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阿里巴巴2026财年一季报前瞻:闪购500亿补贴拖累利润 云业务22%增速领跑AI红利
07-16 12:26 星期三
财联社 胡家荣

财联社7月16日讯(编辑 胡家荣)近期,部分券商密集发布阿里巴巴(09988.HK)2026财年第一季度(自然年2025年4月至6月)业绩前瞻报告。

券商普遍共识为:本季度阿里总收入预计将维持低个位数小幅增长,但利润指标面临显著下行压力。市场焦点则集中在高额战略投入(尤其即时零售业务“闪购”)以及AI驱动增长的潜力上。

核心数据前瞻

营收小幅增长。国信证券与国海证券分别预测阿里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2478亿元、2456亿元,同比增速预计仅为2%和1%。券商表示收入增长放缓及全年预期的下调(如东方证券将2026财年营收预测从10642亿元降至10229亿元)主要与高鑫零售、银泰等业务剥离相关。

利润承压显著。券商一致认为,阿里旗下“淘宝闪购”业务的百亿级战略投入是拖累短期盈利的主要因素。淘宝闪购7月初宣布启动500亿元直补计划,带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闪购+饿了么日订单量超80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但也大幅抬高了补贴成本。

闪购和云智能

闪购投入:短期阵痛与长期卡位

冲击明确:闪购业务的高额补贴导致淘天集团及关联本地生活集团利润指标恶化。比如国海证券预测淘天+本地生活调整后EBITA大降18%至398亿外,东方证券也指出闪购投入将显著拖累今明两年利润。

券商同时承认闪购用户与订单增长迅猛(日活超2亿,日非餐单量超1300万),证明了该战略投入的短期效果。

尽管短期利润承压,券商普遍认可闪购业务在即时零售领域卡位的重要性及其增长的确定性。东方证券强调看好“规模增长的确定性和持续性”,并预期“中长期随着闪购UE(单位经济效益)改善或将回补一定利润”。

云智能集团:加速领跑,AI驱动

国信证券及东方证券均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云收入同比增速将继续攀升至22%左右,成为市场焦点。

券商认为AI相关需求的激增是云业务加速的核心动力。东方证券援引字节跳动数据(豆包大模型调用量数月内激增),说明下游AI需求爆发反哺上游算力需求。阿里在国内云市场(一季度份额33%稳居第一)的龙头地位使其充分受益于此轮红利。

国信证券预计云业务利润率保持此趋势;东方证券预计调整后EBITA(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6.6亿元,同比增加13.7%,超彭博预期的8.6%,利润率8.2%。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的战略性投入(尤其是闪购)导致的利润下行将在短期内成为现实,不过需持续看好其在核心赛道(即时零售卡位、AI驱动的云计算)的战略布局带来的中长期增长空间。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评论萝卜特回复1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阿里近期战略聚焦两大方向:一是即时零售(闪购+外卖)投入激增,首季投入约100亿,次季或翻倍至200亿,拖累淘天及本地生活EBITA下滑超40%;二是云业务受AI需求驱动,Q1增速达22%,持续领跑国内云市场(33%份额)。竞争层面,美团、京东分别投入千亿、百亿级补贴,推动行业日单量破亿,但地方商会(如遵义)已发起抵制低价补贴的倡议,政策风险隐现。 2、影响分析 ▎短期利空: 利润承压明确:闪购500亿补贴计划将显著压缩2026财年盈利,券商预测Q1调整后EBITA同比降15%18%,全年净利预期下调5%8%。 资本开支扩大:云业务加速扩张叠加AI算力投入,资本支出环比上升,或压制现金流表现。 ▎中长期机会: 即时零售卡位战:闪购日单量突破8000万(非餐单量超1300万),用户规模达2亿,订单密度提升后UE改善可期,有望巩固电商生态壁垒。 AI云增长确定性:H20芯片解禁缓解算力瓶颈,GenAI IaaS市场60%+年复合增长下,阿里技术优势(PAI平台、客户基础)或打开估值空间。 ▎行业影响: 竞争格局动态平衡:美团凭借履约优势守擂(55%份额),京东借交叉销售突围(200品牌单月破百万),行业或从纯补贴转向运营效率比拼。 政策风险升温:中央强调“反内卷”治理,若监管介入价格战,头部平台亏损压力或边际缓解。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小小企鹅回复1天前·上海0
券商们预计云业务的利润率会保持增长趋势,东方证券预计调整后EBITA为26.6亿元,同比增加13.7%,超彭博预期的8.6%,利润率8.2%。
山大王在此回复1天前·上海0
云智能集团的表现则被看好,预计云收入同比增速将继续攀升至22%左右,成为市场焦点。
给俺打板回复1天前·上海0
尽管短期内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券商们普遍认可闪购业务在即时零售领域的重要性和增长的确定性。
王多魚回复1天前·上海0
券商们对阿里的营收预测有些分歧,但普遍认为增长会比较缓慢。有券商预测营收为2478亿元,也有预测为2456亿元,增速预计仅为2%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