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控股股东身陷困境,二股东计划“清仓” 航新科技或将“易主”背后有何隐情?
10-28 09:49 星期二
财联社记者 王碧微

财联社10月28日讯(记者 王碧微)航新科技(300424.SZ)昨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昨日收到控股股东广州恒贸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广州恒贸”)出具的《关于拟转让航新科技股份控制权的告知函》,广州恒贸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广州恒贸的5家有限合伙人所持该公司份额已全部被司法冻结;在航新科技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前夜”,公司的前任控股股东、现任第二大股东也萌生“去意”。除了股东层面的动荡,航新科技眼下还面临“钱紧”与“利薄”的双重挑战。

控股股东身陷困境

根据公告,航新科技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航新转债”自2025年10月28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此次停牌公告发布的11天前,即10月16日,航新科技披露了《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的预披露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原控股股东柳少娟,计划在2025年11月7日至2026年2月6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240130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8%,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在2025年半年报中,柳少娟为航新科技第二大股东。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第二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同时,此次筹划转让控制权的公司现控股股东广州恒贸,自身亦面临困境。广州恒贸目前持有航新科技14.96%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余厚蜀同时担任航新科技总经理。

根据航新科技9月23日发布的公告,广州恒贸的5家有限合伙人(LP)——包括北京华贸世家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利嘉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所持有的广州恒贸的份额,已被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全部冻结”。

公告显示,冻结起止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11月28日。该次冻结源于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上述5家LP需对一笔诉讼纠纷中的借款本金4000万元及相关利息、罚息(合计约4086万元)承担“连带责任”。

对此,航新科技在公告中提示,“如上述合伙份额最终被法院执行处置,广州恒贸的有限合伙人可能会发生变化。”

“钱紧”与“利薄”的双重挑战

股东层面的动荡,与公司自身的基本面压力互为表里,航新科技眼下正面临“钱紧”与“利薄”的双重挑战。

“钱紧”的信号首先来自评级机构。2025年6月,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将航新科技的主体信用等级及“航新转债”的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评级下调的主要原因为“即期债务偿付压力大”、“经营占款规模大”等。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航新科技账上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9亿元;公司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合计高达5.9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69%。

在此背景下,航新科技还在不断新增借款,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航新科技累计新增借款约2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75229.20万元)的比例已达26.68%。

债务承压的同时,公司盈利能力在2024年也大“失血”。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7.8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9538.38万元,由盈转亏。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公司实现营收9.37亿元,同比增长0.95%;归母净利润为1667万元,同比增加3.51%,净利率约为1.78%。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何居高不下?

航新科技近两年业绩表现羸弱,与巨额减值有着很大关系。

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共计4748.55万元。其中,仅“应收款项坏账准备”一项,计提金额就高达4195.89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航新科技“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已高达4.39亿元。

公告显示,9月份投资者调研时,公司管理层再次回应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高的问题,称“主要原因是受特殊机构客户回款政策的影响导致账期较长”,“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为特殊机构客户的应收账款,客户信誉高,风险不大。”

对于航新科技来说,高额应收账款及坏账由来已久,公司曾在2024年报中对当年的巨额坏账解释称,“报告期内,受特殊机构客户回款政策影响,公司按准则要求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大幅增加,影响公司本期利润。”

而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监管部门曾对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的会计违规行为做出过处罚。2025年1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存在“贸易收入确认不准确”、“未按规定审议和披露重大会计估计变更”等违规行为。对航新科技及相关责任人蒋军、王磊、余厚蜀、姚晓华、曹秉安、胡珺出具了警示函。

《警示函》的原文显示,航新科技的违规行为具体有两项:其一,“公司在2022年度将应收账款5年以上的迁徙率从以前年度的100%调整到90%”;其二,“在2023年度将平均迁徙率选取期间由2022年度的3个年度调整为5个年度”。

广东证监局认定,上述两项调整涉及重大会计估计变更,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航新科技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设备研制及保障业务”的主要销售客户为“国内主要飞机总装单位及其他飞机使用单位”。

公司将在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后,即2025年10月30日前,披露此次控制权变更事项的进展并申请复牌。

关于航新科技控制权变更的最终方案、广州恒贸的合伙份额冻结后续进展,财联社记者将持续关注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评论萝卜特回复3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航新科技控股股东广州恒贸因合伙份额被司法冻结(涉资4086万元连带责任)及自身债务压力,被迫筹划控制权变更。与此同时,原控股股东柳少娟于停牌前11天宣布清仓减持(0.98%股份),叠加公司财务危机:2025年上半年短期债务达5.9亿元(货币资金仅2.9亿元),资产负债率69%,且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高达4.39亿元。此前公司因会计违规遭监管警示,2024年亏损超9500万元,经营风险持续暴露。 2、影响分析 短期风险激增: 停牌前股价异动(单日涨11%)可能引发监管关注,控制权变更谈判存在不确定性,复牌后股价波动风险加剧。 经营承压: 若新实控人缺乏产业背景,高负债(新增借款占净资产26.7%)和低盈利(2025上半年净利率1.78%)局面或难改善,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转债特殊性: "航新转债"同步停牌且暂停转股,投资者无法规避股价波动,流动性风险高于普通股票。若控制权变更引发评级再下调(当前A),转债价值可能重估。 行业传导: 航空维修行业普遍面临特殊机构客户回款慢问题,该案例或加剧市场对军工产业链应收账款质量的担忧。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掼蛋天才回复3天前·上海1
前任清仓、现任被冻、评级下调,三重暴击达成!
尘缘尽知多少回复3天前·上海0
这公司停牌前夜,股东跑路+债务压顶,剧本都写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