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腾讯、阿里和小米在列!AI“六巨头”正引领今年新兴市场涨幅?
08-18 11:21 星期一
财联社 潇湘

财联社8月18日讯(编辑 潇湘)当美股二季度以来在AI浪潮下再度风生水起之际,新兴市场基金年内同样也在试图追逐自身的AI“风口”。一些投资者已预测,蓬勃发展的科技支出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推动丰厚的投资回报……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受到今年年初DeepSeek浪潮和部分亚洲半导体公司成功案例的鼓舞,像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和GIB Asset Management这样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正将更多投资组合集中在AI题材股上。

这已成为了一项日益成功的交易策略,涉及AI和相关半导体产业链业务的六家巨头公司——台积电、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小米集团,是今年彭博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上涨的前六大贡献者,它们共同贡献了该指数涨幅的37%。

根据花旗集团股票策略师的说法,若高度涉足AI业务的新兴市场股票,今年迄今的回报表现甚至超过了所谓的“美股七巨头”。

事实证明,尽管不少华尔街人士认为,大部分全球AI投资热潮都集中在少数几家美国硅谷公司,但能够利用该技术或提供关键组件的新兴市场公司,也正在受益。例如,在上述六家公司以外,AI服务器也已成为了鸿海精密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这波潮流有望持续十年?

管理着6110亿美元资产的AllSpring全球新兴市场股票主管Alison Shimada表示,“这一趋势可能持续未来10到20年,人工智能对新兴市场当地人口的影响将是变革性的。”

“如果你对人工智能叙事,从企业盈利角度可能演变的方向没有乐观和积极的看法,你就无法投资新兴市场,”GIB Asset Management驻伦敦的全球新兴市场股票联席投资组合经理Kunal Desai表示。

Desai指出,韩国将在未来两到三年成为新兴市场AI叙事的核心驱动力,而中国、马来西亚、印度、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和中东地区,由于在AI数据和应用程序方面的涉足,也将获得“不成比例的收益”。

他的基金在近期市场下跌期间投资了AI题材股,并预测未来几年新兴市场三分之一的回报都将来自AI相关股票。

有迹象表明,随着AI在云计算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加速,这一浪潮确实有望延续下去。新兴市场科技股未来12个月的平均每股收益预期自年初以来已增长15%,而作为对此,整体新兴市场股票的平均每股收益预期仅增长了6%。

“从业绩角度来看,AI的贡献份额只会从这里开始增长,”瑞银全球财富管理新兴市场策略师Xingchen Yu也表示,“AI和科技股的崛起正在创造一个新的长期增长层,尤其是在东北亚地区。”

这场AI革命,也可能有助于新兴市场股票克服一个长期以来关键障碍:盈利表现。根据业内汇编的数据,自2022年初以来,新兴市场公司的平均业绩每个季度都落后于市场预测——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公司整体盈利预期落后幅度超过了12%。

但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涉足AI较多的科技行业公司盈利状况已能持续达到市场预期,这显然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该行业预计将出现爆发性增长,并且未来将继续如此,”百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Young Jae Lee表示,“人工智能将继续成为新兴市场的关键领域。”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8yxzx9回复2天前·上海0
cls-8yxzx9回复2天前·上海0
股海老冯回复2天前·河北0
西山火器营回复2天前·北京0
科技!
股人东升回复2天前·宁夏回族0
4
_抄家养股回复2天前·山东0
厉害加油
cls-8hr0y9回复2天前·江苏0
利好消息
小财铁粉回复2天前·上海1
原来鸿海也是AI服务器大户,涨知识了涨知识了
选对胜于努力回复2天前·上海0
韩国竟然成了AI核心驱动力,这发展速度有点猛
评论萝卜特回复2天前·上海1
1. 背景补充 亚洲科技巨头主导新兴市场AI行情: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凭借先进制程、存储芯片及AI服务器硬件技术深度绑定全球AI产业链,成为新兴市场指数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资本转向AI基础设施:国际资管机构(如AllSpring、GIB)加速布局新兴市场AI标的,主因本地化数据中心建设、低成本算力优势及政策支持(如韩国半导体补贴、东南亚数字基建)。 盈利拐点初现:新兴市场科技股Q2以来盈利超预期,主因AI硬件出货量激增(如鸿海精密服务器)、云端服务渗透率提升(阿里云、腾讯云),部分抵消了消费电子疲软的影响。 2. 影响分析 短期机会: 硬件与半导体:光模块(中际旭创)、先进封装(台积电)、存储芯片(SK海力士)受益于全球AI资本开支扩张,估值仍有上修空间。 本地化AI应用:腾讯(混元大模型)、小米(端侧AI)等企业或借政策红利抢占新兴市场应用场景。 长期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若欧美AI芯片自研加速(如微软自研Maia),亚洲代工企业议价能力可能削弱。 盈利分化:AI中下游企业(如云计算、数据服务)需验证商业化能力,避免“估值泡沫”。 资金动向:全球资金或持续流入新兴市场AI ETF(如SHS云计算指数),但需警惕美联储降息节奏变化引发的流动性波动。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