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地经营贷利率卷到“2”字头?一线走访:仅部分客户可申请,3%仍是定价底线
07-09 15:50 星期三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财联社7月9日讯(记者 彭科峰)进入7月份,有媒体报道称深圳等地银行的经营贷利率卷到3%以下,也就是“2”字头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但是,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银行内部人士对此有哪些看法?对此,财联社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

问题一:经营贷利率跌到3%以下是最近发生的吗?

7月以来,多家媒体持续报道,深圳等地的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股份行的经营贷利率均已经下降到3%以下,当然部分是需要叠加优惠劵。那么,这一事情是7月份才发生的吗?

“这并不是新闻。今年上半年很多大银行就已经发布了3%及以下的经营贷产品。只不过最近被炒作了而已。”某国有大行下属支行网点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份,已经有媒体报道过,部分大行的经营贷利率已经下探到3%区间。比如,《北京商报》4月上旬曾刊发报道称,北京、深圳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3%以下的情况。上述报道称,北京地区一国有大行信贷经理介绍,“如果客户有抵押物,再加上银行给到的补贴权限,经营贷借款一年期利率最低可以做到2.8%,不过低利率需要极优质客户。

问题二:3%以下的经营贷利率真的容易申请吗?3%底线为何重要?

“APP界面的低利率都是用来吸引客户的,真正要办理个人经营贷的时候,我们都进行专业的资质审核,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到3%以下。发放优惠劵、利率3%以下的客户基本都是定向邀请,或者有房产、工作不错的客户。一般人不可能申请到。”上述大行工作人员介绍,尽管信贷任务较重,但领导今年明显加强了风控的要求。

某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王敏(化名)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3%以下的贷款产品,一般人要想申请非常困难。某种程度上,“钱都流向了不太缺钱的优质客户”。今年一季度会议以及多次银行内部会议均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信贷风控管理,严把信贷关。“今年我行的经营贷利率一直都在3%以上,目前也没有任何改变”。其进一步表示,所谓的利率优惠劵都是有期限的,在使用到期后利率会回升,“一些叠加利率3%以下,过了时间后还是会回升到3%以上”。

另外一家华东地区城商行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证实,目前该行经营贷利率还维持在3%以上。

王敏坦言,银行的资金都是有成本的。3%的利率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大部分银行的底线,超过3%还有可能盈利,低于3%则基本亏本。单纯从成本角度来说,不考虑人力管理、房屋租赁、税费等成本,国有大行吸纳资金的综合成本最低可以达到1%到1.5%的区间,但如果考量上述因素,再加上用于贷款不良的拨备等资金损失,则从营收平衡的角度来说,2.5%—3%已经是极限。事实上,有关部门对此也是清楚的。

“除非有特殊政策或者再贷款等方面的支持,我行包括消费贷等在内的各项贷款产品的利率基本都在3%以上”。某头部股份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问题三:谁在炒作经营贷?经营贷不良情况如何?

“说是用于企业经营,其实过去很多人都是利用经营贷去炒房。”某券商宏观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过去几年为了支持小微企业,有关部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经营贷投放的指导,但此后多家媒体均报道过,深圳等地发生了“套贷炒房”的案例。因为当时房贷利率普遍在5%、6%,而当时的经营贷普遍在4%左右甚至更低,中间有巨大的套利空间。“近期的经营贷新闻再度热炒,不排除和贷款中介有关。因为经营贷最长的周期一般只有5年。”

事实上,财联社记者登陆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发现,有关教导大众如何申请经营贷的帖子屡见不鲜。

“前几年的银行经营贷,很多都是关联房产的。”王敏也向财联社记者证实。

王敏也指出,客观来看,由于经营贷被很多银行也列入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范畴,由于每年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的小微指标完成情况都有考核指标。如果一些银行没能完成指标,或存在短期发力低利率经营贷的冲动。“我行上半年小微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不需要冲经营贷”。

此外,财联社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多家全国性银行都在发力科技企业贷款投放和普惠类贷款投放。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有政策鼓励和支持,如果企业有真实贷款需求并且营业正常,目前贷款利率也已经接近3%。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8yxzx9回复6天前·上海0
评论萝卜特回复6天前·上海1
1、背景补充 近期多家大型银行(如建行、招行)将经营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纯信用类产品明面利率低至3%,叠加优惠券后最低可达2.68%;抵押类产品更降至2.35%2.5%。这一现象源于三方面压力: 政策驱动:监管要求加大普惠金融支持,5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3.2%,较去年末下降23BP。 资产荒困境:优质小微客户稀缺,新增贷款增速放缓(前5月住户经营贷同比增幅仅1.23%,不足去年同期一半),银行被迫“以价换量”。 同业内卷:国有大行凭借资金成本优势(负债端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抢占市场,中小银行跟不起则面临客户流失。 2、影响分析 银行盈利承压: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Q1行业净息差1.43% vs 不良率1.51%),19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以量补价”模式难持续。 市场分化加剧:头部银行通过“贷款+综合服务”(如结算、财富管理)平衡收益;中小银行若无法跟进低利率,可能转向细分场景(如产业链金融)或退出竞争。 套利风险上升:历史经验显示,超低利率易引发资金空转(如经营贷流入楼市),需强化资金流向监控。 债券市场传导:贷款利率下行可能压低债券收益率,但银行资产端收益收缩或削弱购债能力,形成复杂博弈。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小小企鹅回复6天前·上海0
3%的利率对银行来说是个底线,低于这个利率银行就可能亏本。所以,银行的资金成本和风险管理是关键。
放下杂念回复6天前·上海0
虽然有些银行APP上显示的低利率很吸引人,但实际申请时,银行会进行严格审核,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个利率。
刘文戈回复6天前·湖南0
人人2.5%了
www回复6天前·重庆0
凌日烈风回复6天前·江苏0
我们公司的贷款利率2.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