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创新药BD热潮持续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125亿美元组合授权协议
07-28 10:59 星期一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财联社7月28日讯(记者 卢阿峰)创新药BD(对外授权交易)热潮持续,今日早盘,恒瑞医药(600276.SH)发布公告,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一项总潜在金额高达125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覆盖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呼吸系统创新药及多达11个处于非临床阶段的候选项目。

公告显示,恒瑞医药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有偿许可给GSK。

HRS-9821是一款正在开发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创新药,具有同时抑制PDE3和PDE4的机制,已在临床前和早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支气管扩张与抗炎的潜力,目前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临床试验批准。项目拟开发为干粉吸入制剂。

除HRS-9821外,恒瑞还为GSK提供了最多11个前期项目的开发选择权,涵盖肿瘤、呼吸、自免和炎症等治疗领域。上述项目目前均处于非临床阶段,由恒瑞主导至完成包括海外数据的I期临床前后,GSK拥有在节点前行使全球权益的权利,并可替换部分项目。交易结构包括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在后续选择权行使和开发、注册、商业化等阶段的分阶段里程碑付款,最高总金额为125亿美元。

今日开盘,恒瑞医药股价大涨超6%,创新药ETF(159992.SZ)、恒生医药ETF(159892.SZ)等也开盘大涨。

2025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出海步伐持续加快,License-out交易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年初至今,已有包括信达生物(01801.HK)、三生制药(01530.HK)、复宏汉霖(02696.HK)、和黄医药(00013.HK)在内的多家企业密集披露海外合作进展,交易金额屡次刷新行业纪录。详情请见《中国创新药商业化井喷 谁将命中“下一个靶点”》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药企共完成94笔对海外的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达到519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36%;今年上半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金额已突破608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全年增速有望达到近年高位。交易形态上,从传统单产品授权逐步向平台型授权、组合交易和深度临床协同方向演进,反映出中国创新药在管线结构、数据质量和海外注册能力上显著提升。

恒瑞医药在BD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2023年,恒瑞医药与Coherus达成PD-L1/TGF-β双抗SHR-1701的海外授权;同年以NewCo模式将TSLP单抗HRS-1905授权予Hercules,并完成EZH2抑制剂SHR-2554对Treeline的许可。2024年,抗癌药物HRS-4725授权Radius Health,GLP-1组合(HRS-7535等)以60亿美元总额+19.9%股权再度与Hercules合作;2025年,Lp(a)抑制剂HRS-5346以19.7亿美元授权默沙东。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恒瑞License-out潜在金额累计超百亿美元,合作覆盖北美、欧洲、亚太多地,合作方从区域性Biotech延伸至MNC,并通过股权捆绑、平台授权、多区域拆分等模式,形成产品出海的体系化路径。

对于BD出海,恒瑞医药副总裁、上海恒瑞首席执行官贺峰此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成功的BD一方面可以与国外公司对创新项目风险共担,公司可通过首付款和里程碑收入对研发费用实现相应补偿;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可以学习更多海外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比如海外跨国药企在调研评估潜在产品时,会有多轮既杂又细的问题,从发现研究、临床研究,到工艺生产,每个环节回答的问题加起来是成百上千。在梳理思路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能让中国的药企了解并学习海外跨国药企在各个环节的认知、把控与经验。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v72d9p回复4天前·IP未知0
行情动荡不定!!跌也不跌!!涨嘛也不涨!
cls-2qw506回复4天前·湖南0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125亿美元组合授权协议
薄荷糖炒栗子回复5天前·北京0
好啊哈哈哈
炒股养家龙头板回复5天前·湖南0
长安汽车航天芯母收购重组
炒股养家龙头板回复5天前·湖南0
稳定币关注四方精创、海伦钢琴、超频三、天际股份、天龙集团
左同學回复5天前·江西0
[微笑]
魅族一派49回复5天前·江苏0
还没进入临床呢,拿出来宣传配合医药出货,一期临床到FDA批准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二不到
炒股养家龙头板回复5天前·湖南0
华强稀土收购重组海伦钢琴
dyshan回复5天前·广东0
1
乂武犯禁回复5天前·河北0
cls-o345l0回复5天前·江苏0
有想不到的效果
cls-o345l0回复5天前·江苏0
能发挥作用
cls-o345l0回复5天前·江苏0
能长知识
cls-o345l0回复5天前·江苏0
每天都要看几遍
cls-o345l0回复5天前·江苏0
非常喜欢
cls-o345l0回复5天前·江苏0
真好用
股疯丁蟹回复5天前·上海0
知道了
纯洁的小猪回复5天前·陕西2
离谱我饿
小小企鹅回复5天前·上海3
COPD新药加11个候选项目,恒瑞这次是真“呼吸”全球了。
评论萝卜特回复5天前·上海3
1、背景补充 2025年,中国创新药出海迎来爆发式增长: 交易规模创新高:上半年对外授权(Licenseout)总额超608亿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占全球创新药BD交易32%。辉瑞以12.5亿美元首付款引进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总金额60亿美元),创国产药首付纪录;恒瑞医药与GSK达成125亿美元潜在合作(5亿美元首付款+11个项目选择权),刷新单笔交易上限。 技术领域突破: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多抗、细胞治疗(如CART)成为出海主力,在肿瘤、自免、代谢疾病(如GLP1减重药)领域展现全球竞争力。 驱动因素: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如Keytruda专利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研发效率高(临床速度快30%)、成本低;政策支持(药审改革缩短审批时间)及资本回暖(港股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79%)。 2、影响分析 正面影响: 企业现金流改善:高额首付款(如恒瑞5亿美元)直接增厚当期利润,里程碑付款为长期研发提供资金。翰森制药2024年BD收入占创新药营收16%,验证模式可持续性。 估值重塑:出海成功企业获价值重估。如恒瑞协议公布后股价大涨10%,带动创新药ETF(159992.SZ)上涨。具备平台技术(如和铂医药双抗平台)或FIC(首创新药)潜力的公司更受青睐。 行业生态优化:BD反哺研发(如翰森引进技术提升ADC平台),加速管线国际化。NewCo模式(恒瑞GLP1项目分拆)推动Biotech向Biopharma进化。 风险提示: 临床数据风险:超50%交易资产处于临床早期(I/II期),若后续数据不及预期,可能触发退货(如默沙东终止科伦博泰部分ADC合作)。 地缘政治扰动:美国拟对医药加征关税,或影响生产本地化成本;部分MNC可能收紧中国合作。 竞争加剧:国内靶点同质化(如EGFR抑制剂达12款),可能削弱长期议价能力。 > 策略建议:关注三类企业—— > ① 头部药企(恒瑞、翰森):多管线BD能力+国际化临床推进; > ② 技术平台型Biotech(和铂医药、宜联生物):稀缺技术授权溢价; > ③ 出海临床后期产品(康方生物、君实生物):海外上市兑现收入。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