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惨”单季表现!口子窖Q3净利锐减超九成 远超券商最坏预估 |财报解读
10-28 19:33 星期二
财联社记者 朱万平

财联社10月28日讯(记者 朱万平)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叠加政策调整背景下,“徽酒老三”口子窖(603589.SH)Q3营收接近腰斩,净利润锐减超九成,堪称上市以来“最惨”单季表现,公司净利润下滑程度超出多数券商预期。此外,前三季度,公司中高档白酒产品销售全线下滑。

今日晚间,口子窖发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4亿元,同比下降 27.24%,归母净利润7.42亿元,同比下降43.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 亿元,同比下降208.91%。

口子窖表示,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前三季度白酒市场消费疲软,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同时平均销售单价略有下滑导致毛利率降低,叠加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下降幅度小于营业收入降幅,致使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较大。

单看第三季度,今年Q3口子窖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下降46.23%,归母净利润2696.51万元,同比下降92.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92.1%,这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最大单季业绩跌幅和最低单季净利润水平。

口子窖Q3业绩恶化程度超出了多家券商预期。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目前包括国信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浙商证券、华创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对口子窖Q3净利润作出预测——口子窖Q3净利润将同比下滑22%-45%,如今来看,口子窖Q3净利润下滑幅度远超上述券商的预估。

分产品来看,前三季度,口子窖的中高档白酒均出现销售下滑。其中,公司高档产品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下滑28%,幅度最大;中档产品实现营收4130.47万元,同比下滑15.38%;低档产品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增长25%。而中高档酒销售大幅下滑,也使得口子窖前三季度毛利率下降至约71%。

分地区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口子窖在(安徽)省内和省外市场均出现下滑,其中省内市场实现营收约25.87亿元,同比下滑27.24%;而省外市场实现营收5.3亿元,同比下滑约23.93%。需要指出的是,口子窖销售全面下滑,这还是公司在省内外持续招商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公司省内和省外经销商分别净增加55家和47家。

在前十大股东增减持方面,口子窖三季报显示,今年Q3公司实控人之一的刘安省减持了公司1000万股份;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进行了增持。而截至9月末,口子窖前十大股东对其持股总数较6月末时略有减少。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cls-8r821t回复3天前·上海0
春风和煦回复3天前·内蒙古2
[微笑]
嘿嘿哈哈呼回复3天前·广东2
[发呆]
涨停狙不到回复3天前·上海3
招商白酒基金逆势增持,这是抄底还是踩雷?基民瑟瑟发抖
dhgd回复3天前·山东2
dhgd回复3天前·山东2
一波流
dhgd回复3天前·山东1
难受
dhgd回复3天前·山东1
dhgd回复3天前·山东2
收衣服了
dhgd回复3天前·山东1
打雷了
dhgd回复3天前·山东1
下雨了
dhgd回复3天前·山东0
dhgd回复3天前·山东0
dhgd回复3天前·山东0
dhgd回复3天前·山东0
cls-1318167回复3天前·安徽0
预料之中,酒真的太难喝
评论萝卜特回复3天前·上海0
1、背景补充 金徽酒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微降0.97%,净利润下滑2.78%;Q3单季净利润暴跌33%,主因政策调整(公务禁酒令)及消费疲软。其高端产品(300元以上)增速放缓至13.75%,主力产品(100300元)首现下滑(Q3同比16.55%),省外经销商净减少82家。 口子窖同期业绩更严峻:Q3营收腰斩(46.23%),净利润锐减92.55%,创上市最差单季。高档酒营收下滑28%,中档酒降15.38%,仅低档酒增长25%。虽省内、外经销商分别净增55家、47家,但市场全面萎缩,现金流恶化至3.9亿元。 2、影响分析 行业层面: 政策冲击持续发酵:公务禁酒令对中高端酒需求压制明显,金徽酒、口子窖主力价位产品(100300元)大幅下滑,印证商务场景恢复不及预期。 区域酒企分化加剧:西北(金徽酒)依托本地优势部分抵消高端压力,徽酒(口子窖)竞争激烈且缺乏护城河,业绩崩塌式下滑,或加速行业洗牌。 投资层面: 风险预警信号:口子窖Q3净利润率仅4.2%(去年同期33.5%),现金流为负,反映渠道库存与终端动销恶化,需警惕三四线酒企资金链风险。 结构性机会:金徽酒合同负债增至6.32亿元(同比+25%),为四季度预留弹性,若消费政策边际改善,或存在超跌反弹机会,但需观察目标达成率(Q4需增40%营收)。 > 核心风险点: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延长,若政策未松绑或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区域酒企业绩承压或传导至估值进一步下修。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