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诺和诺德下调今年业绩指引 “药王”司美格鲁肽已显露颓势?
07-30 09:22 星期三
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财联社7月30日讯(记者 卢阿峰 实习记者 顾昭玮)在“复方配制仿制药”和礼来替尔泊肽强势竞争的双重困扰之下,诺和诺德(Novo Nordisk)下调了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财年销售额与利润增速大幅下降。这是诺和诺德今年第二次下修业绩预期,或也意味着其过去三年的高增长面临拐点。

北京时间29日晚间,诺和诺德于美股盘前发布公告,预计按固定汇率计算,今年销售额将增长8%至14%,低于5月宣布的13%至21%的目标;营业利润将增长10%至16%,此前计划的增幅为16%至24%。

受此消息影响,诺和诺德股价盘前暴跌超20%,收盘时跌幅为21.83%,市值一夜蒸发逾600亿美元。

对于下调业绩预期,诺和诺德解释称,预期下调主要针对2025年下半年业绩,原因系拳头产品Wegovy和Ozempic在美国减肥和糖尿病市场的增长放缓、市场扩张受限,以及在国际市场渗透率未达目标。

据悉,Wegovy和Ozempic产品均是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的系列产品,2025年Q1,司美格鲁肽产品以78.64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超越K药(默沙东PD-1抑制剂)的72.05亿美元,正式加冕“药王”,在全球市场展现出极其强劲的吸金能力,也因此GLP-1赛道引发跨国药企(简称“MNC”)激烈争夺。

上述公告中,“竞争”一词被不断提及。诺和诺德表示,Wegovy在美国市场的渗透饱受“复方配制仿制药”困扰,尽管FDA对复配药物的宽限期已经于5月结束,但这些药物仍然在市场上流通,公司正在采取包括诉讼在内的多项策略进行应对。

除了上述原因,诺和诺德在公告中没有直接提及的是,另一MNC礼来旗下双靶点减重剂替尔泊肽(产品名:穆峰达®)也在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礼来的财报显示,2024年替尔泊肽销售收入达168.47亿美元,同比增长86.6%。

与司美格鲁肽不同的是,替尔泊肽能够同时作用于双靶点,效果更优,而且其与司美格鲁肽在美国市场的定价均在每月1000美元左右。今年5月11日,礼来公布替尔泊肽头对头司美格鲁肽的临床研究结果,在72周的减重治疗中,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平均减重20.2%)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平均减重13.7%),替尔泊肽组实现的相对体重减轻是司美格鲁肽组的1.47倍。

中国市场方面,今年1月,礼来官宣替尔泊肽在中国上市。此外,信达生物(01801.HK)双靶点减重剂玛仕度肽于6月底获批上市,恒瑞医药(600276.SH)、丽珠集团(000513.SZ)、华东医药(000963.SZ)、甘李药业(603087.SH)等上市公司均已在GLP-1赛道上布局。司美格鲁肽专利将于2027年前后到期,全球范围内竞争对手和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已经排起长队,等待分食这百亿美元级的市场。

固有市场被礼来蚕食之外,诺和诺德对下一代减重药物的布局落后也被业内诟病。以礼来为首的数家MNC已经开始研发三靶点药物,其中礼来的GLP/GIP/GCG三重激动剂Retatrutide进展最快,已挺进临床Ⅲ期。礼来于今年2月透露,Retatrutide Ⅲ期数据有望提前数月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为了弥补管线空缺,今年3月24日,诺和诺德宣布与联邦制药(03933.HK)达成BD合作,根据协议,联邦制药将GLP三靶点受体抑制剂UBT251的海外(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除外)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权利以总潜在金额20亿美元的价格授予诺和诺德,该药物目前正在II期试验阶段。

7月29日晚,诺和诺德还官宣了CEO人选变更。公告显示,公司现任国际业务执行副总裁Mike Doustdar将于8月7日接替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成为新一任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ustdar于2015年起担任公司国际业务(美国以外市场)执行副总裁,此前曾负责东南亚、大洋洲及中东业务。在任的十年间,他带领国际业务实现翻倍增长,2024年该板块营收约1120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242.64亿元)。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844877回复3天前·上海0
原本就是GLP吹起来的估值
cls-0ct9qj回复3天前·广东0
无花跳水回复3天前·上海1
竞争压力这么大
Lala啊啊回复3天前·上海1
仿制药太猛,礼来太强,诺和诺德:我太难了。
评论萝卜特回复3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近期GLP1减重药市场出现重大变化: 政策推动:世卫组织(WHO)计划2025年9月发布基于GLP1疗法的肥胖症治疗指南,首次将肥胖定义为需系统性医疗干预的慢性病,预计将加速全球GLP1药物渗透率提升(目前不足1%)。 竞争加剧:诺和诺德因美国市场仿制药泛滥、礼来替尔泊肽挤压(减重效果优13%),年内第二次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销售额增速从13%21%下调至8%14%),股价单日暴跌21%。 国产突破: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点药)、恒瑞医药HRS9531(GLP1/GIP双靶点)相继获批或报产,定价仅为进口药1/31/2,且翰森制药、联邦制药等通过BD合作(总金额超20亿美元)加速出海。 技术迭代:礼来等企业已推进GLP1三靶点药物研发,诺和诺德为补管线空缺,紧急引进联邦制药三重激动剂UBT251。 2、影响分析 短期利空跨国巨头:诺和诺德业绩预期下调反映GLP1市场红利见顶,仿制药冲击及竞品替代或持续压制其估值;礼来虽短期受益,但需警惕专利到期(2027年)及多靶点药物竞争。 国产药企机遇凸显: 国内市场:信达、恒瑞等凭借价格优势(月费用15002900元 vs 进口药2500元以上)及医保潜力,有望抢占增量市场。 出海加速:翰森制药(再生元)、联邦制药(诺和诺德)等BD合作验证国产技术实力,海外授权成新增长点。 产业链分化: 上游原料药/CDMO企业(如药明生物)受益全球产能需求; 布局口服制剂、多靶点技术的创新药企更具长期竞争力; 仿制药企需应对专利到期后的激烈价格战。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