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首只“2倍基”诞生!近一年“翻倍基”增至54只,广发平安永赢等主动权益亮眼
07-30 10:30 星期三
财联社记者 沈述红

财联社7月30日讯(记者 沈述红)伴随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的演绎以及港股的上涨,投向股票等权益资产的基金业绩回归。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5日,市场上共有54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过100%,较一周前增加1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超额回报能力也在显著回升,近一年业绩翻番的主动管理基金数量达34只,较一周前增加了11只,其中北交所主题基金占九席,其余“翻倍基”持仓重点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创新药等领域。

部分在主动权益投资层面拥有出众能力的基金公司在这一轮行情中交出了较为亮眼的投资成绩单。以广发和平安为例,这两家公司旗下分别有三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收益翻番。永赢、汇添富、信达澳亚、鹏华、诺安也分别有两只主动权益产品近一年收益翻番。

首只200%涨幅基金诞生

截至7月25日,市场上共有54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过100%。一周前(7月18日),近一年“翻倍基”的数量还只有40只。

分公司看,广发和汇添富近一年收益翻番的基金数量均有6只;华夏旗下“翻倍基”数量为4只;易方达、平安旗下“翻倍基”数量均有3只;中欧、永赢、银华、信达澳亚、鹏华、诺安、南方、中银等8家基金公司也分别有2只“翻倍基”,另有16家基金公司旗下分别有1只“翻倍基”。

具体到主动管理基金层面,近一年收益率翻番的主动权益基金已有34只,一周前,主动权益“翻倍基”的数量仅为23只,一周的时间里便增加了11只。

过去一周时间里,还有3只新增的业绩翻番的基金为指数类产品。相较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超额回报能力正在显著回升。

其中,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到200%以上的基金(“2倍基”)已经诞生。该产品为中信建投旗下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由冷文鹏执掌,近一年回报为200.27%。由于长期限购,该产品二季度规模并未大幅提升,仅为2.86亿元。

从重仓股来看,该产品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青矩技术、万通液压、利通科技、亨通光电、凯德石英、禾昌聚合、瀚蓝环境、苏轴股份、康农种业、天罡股份。

在二季报中,冷文鹏提示投资者,整体来看北交所市场处于高位,估值呈现一定程度泡沫化,需要通过业绩增长逐步消化。

他认为,北交所以及现有组合中有很多公司从中长期来看仍具备一定投资性价比,远期可以保持适度乐观,“但短期仍需适度谨慎,并持续跟踪中美关税谈判进展、出口扰动导致的经济增长压力、国内后续政策出台时机及力度,坚持灵活调整仓位以及加强个股选择。”

紧随上述产品之后的,是顾鑫峰执掌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和马翔、马磊共同管理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它们近一年收益分别为189.68%、167.26%。

整体看,全市场11只北交所基金中,景顺长城、万家、易方达、广发等公司旗下合计9只产品近一年收益已经翻番,仅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嘉实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收益低于100%,分别为84.60%、81.83%,首尾相差118.44%。

广发平安永赢等多家公募主动权益业绩亮眼

除了上述9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翻番,近一年还有25只主动权益“翻倍基”诞生,持仓重点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创新药等领域。

部分在主动权益投资层面拥有出众能力的基金公司在这一轮行情中交出了较为亮眼的投资成绩单。以广发和平安为例,这两家公司旗下分别有三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收益翻番。其中,广发基金旗下近一年业绩翻倍的产品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广发成长启航,收益率分别为131.81%、118.13%、100.65%。

这之中,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作为一只全市场基金,其业绩得益于对港股的前瞻配置,对新消费、互联网科技两大方向的把握,以及对牛股的深入挖掘。该产品自去年二季度以来重仓过的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美图公司、昂利康等股均为近一年来股票市场上的牛股。陈韫中管理的广发成长启航也是偏成长风格的全市场投资基金,在去年“9·24”行情启动后,该产品对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等科技成长股和高端制造资产等进行了大比例配置,兼顾新兴成长和传统成长。

今年以来,平安基金主动权益业务表现也较为亮眼。近一年的时间里,张荫先执掌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周思聪执掌的平安核心优势和平安医药精选收益分别达到了130.00%、109.24%、102.77%。

具体而言,平安先进制造主题主攻人形机器人赛道,在感知系统、运动控制、新型制造工艺、创新传动设计方案及关键新材料等核心环节精选标的,同时对可能陷入价格通缩、同质化竞争的细分领域进行精简、聚焦;周思聪管理的两只绩优基金则偏向医药主题,布局了信达生物、益方生物等诸多在商业模式、竞争力和业绩的多维度比较中寻找具有估值性价比的优秀公司。

同期,近年来崛起的永赢基金近一年亦有两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翻番。其中,张璐执掌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收益已有167.16%,储可凡和单林共同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近一年收益也有126.84%。

汇添富、信达澳亚、鹏华、诺安分别有两只主动权益产品近一年收益翻番。这之中,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回报分别为167.26%、158.53%,信澳星奕、信澳博见成长一年定开近一年回报分别为111.94%、102.95%,鹏华碳中和主题、鹏华医药科技近一年回报分别为143.46%、100.49%,诺安多策略、诺安精选价值近一年回报分别为125.92%、108.86%。

另外,易方达、华夏、嘉实、南方、中欧、华泰柏瑞、大成等18家基金公司旗下也各有一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收益翻番。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涨停涨停回复2天前·北京0
[害羞]
三木回复3天前·广东0
[强]
大赛回复3天前·天津0
基金还是得选好啊
奥古斯都回复3天前·河北0
其中80%不是搞北交所的就是抱团的,那是基金经理的能力吗?都是靠大量资金堆起来击鼓传花的游戏罢了。真要是分散投资玩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能翻倍那才值得我佩服
哦哟哟哟回复3天前·浙江0
又来了
cls-b7gr6h回复3天前·山东0
什么玩意,还说基金,我买广发都稀里哗啦
邓逸军回复3天前·湖北0
基金也疯狂
cls-1806041回复3天前·重庆0
该跑路了
小呆256回复3天前·山东0
👌
cls-1567850回复3天前·辽宁0
买了其中三只,但是没有办法,当年按比例限购,只买了不到三万
心上月回复3天前·广东1
跟之前医药白酒一样,报团大票
心上月回复3天前·广东0
股人东升回复3天前·内蒙古0
牛逼
近的努力98回复3天前·福建1
基金能赚到钱,而且翻倍,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cls-01h8jl回复3天前·安徽0
由量化导致的股灾今年就能看的到
cls-wvkwde回复3天前·辽宁5
清一色怼大票还能不赚
冬天的雨回复3天前·福建8
广发垃圾!很多只几年了还亏50%多!
黄河路宝哥23回复3天前·上海3
呵呵
cls-i8a9dx回复3天前·四川5
机构赚钱,散户腰斩
小财铁粉回复3天前·上海6
广发平安都三只翻倍基,看来不是我不行,是我没跟对人。
评论萝卜特回复3天前·上海5
1、背景补充 北交所主题基金领涨:2025年北交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如深化新三板改革、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叠加估值修复需求,北证50指数年内涨超40%,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平均收益51.72%,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以200.27%收益创纪录。 创新药与AI成核心赛道:海外授权(Licenseout)加速(如百济神州PD1授权诺华)、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推动医药基金业绩爆发;AI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PCB出口放量),中际旭创、新易盛等硬件龙头获公募大幅增持。 主动权益基金回暖:近一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27.49%,34只“翻倍基”中除北交所产品外,主要布局港股创新药(如信达生物)、新消费(泡泡玛特)、机器人产业链,部分基金经理通过前瞻调仓(如广发基金加仓港股至30%+)捕捉结构性机会。 2、影响分析 资金流向分化:业绩驱动下,资金加速向绩优基金集中,永赢医药创新智选等11只产品二季度规模激增超5倍;但投资者“疤痕效应”仍存,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份额连续9季度下降,需持续验证赚钱效应以修复信心。 市场结构再平衡:公募减配消费蓝筹(贵州茅台/五粮液减持居前),加仓中小盘及科技制造(通信/银行配置达历史90%分位),可能强化成长风格占优格局。 产品布局趋势:基金公司聚焦“杠铃策略”——红利低波(资源/银行)与科技成长(AI/创新药)并重,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放量(首批募资227亿),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绑定。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歌者猫回复3天前·北京3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