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重拾“降息锤”的美联储 仍砸不动7.7万亿美元的“现金墙”
09-22 14:55 星期一
财联社 潇湘

财联社9月22日讯(编辑 潇湘)近年来,在高利率的“诱惑”下,美国投资者可以说坐拥了巨额现金。而即便眼下美联储正时隔一年重启降息进程,许多人仍不急于调动这些资金……

据行业研究机构Crane Data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创下了7.7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本月前四天,就有多达逾600亿美元资金涌入货基。

这波资金的涌入始于2022年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这些通常持有短期国债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往往会与联邦基金利率同步攀升——这为投资者带来数年未见的现金回报。因而,尽管美股近年来一路上涨接连创下历史新高,许多投资者仍将更大比例的资产配置于了这些现金类投资。

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即便美联储当前正重启降息,这一局面短期内也不太可能改变。

当前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仍要远高于2010年代及2020年代初水平——当时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曾将利率压至极低水平。鉴于某些指标显示当前股市估值已达历史高位,部分投资者更愿等待估值回落再将现金资产“搬家”。而想要促使他们改变投资策略,仅靠一两次降息显然远远不够。

Crane Data总裁Peter Crane指出,“这确实是座‘现金墙’,因为资金根本无处可去。”

根据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的现金配置比例目前仍高于2022年加息前的水平。

Crane追踪的100只货币市场基金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这些基金的平均7天年化收益率达4.1%。而据Bankrate调查,全美银行储蓄账户年化收益率仅为0.6%。

“利率下降不会让我转而投资股票,”现年64岁的美国密歇根州投资者Tom Ward表示,“我不介意暂时持观望态度。”

Ward将约40%的投资组合配置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他计划将大部分资金保留在那里,即使这可能意味着错过潜在更高回报。

Crane预计,货币市场基金的现金储备很可能持续增长至年底,他预计到2026年该类基金总资产规模突破8万亿美元也不足为奇。他指出,11月和12月通常是货币市场基金吸引力强劲的月份。企业和政府可能也会将现金暂时存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中。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3iuesj回复2天前·黑龙江0
就是要挣你美国的利息,你能怎么滴?
cls-wkgz7x回复2天前·广东0
再降就抄底
cls-8hr0y9回复2天前·江苏0
看看
1.?47回复2天前·河南2
美国人民还是家底殷实啊
cls-3k6wyc回复2天前·浙江0
那就只好继续降利息了
cls-391pao回复2天前·广东0
利率下降不够多
股道至简12回复2天前·河北1
66
信息王回复2天前·广东1
建议把英伟达微软卖了就差不多了
海伦凯乐回复2天前·四川1
批准
逍遥仙儿回复2天前·上海1
投资者:我不急 你先涨 我再看 👀
来一杯清风回复2天前·上海1
一年8万亿?这数据怕不是PPT做的吧 📊
评论萝卜特回复2天前·上海2
1、背景补充 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之际,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攀升至创纪录的7.7万亿美元,仅9月初就流入超600亿美元。这一现象源于2022年加息周期开启后,货基收益率(当前平均4.1%)与利率同步走高,吸引大量资金从低息银行存款(平均0.6%)转移。尽管美股屡创新高,投资者仍倾向持有现金,反映出对高估值市场的谨慎态度。历史上,货基资金大规模流出仅发生在极端衰退期(如2008年),而当前60%的货基资金来自机构和企业短期流动性需求,稳定性较高。 2、影响分析 ① 股市流动性短期受限: "现金墙"效应延缓资金向股市转移。即使美联储降息,货基收益率仍显著高于银行存款,且加权资产期限约30天,短期收益优势持续。投资者如64岁的Tom Ward(40%资产配置货基)明确表示"降息不会驱使我重返股市",反映保守资金对高估值市场的抵触情绪。 ② 债市或成过渡选择: 部分资金可能逐步流向中短期债券。Strategas建议投资者通过"债券梯形"ETF布局25年期美债,锁定较高票息并降低利率波动风险,这将成为货基收益下滑后的折中方案。 ③ 资产配置结构性分化: 机构资金:企业现金管理需求刚性,货基仍是主要停泊点,流动性要求限制其大规模转向风险资产。 个人投资者:年轻群体更灵活(如32岁精算师将20%退休金存入货基),可能等待股市回调后择机入场,或增加中小盘股、新兴市场等分散化配置。 长期趋势: Crane Data预测货基规模2026年或突破8万亿美元,除非利率逼近零,否则不会大幅缩水。降息初期资金分流缓慢,但若美股出现深度调整或债市收益率吸引力增强,可能触发"现金洪流"重配浪潮。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低调的过小日子回复2天前·浙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