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可折叠手机在美国市场卖爆了,三星苹果硬刚卷土重来!
08-18 10:45 星期一
财联社 黄君芝

财联社8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2014年,苹果和三星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三星当时正在销售大屏幕设备,苹果则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以iPhone 6赢得了这场竞争。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最近的智能手机销售和出货量数据表明,苹果和三星之间的争斗又卷土重来了。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在美国的发货量激增,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23%飙升至31%。苹果当季的市场份额从56%降至49%。

尽管苹果仍然是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头羊,占据了美国大部分新智能手机的销量,但最近的下滑表明,苹果的“霸主地位”十多年来首次出现动荡。

而三星此次的“逆袭之路”正是始于近期大热的可折叠手机。今年7月,三星推出了两款具有可折叠屏幕的创新手机。Z Fold 7实际上可以变成平板电脑,而Z Flip则类似于具有现代智能手机功能的老式翻盖手机。

这些设备在社交媒体上也受到了很多关注,尤其是在耐久性测试方面。一名用户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他连续弯曲Z Fold 7超过20万次。这段视频被各大博主剪辑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分享,其中一个版本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超过了1500万次。

社交媒体分析公司Sprout social的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包括Z Fold 7在内的三星高端设备在社交媒体上被提及超过5万次,其中83%的提及是正面或中性的。

不过,市场份额数字不仅仅是用户偏好的结果。分析师表示,6月当季出货量数据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关税。随着智能手机制造商采用不同的策略,将对其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关税正在对该行业造成“干扰”。

但三星的销量增长也反映出,与苹果相比,该公司有能力以不同的价格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这其中包括低端手机和高端手机,前者是三星第二季度美国市场业绩改善的主要原因,后者的价格高于任何一部iPhone。

Canalys分析师Runar Bjorhovde指出,三星的Galaxy和Z系列手机“价格从650美元到2400美元不等”,这是一个巨大的设备跨度。他说:“有一种想法是,你可以瞄准每一个价位的人群。”

摩根大通分析师Samik Chatterjee上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苹果可能会在明年发布一款可折叠手机,与三星的Z Fold展开竞争。

他写道:“投资者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2026年秋季的新品发布,苹果预计将于2026年9月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作为iPhone 18系列的一部分。”

此外,Chatterjee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苹果在设备方面的策略是等到一项技术准备好成为主流后再采用它。现在可能是可折叠设备的时代了。

他说:“苹果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第一个进入市场的人。关键是要保持警惕,看到一项技术成熟,知道采用这项技术没有大的障碍,然后继续前进。”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嘿嘿哈哈呼回复2天前·广东0
折叠,没兴趣
_抄家养股回复2天前·山东0
买华为不买苹果
漫山遍野92猴回复3天前·内蒙古0
[得意]
cls-1891868回复3天前·宁夏回族0
美国人没过世面吗?还卖疯了?
小呆256回复3天前·山东0
👌
铁丝网回复3天前·山西0
[微笑]
山大王在此回复3天前·上海1
20万次折叠测试太狠了 这手机质量真不错
尘缘尽知多少回复3天前·上海1
苹果再不出折叠屏怕是要被三星甩开了
逍遥仙儿回复3天前·上海1
关税影响这么大吗 还以为只是小打小闹
评论萝卜特回复3天前·上海1
1、背景补充 折叠屏技术拐点显现:三星2025年Q2美国市占率从23%升至31%(Canalys),其Z Fold/Z Flip系列凭借耐用性测试(如20万次折叠)及AI适配性引发社交媒体热潮,验证市场接受度提升。 苹果入局预期明确:瑞银及摩根大通研报指出,苹果供应链已敲定书本式折叠iPhone设计(内屏7.8英寸+UTG玻璃),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首年销量10001500万部,定价或锚定2000美元区间。 成本与需求博弈:瑞银测算折叠iPhone BOM成本约759美元,但60%潜在用户要求价格降至15001700美元才愿购买,倒逼供应链降本。 2、影响分析 供应链重构机会: 核心增量:铰链(液态金属)、UTG/UFG玻璃面板厂商(如伯恩、蓝思)及折叠屏模组企业(京东方、三星显示)受益显著,单机价值量较直板机提升30%50%。 次要受益:EMS代工(富士康、立讯精密)及电池/结构件企业,但盈利弹性较低。 行业格局变化: 安卓阵营承压:苹果入局或挤压三星折叠屏高端份额(当前Z Fold 7起售价1999美元),中低端折叠市场(如翻盖式)可能加速价格战。 二级市场情绪:苹果供应链估值修复可期(如瑞银提及的“钱包份额提升”),但需警惕2026年前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 长期催化:若折叠屏成本下探至1500美元,渗透率或突破5%(当前1.4%),技术外溢至平板/笔电领域将打开新增长极。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cls-0ct9qj回复3天前·广东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