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逢跌必买!散户已成美股“脊梁”?
08-12 10:01 星期二
财联社 潇湘

财联社8月12日讯(编辑 潇湘)“任何市场挫折都压不垮抱团的散户”——也许,在其他市场上并非如此,但至少在近年来的美股市场上,这条法则似乎正一直成立……

今年春天,面对关税动荡导致美股暴跌时,散户投资者纷纷进场逢低买入。他们帮助推动标普500指数重新反弹至了创纪录水平,甚至让近年来一度淡去的模因交易(MEME)再度死灰复燃。

对许多华尔街专业人士而言,这可能又是一个市场泡沫的迹象,尤其是在美股(尤其是大型科技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之际。模因交易的回归也不免会唤起人们对互联网泡沫时代的记忆。

然而,如果细细回顾近年来的美股市场,散户投资者呈现的韧性,其实可能意味着更多,而不仅仅是盲目乐观——他们坚持持有股票的意愿,也许比许多资深人士想象的更为持久。这反过来可能有助于缓解高估值股票未来可能出现的均值回归。

新一代散户:美股“暴跌克星”

为何说这可能不仅仅是短暂趋势?

首先,散户投资者群体可能已发生代际更迭。越来越少的人记得互联网泡沫破裂或金融危机等灾难性事件。

相反,当前这批年轻散户投资者自开设首个经纪账户以来,大多经历着晴空万里的市场环境。他们成长于超低利率时代,美股市场长期呈现着上涨的趋势。

在早期投资阶段获得的丰厚回报,也使许多人敢于承担更大风险。这让他们哪怕在市场动荡时,也往往更愿意选择坚守。

2022年美联储加息时的动荡,就曾对散户倾向构成过考验,当时标普500指数下跌19%,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差表现。但许多投资者仍选择留下来。根据EPFR数据,美国股票共同基金和ETF在当年录得270亿美元的净流入。

他们很快就得到了回报。那次下跌之后,标普500指数迎来了25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两年。

最近,由于令人失望的就业数据,市场在8月初大跌,但散户们也很快站稳了脚跟。同样,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在4月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之后,当标普500指数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约5%时,散户投资者反而购买了创纪录数量的股票。根据EPFR的数据,在截至4月9日的一周内,美国股票和共同基金录得了3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与眼下年轻一代的投资者不同,千禧一代中的年长者及更早世代的散户们,则经历过更黑暗的下跌期和更长的衰退期——那些时期要更为难熬。

以金融危机为例。根据EPFR数据,2008年投资者从美国股票基金中撤出了近500亿美元,即使在2009年3月股市触底后,资金撤离仍持续了四年。此外,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标普500指数花了差不多七年才重新创下新高。

游戏与博弈:散户托起的美股神话

可以说,如今那些进入美股市场并坚持投资的人,大多都目睹了自己的投资组合不断膨胀。

标普500指数已成为许多美国人财富增长的实时“晴雨表”——甚至要超过房屋或债券等其他资产。截至2024年底,富达经纪公司旗下已有537000名401(k)账户的百万富翁,创下纪录。

这令美股与许多美国人财务状况的关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Ned Davis Research首席美国策略师Ed Clissold表示,股票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在今年第一季度飙升至了36%,这是自1950年代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让人们更加自信,因为他们已经取得过成功,”资深市场观察人士、Leuthold Group前首席投资策略师Jim Paulsen表示,“你会开始觉得,‘交易不过尔尔,我能承受回调。’”

这一现象也发生在更广泛的美国社会变革背景下:交易和博彩已演变为许多美国人的娱乐方式。群聊中充斥着朋友们关于体育、热门股票和网络梗的评论。而且,似乎每个人都认识在加密货币中一夜暴富的人……

对赌博态度的转变也与技术领域的进步相吻合——这些进步使得交易各种资产变得更容易、更便宜。一些经纪公司试图将投资“游戏化”,在应用程序中营造出赌场般的氛围。与此同时,它们还提供了高风险交易,如期权和预测市场。

这使得散户投资者一直保持活跃——他们在市场上正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散户交易者占总期权交易量的比例,最近一直徘徊在20%左右,甚至高于2021年“散户大战华尔街”时的峰值。据杰富瑞统计,散户们还占股市成交量的约五分之一,略低于2021年的高点,但大约是2010年的两倍。

当然,牛市终将会结束。而估值炒得越高,跌幅最终也可能越剧烈……

但若投资者心理确实已发生实质性变化,那么可能真的存在一个未被业内充分认识到的“缓冲垫”——可以限制跌幅。如今这些新的、看涨的投资者可能会像以前的空头那样发挥作用,在别人都在卖出时进场买入。

嘉信理财近期对客户进行的调查就发现,约80%的受访者表示,若未来数月市场出现波动,他们计划买入股票。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美股散户坚持投资的冲动,可能比市场上许多人士所认识到的更加强大且持久。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_2196789回复2天前·IP未知0
低调的过小日子回复2天前·浙江0
漫山遍野92猴回复2天前·河北0
[得意]
cls-8hsj2u回复2天前·江苏0
人家确实做对了啊
唐尔街巴菲特回复2天前·北京0
买了点焦煤爽歪歪
cls-1596758回复2天前·广西0
不是说美股没有散户的吗?????
cls-1y9bo2回复2天前·北京0
赢了
tommy108回复2天前·云南0
信心这玩意儿,真奇妙
回复2天前·浙江1
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也到顶了
cls-1388965回复2天前·江苏0
不是说大部分美国人1000美金钱都拿不出来?哪来钱炒股
财神入场抢筹码回复2天前·上海0
科技股涨上天 散户接盘不手软
小小企鹅回复2天前·上海0
游戏化炒股 + 群聊带飞 这波操作我服
评论萝卜特回复2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近年美股散户投资者呈现前所未有的市场影响力。2022年美联储加息导致标普500指数下跌19%时,散户仍逆势净流入270亿美元;2024年4月关税冲击引发标普两日跌5%,单周散户加仓创310亿美元纪录。这种“逢跌买入”策略源于代际变迁:新一代投资者成长于超低利率和长期牛市环境,缺乏对历史崩盘(如互联网泡沫)的认知,早期盈利强化了风险偏好。技术变革推动交易娱乐化,零佣金平台和高杠杆工具普及,使散户占美股期权成交量20%、现货成交量约20%(2010年仅10%)。截至2024年一季度,美国家庭金融资产中股票占比达36%的历史峰值,富达401(k)百万富翁账户超53万,凸显美股与居民财富深度绑定。 2、影响分析 正面效应: 缓冲市场波动:散户持续抄底形成“买盘支撑”,缩短回调周期(如2024年8月初就业数据引发的下跌被迅速收复)。 改变机构行为:迫使空头谨慎(机构不敢轻易做空),削弱传统季节性调整逻辑,甚至导致“历史趋势失效”。 潜在风险: 估值泡沫加剧:散户无视高估值(标普500市盈率22倍)的追涨行为,可能延长资产价格与基本面偏离。 杠杆脆弱性:散户期权交易占比攀升,若市场转向可能引发连锁平仓,放大抛压。 流动性陷阱:机构因散户干扰难以执行策略,导致市场定价效率下降,增加系统性风险。 长期启示: 散户力量正重塑市场结构,其“下跌即机会”的思维可能延缓熊市但难阻最终调整。若经济衰退或利率政策转向,散户持仓高度集中(前十大科技股权重过大)将放大财富缩水效应,需警惕“缓冲垫”演变为“加速器”。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cls_奋斗的土豆回复2天前·山东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