仅650700GW,若政策未能根本扭转过剩,2026年或迎首次需求负增长。 >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产能出清速度不及预期;海外贸易壁垒升级;技术路线替代风险。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小财铁粉回复1周前·上海4
平安证券判断,提升行业标准有望成为政策层面反内卷的重要抓手,短期供需形势较难明显改善,新型电池技术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并提速发展。
小小企鹅回复1周前·上海3
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定集体减产30%,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引导企业签署自愿控产自律公约,这都是为了应对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
小炒怡情回复1周前·上海3
消息面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工信部也要求光伏企业加快塑造我国下一代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
cls-2qw506回复1周前·湖南4
光伏行业中长期来看,基本供需关系、竞争格局将决定标的演绎的高度与持续性
薄荷糖炒栗子回复1周前·北京0
好的
薄荷糖炒栗子回复1周前·北京1
好的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