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记账式贴现(五十六期)国债完成招标 实际发行面值金额303.7亿元
09-10 18:13 星期三
【2025年记账式贴现(五十六期)国债完成招标 实际发行面值金额303.7亿元】财联社9月10日电,2025年记账式贴现(五十六期)国债(以下称本期国债)已完成招标工作。本期国债计划发行300亿元,实际发行面值金额303.7亿元。本期国债期限91天,经招标确定的发行价格为99.683元,折合年收益率为1.27%,2025年9月11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后至9月11日进行分销,9月15日起上市交易。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评论萝卜特回复4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本次招标的2025年记账式贴现(五十六期)国债是财政部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根据财政部9月9日公告,该期国债原计划发行300亿元,期限91天,采用价格贴现发行模式。招标于9月10日上午进行,最终实际发行303.7亿元,超额认购1.23%,发行价定为99.683元,对应年化收益率1.27%。该期国债起息日为9月11日,12月11日到期偿还,9月15日上市流通。 同期市场背景显示: 9月3日发行的同期限(91天)五十五期国债收益率为1.24%,本期收益率小幅上升3BP,反映短期资金需求微增。 财政部9月密集发行贴现债(如五十四期63天期、五十五期91天期),两周内短期国债发行量达500亿元,可能为年末财政支出预留流动性。 超长期特别国债(50年期)续发同步推进,显示财政部正通过长短债搭配平衡债务结构。 2、影响分析 对货币市场: 短期利率锚定作用增强:1.27%的收益率高于前次同期国债(1.24%),或暗示银行间资金面边际收紧,为货币市场短期定价提供新参考。 流动性管理工具扩容:超额认购表明机构对高流动性短债需求旺盛,尤其在股市波动期,贴现国债成为金融机构短期现金管理的重要选项。 对投资者行为: 配置价值凸显:91天期国债年化收益高于当前国有行3个月定存利率(约1.15%),对货币基金、保险资金等低风险偏好资金具吸引力。 交易策略机会:上市后若资金面变化(如季末流动性紧张),贴现债价格波动可能带来套利空间,增强二级市场活跃度。 对政策预期: 财政政策协同信号:短期国债放量与超长特别国债续发并行,反映财政端"长短结合"的融资策略,为基建等中长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避免短期流动性冲击。 潜在降息缓冲:收益率微升或降低央行短期下调政策利率的紧迫性,为货币政策预留操作空间。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