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反内卷”支撑钢铁行业三季度业绩 需求回落四季度有钢厂利润转负|行业动态
10-21 12:24 星期二
财联社记者 张良德

财联社10月21日讯(记者 张良德 实习记者 李婧)上半年,因成本降幅超过钢价降幅,吨钢利润同比回升,多数钢企实现扭亏为盈。但行业实际供需矛盾并未彻底化解,近期企业盈利能力再度面临挑战。卓创资讯行业分析师邵琴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中值同比增长约17%,不过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且盈利改善的基础并不牢固。三季度末,受原料价格上涨、钢价下跌双重影响,企业盈利空间已开始收窄。”

三季度钢企盈利或保持稳定

三季度初,在 “反内卷” 政策推动下,钢铁行业供给侧退出预期增强,钢价快速上涨。叠加原材料库存成本处于低位,钢厂利润明显改善。但利润回升后,钢企开始小幅增产,8月中旬钢价随之回落。

有上市钢企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前段时间的反内卷政策消息,及前期中美贸易关系的阶段性缓和,共同带动市场情绪向好。

在市场情绪支撑下,三季度中前期钢价与原料价格同步上涨。据钢联数据显示,螺纹钢价格较6月底上涨近300元/吨,热轧卷板涨幅更是超300元/吨;曹妃甸SSFG铁矿石价格从6月低点的700元/吨左右升至800元/吨左右,山西长治一级冶金焦价格则从6月底的1150元/吨涨至1700元/吨左右。

邵琴表示,今年7-8月钢铁行业传统淡季特征明显,“金九银十” 旺季也未呈现旺势。但8月 “反内卷” 政策预期推动成材价格反弹,螺纹钢吨钢利润最高达到300元左右。

上述上市钢企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一二季度行业业绩超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原料端让利,尤其是煤炭领域。三季度成材价格后期虽回落,但价格中枢高于二季度,其预计三季度钢铁行业利润或不及预期,但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普通钢材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快,部分钢材生产企业议价能力较强。邵琴预测,三季度钢铁行业盈利改善将主要集中在特钢品类,其价格上涨幅度相对显著,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方面,随着国家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特钢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第二,汽车、风电、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对特钢需求旺盛,例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为特钢企业带来订单增长;第三,特钢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提升产品附加值。

这一观点与宝钢股份(600019.SH)相关人士表述相近:“公司采用月度定价模式销售,当月公布下月价格政策后,不会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下调。”

四季度部分钢企利润转负

三季度钢价虽有下跌,但跌幅有限。尽管钢厂从三季度末开始主动减产,库存去化却进度缓慢,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受此影响,进入四季度后钢价快速下跌,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部分钢材品种已出现吨钢利润转负的情况。

唐山唐轩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晓春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唐山钢坯库存持续累积,已超120万吨。高库存叠加下游需求疲软,钢价自9月起持续回落,当前有本地钢企吨钢亏损约40-50元。

对于部分钢企亏损的原因,前述上市钢企工作人员认为,核心在于原料端压力上升。近期铁矿石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叠加钢价回落,行业利润受到挤压,但尚未出现大面积亏损。

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亏损企业数量较2024年减少50%。但考虑到下半年需求疲软、成本压力等因素,预计2025年10月行业亏损面可能达30%-50%,仍有较多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四季度为钢铁行业传统淡季,需求将季节性走弱,钢企盈利面临更大压力,部分企业或再度陷入亏损。

郑晓春认为,钢企主动减产难度较大。参考过往经验,当吨钢亏损达到200-300元左右时,钢企才会出现被动减产,届时市场或将重新寻找新的供需平衡点。

邵琴表示,行业整体减产趋势较为确定,钢企未来减产或出于三方面原因:政策方面,国家“反内卷”政策强调控产量、提质量,政策导向下,企业可能主动或被动减产以符合政策要求;市场方面,若需求持续疲软、钢价下跌,企业为避免亏损扩大,会通过减产控制成本;企业自身因素,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可能因亏损加剧而被迫减产,而有技术优势、订单稳定的企业可能维持生产或调整产品结构。

前述上市公司人士认为,后续行业扭亏为盈的关键仍在于供需实质改善与政策落地效果。他表示:“当前价格回落并未如预期般严峻,这种阶段性波动不会对整个行业造成极端负面影响。同时市场存在博弈,对于‘十五五’规划、‘反内卷’等政策,市场仍有期待。”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刘涛12回复2天前·北京0
牛逼
cls-391pao回复2天前·广东0
[微笑]
cls-0cqq5r回复2天前·江西0
cls-cjdk81回复2天前·上海0
周期
财聚财聚财回复2天前·湖南0
周期
海阔天空回复3天前·上海1
铁矿石价格坚挺,钢价往下掉,中间的钢企成了夹心饼干
评论萝卜特回复3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钢铁行业2025年三季度初受“反内卷”政策预期提振,钢价快速上涨,叠加原料成本低位,企业盈利改善。但供需矛盾未根本化解,8月中旬后钢价回落,四季度需求疲软叠加库存高企(如唐山钢坯库存超120万吨),螺纹钢等部分品种吨钢利润转负(亏损4050元),行业亏损面或扩大至30%50%。政策博弈(如“十五五”规划)与原料价格高位(铁矿石800元/吨)持续挤压利润,企业减产动力不足,需吨钢亏损200300元才可能触发被动减产。 2、影响分析 短期利空: 钢企盈利承压,尤其普钢企业,股价或反映业绩下滑风险。 原料端(焦煤、铁矿)价格韧性可能松动,但成本支撑减弱或加剧钢价波动。 结构性机会: 特钢企业(如宝钢)因定价模式稳定、高端需求支撑,盈利韧性较强,具备相对优势。 “反内卷”政策若落地(如产能分级、减产执行),可能加速行业出清,改善中长期供需格局。 投资策略提示: 警惕高负债、成本控制弱的钢企现金流压力; 关注政策催化(如四中全会)对供给收缩预期的情绪修复; 特钢及出口占优企业(如汽车钢、风电钢)或成避险选择。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放下杂念回复3天前·上海0
上半年利润回升,结果三季度又开始撑不住了,钢铁行业这是‘牛短熊长’剧本重演?
华钰联合回复3天前·广东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