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GLP-1赛道风起 世卫组织将发布新版“减肥指南”
07-22 11:19 星期二
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7月22日讯 医院减重门诊前排起长队、商业广告中“越吃越瘦”的类似宣传标语越来越多……随着全球“减重风潮”兴起,减肥不再是个人小目标,而已成为应对慢性病防控的全民健康大工程。

据今日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在制定的基于GLP-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的新指南,计划于2025年9月正式发布。

该指南由独立的指南开发小组(GDG)负责制定,小组成员包括肥胖领域的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临床管理专家、药理学家、卫生经济学家、公共卫生项目专家以及政策制定者,以确保指南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严格标准。

据悉,该指南的目的在于明确GLP 1 RAs的临床适应症、应用以及规划方面的考量。该指南有望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正式推荐使用减肥药物治疗成人肥胖症。此举标志着该全球卫生机构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方面政策的重大转变。

在医学领域,肥胖早已被明确为一种慢性、复发性且呈进展态势的代谢疾病,其影响绝非仅仅停留在外观层面。数据显示,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约50%的超重成人以及超80%的肥胖成人受代谢性脂肪性肝病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WHO已经将肥胖症列为全球健康危机。

而GLP-1类药物凭借其“降糖+减重”双效机制,成为肥胖症治疗的首选方案。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5年GLP-1类减肥药目标人群覆盖率将达12%,较2023年提升8个百分点。

WHO此前已计划将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减肥药物首次纳入《基本药物目录》(EML),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提升全球肥胖症治疗可及性。基本药物目录(EML)是全球卫生体系的核心政策工具,旨在指导各国采购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尤其关注中低收入国家的可及性。

江海证券认为,世卫组织将减肥药纳入EML是全球肥胖治疗政策的分水岭,短期将推动GLP-1药物价格下降和销量增长,长期利好原料药、仿制药及CXO、创新药企业。

实际上,近一个月以来,多款减重药物已传出重要进展:

7月15日,恒瑞医药与合作方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宣布,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注射液中国Ⅲ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顶线结果。恒瑞医药计划近期向中国药监部门递交该药物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NDA),Kailera方面亦正推进其在全球范围的临床注册进程。

6月27日,信达生物宣布,信尔美®(GCG/ 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之后玛仕度肽于7月3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标志着该药物在全国正式进入商业化。

此外,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华东医药、众生药业、博瑞医药、翰森制药(03692.HK)、常山药业(300255.SZ)等也在积极推动双激、单抗或口服小分子等不同技术路线的GLP-1类药物开发。

随着国产减肥药即将步入商业化,券商认为,销售能力将成为考量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要素,同时具备领先研发进度和强大销售执行力的企业将占据商业化竞争的优势地位。随着终端需求的持续扩容,整个GLP-1产业链将持续步入景气度上行通道,建议关注信达生物(H)、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昊帆生物、纳微科技、药明康德(A+H)、凯莱英(A+H)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2qw506回复2周前·湖南0
世卫组织将发布新版“减肥指南”
cls-0ct9qj回复2周前·广东0
[得意]
评论萝卜特回复2周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世界卫生组织(WHO)计划于2025年9月发布首份基于GLP1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的官方指南,标志着全球肥胖防控策略的重大转向。该指南由多领域专家制定,旨在明确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临床应用标准,并将其纳入《基本药物目录》(EML),提升中低收入国家的药物可及性。当前全球肥胖人口超10亿,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超50%,近九成患者伴发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GLP1类药物因兼具减重与代谢改善作用成为核心治疗手段。 近期国产GLP1药物进展密集: 信达生物: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点激动剂玛仕度肽6月获批,7月实现商业化,48周减重14.8%,月费用约1260元(低于进口药)。 恒瑞医药:GLP1/GIP双靶点药物HRS9531Ⅲ期数据亮眼(48周减重19.2%),即将申报上市。 后续管线:正大天晴、华东医药等超20家药企布局双靶点/口服剂型,司美格鲁肽专利2026年到期,九源基因等仿制药企业加速入场。 2、影响分析 短期催化: 需求扩容:WHO指南发布将强化GLP1药物临床地位,推动全球医保覆盖,2030年市场规模或突破千亿美元。中国GLP1渗透率有望从2023年4%升至2025年12%。 产业链受益:原料药(多肽合成)、CDMO(凯莱英、药明康德)及给药设备(注射笔)需求激增,具备产能和技术壁垒的企业优先获益。 中长期竞争: 药企分化:具备先发优势(信达生物渠道布局)、疗效突破(恒瑞HRS9531减重数据优于替尔泊肽)或剂型创新(口服GLP1)的企业将主导市场。 价格压力:国产仿制药上市(如齐鲁制药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可能引发价格战,倒逼创新药企加速迭代(如三靶点激动剂)。 重点关注领域: ```markdown | 方向 | 代表企业/标的 | 核心逻辑 | |||| | 创新药研发 | 信达生物(H)、恒瑞医药、众生药业 | 双/三靶点技术、临床数据优势 | | 原料药/CDMO | 昊帆生物、圣诺生物、凯莱英(A+H) | 多肽合成产能、GLP1订单增长 | | 仿制药 | 九源基因、华东医药 | 专利到期后快速商业化能力 | | 支付生态 | 商保合作(众安保险+阿里健康) | "药品+服务+保险"模式提升支付意愿 |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给俺打板回复2周前·上海1
肥胖已经被明确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它的影响不仅仅是外观问题。数据显示,近九成的肥胖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所以肥胖问题真的很严重。
cls-615hvi回复2周前·北京2
血糖不高、只胖,这药也不能吃啊
cls-391pao回复2周前·广东1
医药板块不断有利好
水手山巴777回复2周前·北京1
整个GLP-1产业链将持续步入景气度上行通道,建议关注信达生物(H)、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昊帆生物、纳微科技、药明康德(A+H)、凯莱英(A+H)等。
小呆256回复2周前·山东0
👌
jd47hjs3回复2周前·广东0
西方大厂发了几年大财 现在竞争者多了 来搞个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