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募基金六大最新排名出炉,35家二季度非货增长超百亿,每个增长背后都有故事可讲
07-22 17:12 星期二
财联社记者 闫军

财联社7月22日讯(记者 闫军)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随之出炉。

短短三个月,A股市场经历了4月初的关税扰动,在类平准基金中央汇金等火速护盘之下,A股深跌之后强势V字反弹,沪指在今年二季度涨幅2.78%;港股同样给力,恒生指数涨幅4.12%。市场上行带来基金产品净值回升、基民积极入市,规模再上新台阶水到渠成,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最新规模接近34万亿元,突破新高。

从不同类型基金规模增幅来看,二季度增长最快的是债券型基金,总规模达10.9万亿,环比增长8.55%,其中,债券ETF贡献斐然;其次是股票型基金,汇金系护盘资金高达2100亿元,出手增持ETF;此外,FOF、REITs等投资环比增幅明显。

新发基金方面,二季度共有375只新产品发行,募集总金额超2800亿元,环比增长12.16%。

新发与持营并重,权益与债券趋势均向ETF倾斜,谁在发力领跑?谁又不进则退?二季度规模再次洗牌。

一、非货规模排名:32家规模超1500亿

今年二季度,公募整体非货规模20.11万亿,有32家基金公司非货规模超1500亿元,较一季度增加1家,为海富通基金。

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依然是无法撼动的绝对头部,也是仅有的两家非货管理超万亿的基金公司,分别达1.52万亿、1.32万亿。实力雄厚的大厂,偏偏还更努力,在今年二季度单季度规模增长均超过千亿元。

非货排名的前三至八座次较一季度同样没有变化,广发基金以8945.95亿元排名第三,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均在7000亿俱乐部,博时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规模超6000亿元。

前十排名中,相较于一季度,仅有两个公司排序发生变化,汇添富基金与招商基金互换,汇添富基金进步一名,排名第九,招商基金排名第十。

相对而言,十名之外的座次竞争异常激烈,提升最多的是海富通基金,最新排名第31,前进5个名次,凭借债券ETF的发力,最新规模接近1700亿元。

规模提升较为明显的还有兴业基金,二季度增长超441亿元,前进3名。此外,天弘基金、国泰基金、平安基金、国寿安保基金等在今年二季度均有进步。

二、非货增长排名:35家规模增长超百亿

在行业规模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不进则退,甚至增速慢了都有可能被同业在排名上超越。今年二季度,有35家基金公司实现了单季度规模增长超百亿。

增量最多的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权益ETF、债券ETF均发力,两家公司单季度规模分别增长了1216.25亿元、1017.69亿元。

规模增加排名靠前的几乎均是大厂,南方基金二季度规模增长705.35亿元,嘉实基金增加662.68亿元,广发基金、富国基金以及华泰柏瑞基金增长均超过500亿元;汇添富基金与海富通基金、兴业基金均实现了超440亿元的增长。

此外,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国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安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规模增长在200亿至400亿元之间。

三、权益规模排名:股票ETF贡献功不可没

权益基金是基金公司主战场,今年二季度权益类基金最大的增长是来自股票基金,ETF贡献最大规模,混合基金规模持续减少,即便是市场行情好转,浮费费率基金发行,主动权益回暖或仍需时日。

因此,在规模贡献度上,股票ETF大厂的规模与增长均在前列。先看总量规模排名,21家基金公司权益基金规模超千亿。易方达在二季度末以9145.71亿元排名第一,华夏基金权益基金规模为8469.75亿元,排名第二;第三名为华泰柏瑞基金,规模为5259.23亿元。此外,嘉实基金、南方基金二季度末权益基金规模分别为4210.45亿元、4101.63亿元。

权益基金前十还有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以及中欧基金。

作为外商独资公募,摩根资产管理今年二季度在权益基金中排名25,也是进入前50榜单中唯一一家外资公募。

四、权益类增长排名:30家增长超10亿元

权益基金增长实属不易,二季度增长榜来看,仅有30家基金公司实现了权益基金超10亿元的增长。

在权益基金的增长中,宽基ETF是绝对的权威。华夏基金规模增长最多,单季度增长756.5亿元;华泰柏瑞基金增长481.86亿元;易方达基金增长360.63亿元;南方和嘉实基金分别增长了327.09亿元和282.2亿元。

包揽了前五增长的基金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手握核心宽基ETF,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中证500ETF以及中证1000ETF,而随着季报披露,仅汇金系在4月就买入约2100亿元。不能说这些大厂躺赢,毕竟在国家队大举买入的时候,整个二季度也有1700多亿的资金流出了宽基ETF,而这些大厂在主题ETF、红利ETF、港股ETF上的实力同样强劲,有产品承接宽基流出资金。

权益资金净流入超百亿中,永赢算是特例。

今年以来,这家此前曾背靠宁波银行,以固收见长的基金公司迅速走红,成为中小基金想要复刻的模版。将主动产品打造成工具化,永赢科技十兄弟的存在感让业内无法忽视。有观察人士总结,今年上半年,永赢几乎每个月都有亮点产品,比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永赢中证沪港深黄金产业ETF、永赢医药创新智造、永赢国政通用航空产业ETF以及永赢科技智选,总有产品能够被市场看到,这已经成为永赢的标签。

五、主动权益增长排名:20家增长超5亿,永赢领跑

在ETF大行其道的当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更是难事。全市场来看,仅有20家基金公司主动权益规模增长超过5亿元,在这份名单中,除了广发基金、鹏华基金等,已经难觅整体非货规模前20名的大厂了。

如前所述,因科技十兄弟产品,永赢基金拿下主动权益基金增长第一名,单季度增幅超80亿元,老牌主动权益大厂中欧基金、大成基金分别以73.49亿元、36.16亿元排名第二、第三。

主动权益规模增长超10亿元的还有国金基金、广发基金、平安基金、中金基金、诺安基金、财通资管、博道基金、鹏华基金、睿远基金、长城基金、富国基金以及中信保诚基金。

六、债券指数基金排名:黑马出现

今年上半年公募债券指数基金发展迅速,最新披露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场债券指数基金规模达到1.49万亿,其中,场外债券指数基金1.1万亿,占比74%;债券ETF近3900亿元,占比26%。固收大厂也展示出实力,博时基金、南方基金以及广发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债券指数基金均首次突破了千亿大关。此外,随着场内债券ETF热度高涨,7月17日,海富通旗下债券ETF规模也突破千亿元。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1725272回复1周前·云南0
[微笑]
嘿嘿哈哈呼回复1周前·广东0
[得意]
cls-14q6ze回复1周前·上海0
[龇牙]
时不我待回复1周前·上海0
已阅
发条魔人回复1周前·浙江0
绝大多数行业、概念板块近期都在创新高,相关的大多数个股却跟先关的板块、概念指数差一大截,这帮人是怎么办到的
cls-h0dvlo回复1周前·四川0
公募基金
cls-8yxzx9回复1周前·上海0
cls-1818819回复1周前·上海0
别排名啦
cls-1580663回复1周前·江西0
很好
勤劳的小牛回复1周前·浙江0
吃吃吃
勤劳的小牛回复1周前·浙江1
买买买
评论萝卜特回复1周前·上海2
1、背景补充 2025年二季度,国内ETF市场规模突破4.5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146亿元,月均增量超千亿。核心增长点包括: 债券ETF爆发:规模同比激增120%,首批科创债ETF单日募资近300亿,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年内吸金超1600亿。 宽基与主题ETF分化:沪深300等宽基ETF占主导(6只千亿级产品),但红利、黄金、港股科技等主题ETF增速显著(华安黄金ETF规模597亿)。 头部效应加剧:华夏(7875亿)、易方达(6976亿)、华泰柏瑞(5100亿)占市场40%份额;中小机构生存压力增大(147只股票ETF规模跌破清盘线)。 创新与竞争白热化:基金公司通过更名(如“标的指数+管理人”格式)、增加做市商(单只ETF成本或超千万)提升辨识度,中证A500ETF等热门赛道排名频繁更替。 2、影响分析 对投资者: 工具丰富化:债券ETF扩容提供低波动配置选项,黄金ETF(年内涨20%)成避险选择,但需警惕短期波动(如黄金期货投机多头占比达82%)。 头部产品虹吸效应:92只百亿级ETF流动性优势显著,但同质化产品(如32只中证A500ETF)中近六成规模萎缩,尾部产品流动性风险上升。 对行业生态: 马太效应深化:华夏等10家机构占非货ETF规模85%,中小公司需通过细分赛道(如REITs、军工ETF)或费率差异化突围。 成本压力凸显:指数使用费新规降低运营成本,但单只ETF盈利需超10亿规模,债券ETF或成中小机构突破口。 对市场结构: 长期资金入市:汇金等“国家队”二季度增持宽基ETF超1900亿,稳定市场预期;但部分ETF规模骤升骤降(如华泰柏瑞A500ETF单周缩水45亿),反映短期资金扰动风险。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一路长虹回复1周前·上海1
债券指数基金发展迅速,尤其是债券ETF的热度高涨
我命由我不由天回复1周前·上海0
权益基金规模增长主要来自股票ETF的贡献,这说明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ETF来布局权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