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英伟达等AI股昨夜缘何大跌?这篇麻省理工报告成为一大“元凶”!
08-20 14:33 星期三
财联社 潇湘

财联社8月20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有关AI炒作可能过度的警告悄然浮现,美国一些科技股在昨夜遭到了抛售。

在本轮AI浪潮中扮演“卖铲人”角色的英伟达,周二下跌了3.5%。与此同时,“AI军工第一股”Palantir重挫了9.4%,芯片设计公司Arm也下跌5%。

AI概念股的集体重挫,导致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二收盘下跌了1.4%,创下8月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也下跌了0.7%。

对此,不少华尔街交易员将部分AI概念股下跌的原因,归咎于麻省理工学院分支机构周一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该报告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当天有关人工智能泡沫可能正在形成的言论一同,令年内愈发不可一世的AI浪潮,遭遇了“当头棒喝”。

一位美国科技基金的交易员表示,麻省理工学院的报告显示,高达95%的企业从其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这个故事让人们感到恐惧。”

麻省理工报告究竟说了什么?

这份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鸿沟:2025年商业人工智能的现状》的报告显示,尽管企业在生成人工智能上已花费了300至400亿美元,但95%的公司迄今并未能获得商业回报。

这项研究的重点在于“GenAI鸿沟”。研究发现尽管人们争相整合强大的新模型,但只有大约5%的AI试点项目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绝大多数项目停滞不前,对企业利润表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可衡量的影响。

这项研究基于对150位企业领袖的访谈、对350名员工的调查以及对300个公共AI部署的分析,描绘出了成功案例和停滞项目之间的清晰鸿沟。

麻省理工学院NANDA项目的研究贡献者Aditya Challapally表示,“一些大公司的试点项目和年轻的初创公司在生成式AI方面确实表现出色。例如,有些由19或20岁年轻人领导的初创公司,其收入在一年内从零跃升至2000万美元,“这是因为他们专注于一个痛点,执行到位,并与使用他们工具的公司建立了明智的合作伙伴关系。”

但在数据集中的95%的公司里,生成式AI的实施效果不佳。核心问题是什么?不是AI模型的质量,而是工具和组织双方的“学习差距”。虽然高管们常常归咎于监管或模型性能,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问题在于企业集成过程存在缺陷。

Challapally解释称,像ChatGPT这样的通用大模型工具因其灵活性而在个人使用中表现出色,但在企业应用中却会停滞不前,因为它们无法从工作流程中学习或适应工作流程。

数据还揭示了资源分配的不匹配。目前,超过一半的生成式AI预算用于销售和营销工具,然而麻省理工学院发现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往往来自后台自动化——消除业务流程外包、削减外部代理成本以及简化运营。

成功的AI部署背后是什么?

麻省理工的报告认为,公司采用AI的方式至关重要。从专业供应商处购买AI工具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功率约为67%,而内部构建的成功率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约22%)。

这一发现在金融服务和其他高度监管的行业中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在这些行业中,许多公司正在2025年构建自己的专有生成式AI系统。然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这些单打独斗自行开发的公司失败率要高得多。

Challapally指出,接受调查的公司通常不愿分享失败率。“几乎我们所到之处,企业都在尝试构建自己的工具,”他说,但数据显示购买的解决方案能带来更可靠的结果。

报告还显示,AI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颠覆已经开始,尤其是在客户支持和行政岗位。与大规模裁员不同,公司越来越多地选择在职位空缺时不再填补。大多数变化集中在那些因被认为价值较低而先前被外包的工作上。

对负面消息趋敏感

可以说,这份报告的发布正值人们对科技股高估值担忧日益加剧之际。市场再度开始对任何有关人工智能的负面消息都十分敏感,这一点显而易见——正如1月DeepSeek横空出世所引发的美股市场动荡一样。

周二的抛售进一步表明,在经历了数月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狂热之后,任何质疑人工智能商业可行性的证据,都有可能再度引发市场回调。

从走势来看,周二的下跌也恰恰是由今年一些表现最佳的股票下跌所致。甲骨文和超微半导体(AMD)是自5月中旬以来表现最好的五只大盘股中的两只,这两家公司分别下跌了5.9%和5.4%。在应用内投放广告的AppLovin下跌了5.9%。

专注于科技领域的Irving Investors投资组合经理Jacob Sonnenberg表示,“市场此前一直很火爆,而周二你会看到很多非常热门、势头强劲的股票开始出现轮换。”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1725272回复1天前·云南0
[微笑]
cls-46t45d回复2天前·上海0
[可爱]
时不我待回复2天前·上海0
[龇牙]
cls-8yxzx9回复2天前·上海0
已阅
cls_2196789回复2天前·江苏0
www回复2天前·重庆0
cls-8hr0y9回复2天前·江苏0
看看
cls-2qw506回复2天前·湖南0
在本轮AI浪潮中扮演“卖铲人”角色的英伟达,周二下跌了3.5%
哆啦米奇回复2天前·四川0
好好好
哆啦米奇回复2天前·四川0
铁丝网回复2天前·山西0
[微笑]
胖胖0755回复2天前·新疆0
大涨不断
阿布都妞子胖7462回复2天前·新疆0
大涨
炒女生回复2天前·内蒙古0
说明行业发展空间还巨大[害羞]
风调雨顺93回复2天前·山东0
跌3.5你给我说是大跌???[发怒]
罹天烬的雪41回复2天前·天津0
扯犊子
思维1991回复2天前·福建1
当年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哪个新兴行业一下子就赚到钱?
小财铁粉回复2天前·上海2
AI泡沫警告,这波回调有点意思
都在酒里回复2天前·上海3
英伟达都跌成这样了,我的持仓有点慌
评论萝卜特回复2天前·上海4
1、背景补充 近期AI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资本投入与回报失衡:Meta、微软等巨头2025年AI资本支出超4000亿美元,但麻省理工学院报告指出,95%的企业在生成式AI投资中未能获得实际回报,仅5%的项目实现规模化收入增长。 技术瓶颈显现:OpenAI的GPT5未达革命性突破预期,暴露模型在逻辑推理、数据依赖和成本控制(如推理成本高昂)上的局限。 市场分化加剧:英伟达、微软等基础设施厂商受益于算力需求,但Palantir等应用层企业因估值泡沫(动态PE达245倍)遭抛售,单日跌幅超9%。 2、影响分析 短期风险: 估值回调压力:AI概念股集中度过高(纳斯达克100指数PE达27倍),叠加企业AI部署失败率攀升,可能触发板块轮动至防御性资产(如公用事业、消费必需品)。 资本开支效率质疑:科技巨头自由现金流因AI投入承压(如Meta现金流环比降230亿美元),若商业化滞后,可能削弱投资者信心。 长期机会: 基础设施仍具壁垒:云服务(Google Cloud营收增32%)、芯片(英伟达新型B30A芯片)及电力配套企业受益于确定性需求。 应用层分化:聚焦垂直场景(如医疗、金融)且能解决具体痛点的公司(如AI编程工具Cursor)更易突围,而通用型工具面临淘汰。 策略启示: 关注AI效能优化技术(模型压缩、边缘计算)及数据治理企业,其降本能力契合当前需求。 警惕高估值且无盈利支撑的AI应用厂商,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健、生态整合力强的巨头(如谷歌搜索广告受益AI整合)。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