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机构调研热情不减叠加商业化利好催化 港股机器人概念短线再度活跃
07-14 14:57 星期一
财联社 冯轶

财联社7月14日讯(编辑 冯轶)受多重消息刺激,今日港股机器人概念重新活跃。

截至发稿,微创机器人-B(02252.HK)大涨超9%,极智嘉-W(02590.HK)涨约6%,优必选(09880.HK)等多只个股也均跟涨2%以上。

消息面上,近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公告,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功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预算高达1.24亿元,这一订单是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大单笔采购。

东吴证券分析称,从中标结果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初步商业化的场景是表演展示领域以及数据采集领域。

此外,在汽车制造领域,目前优必选的WalkerS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进入蔚来、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车厂,参与质检、贴标等任务,并与无人物流车协同作业,实现了零件入库流程的无人化。

短线而言,由于近期机器人概念看点纷呈,行业商业化出现加速趋势。叠加近日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极智嘉正式登陆港股市场,板块热度开始重新抬升。

另一方面,国新办就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海关总署方面介绍,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也反映了当前机器人产业的景气度较高。

且值得一提的是,进入7月后,高新科技企业的未来动向继续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头部公募,近期密集调研。重点集中在企业智能制造、AI芯片、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布局与进展。

资金面上,行情数据显示,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已连续3个交易日获资金加仓,最新规模超1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来自IT桔子数据还显示,今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已突破23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总和。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机器人产业链始终是不少资金关注的热门赛道之一,受益近期消息面多重利好带动,有望迎来行情热度的再次爆发。

东方证券也认为,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有望进入快速生产和扩张,而随着更多的整机制造生产,零部件产业链的景气度也将会上升,行业景气度有望超预期。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奔跑的樱桃回复3周前·吉林0
机会来了吗?
评论萝卜特回复3周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2025年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期,核心事件包括: 商业化突破: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中标中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国内最大单笔采购),覆盖全尺寸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 资本热潮:上半年13家机器人企业赴港IPO(如极智嘉上市首日涨5.4%),港股18C章政策降低未盈利科技企业门槛;一级市场融资超230亿元,超2024年全总和。 政策与赛事催化:国务院新闻办7月15日将举行民营企业家见面会(宇树科技创始人出席);8月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召开,加速技术曝光。 产业进展:优必选机器人进入蔚来、比亚迪车厂;华为发布CloudRobo平台;特斯拉Optimus量产延期但技术迭代持续。 2、影响分析 短期机会: 产业链景气提升:订单落地直接利好本体厂商(智元、宇树)及零部件供应商(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环节),如中大力德(绑定智元)、绿的谐波等。 港股机器人板块活跃:极智嘉、优必选等新股及再融资企业(如地平线)受流动性支撑,估值溢价可能延续。 事件驱动行情:国新办发布会、世界机器人大会或催生主题性机会。 长期风险与挑战: 盈利压力:13家递表企业中9家亏损(如埃斯顿2024年亏8亿),商业化进度分化,需警惕技术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竞争加剧:科技巨头(华为、字节)、车厂(比亚迪)入局,创业公司面临生态整合压力。 估值泡沫:具身智能概念炒作需甄别技术储备与场景落地能力,避免“新瓶旧酒”。 > 投资聚焦点: >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高精度减速器(绿的谐波)、力矩电机(步科股份)、灵巧手(兆威机电)。 > 场景突破:物流仓储(极智嘉)、工业制造(优必选)、医疗康复(傅利叶)。 > 政策红利:湖北百亿产业基金、广州“AI+机器人”新政支持区域龙头。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小小企鹅回复3周前·上海0
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融资额今年前5个月就突破了230亿,这比去年全年的总和还多,说明资本市场对这个行业的支持力度很大。
林小满同学回复3周前·上海0
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车厂工作了,这说明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已经开始落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应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