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技术路线图3.0发布 硬件、信息服务“规模上车”助“车路云一体化”加速落地
10-23 12:57 星期四
财联社记者 张屹鹏

财联社10月23日讯(记者 张屹鹏)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全球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加速向前的同时,推动信息服务“规模上车”成为当下关键新课题。

10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下称“技术路线图3.0”)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成熟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成为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之一。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介绍,《技术路线图3.0》进一步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网联协同场景覆盖度、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支撑无人驾驶大规模安全应用。

稍早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规模上车”同样为汽车智能化的重点议题之一。彼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联合十二个城市运营主体和车企、图商、数据治理企业等十八家数据使用方,共同发布“十城十车”信息服务规模上车应用合作。

据“北京亦庄”消息,北京亦庄的开放道路近日完成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C-GLOSA)与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C-AEB)共二项“车路云一体化”功能服务小规模上车测试验证。至此,北京车网已在示范区范围内落地了5类33项“车路云一体化”功能服务,累计参与功能测试示范的单位达30余家。此外,据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披露,无锡市已完成市区全域2675个路口的红绿灯“数字信号”上车,30000+个静态交通标识和61个可变标识网联化改造,300+个路口的感知数据、照片、视频接入交管网络,初步实现“信号机-RSU-云控平台-车端”全链路协同。

公开信息表明,目前已有十二个城市实现4700余路口交通信号灯数据开放,除前述城市外,还包括上海、成都、苏州、长沙、合肥、德清等。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中,亦提及了“规模化”、“渗透率”对于支撑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性。

“提升车辆先进通讯能力的搭载率,增强汽车端侧的接入能力,预计乘用车5G渗透率在未来可达到95%,C-V2X直连通信的渗透率超过30%,中高端车型将陆续搭载卫星通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魏然表示,在增强车端接受能力的同时,深化行驶环境的网络覆盖,预计城市道路5G/5G A和LTE-V2X直连通信的融合网络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在路口和重点区域需要形成连续覆盖,并结合地面与卫星通信衔接,保障车辆获得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匹配网络特性与场景需求,优化性能,确保数据高效、可靠地传输。”。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1350522回复3天前·山东0
阿布都妞子胖7462回复3天前·新疆0
一体机装车大涨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回复3天前·上海0
L4普及到2040年?我电动车还没开到报废呢,自动驾驶还在画饼...
评论萝卜特回复3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车路云一体化政策加速落地,2025年已形成“国家战略部委协同城市试点”三级推进体系。工信部牵头20个城市开展应用试点,累计开放测试道路3.5万公里,部署路侧单元超1.1万套。北京、无锡等12城实现4700余路口交通信号数据开放,其中无锡完成全域2675个路口网联化改造,北京亦庄落地33项功能服务。中国信通院发布技术路线图,明确到2030年乘用车5G渗透率需达95%、CV2X直连通信超30%,城市道路网联覆盖率达98%以上,推动“单车智能”向“系统智能”升级。 2、影响分析 短期影响: 路侧设备商受益:路侧单元(RSU)、智能信号灯等硬件需求激增,关注千方科技(已参与北京试点)、万集科技等企业订单放量。 云控平台企业迎机遇:试点城市云控平台建设加速,中科创达、东软集团等车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获增量业务。 中长期影响: L3+商业化提速:政策明确推动L3级准入(如深圳支持全无人测试),华为ADS 4.0等系统量产上车,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智驾 Tier 1 企业技术变现通道打开。 数据服务价值凸显:交通数据开放催生高精地图(四维图新)、车路协同算法(希迪智驾)及数据治理(航天宏图)需求,商业模式从项目制转向可持续服务。 风险提示:地方财政压力可能延缓基建进度;技术标准尚未完全统一,跨区域协同存在挑战。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招财猫_哆啦A股回复3天前·上海0
信号机RSU云控平台车端全链路协同,这名字比我的车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