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宝能持股万科市值仍超600亿 神秘接盘方3月内或现身
05-28 20:23 星期一
财联社记者 陈业

财联社5月28日讯 根据港交所5月28日最新披露的权益数据显示,宝能系于5月21日减持万科A(000002.SZ)1500万股,减持平均股价26.39元,减持套现3.96亿元。宝能已清盘“广钜2号”、“安盛3号”、“安盛1号”三只资管计划。此次减持,“泰信价值1号”、“安盛3号”所持万科股份股票被清盘。

至此,宝能系持有万科A股24.30亿股,持股比例降至22.01%,自今年4月以来,宝能出售万科3.73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3.39%。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按5月28日万科收市价计算,目前宝能系持有的剩余万科股份市值约为643.95亿元。

事实上,在宝能表态将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方式减持万科后,市场上围绕神秘接盘方到底是谁争论不休,而这一悬念或于万科8月公布的中报揭晓。

8月悬念

根据《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与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3%。

此外,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不过,大股东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公司股份,不适用该减持规则。

“宝能系不适用减持规则。”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万科集团董秘朱旭再次重申了这一点。朱旭向财联社明确,不适用,也就意味着宝能系减持万科股份数,不但不受减持时间及数量的限制,同时还可以将股份转让给超过两个以上接盘方。

根据上市公司增持条例,通过大宗交易增持达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个交易内编制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书面报告证监会和交易所,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买卖该上市公司股票。

倘若宝能系适用《规定》中“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的要求,那么作为增持方则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增持5%股份,也就达到了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的要求。

不过,由于不受减持规定限制,意味着宝能系可以将已到期的七个资管计划,合计持有6.88%股份的股份分散给多个接盘方,且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那么增持方则不需要根据增持条例,编制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书面报告证监会和交易所,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

“上市公司公布财报的时候,往往只公布前十大股东,如果接盘方能进入万科前十大股东行列,那么在今年8月份万科中报中,则可以看到接盘方名单,如果未能进入前十大股东行列,外界则无法从公开资料知道接盘方信息。”某上市公司董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目前万科前十大股东中,最低持股比例者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98%;其次为2018年12月到期的钜盛华旗下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裕1号资管计划,持股2.04%,而要出现在万科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则持股比例必须超过1.98%。从目前情况来看,接盘方持股超过这一比例是大概率事件。

另据了解,在宝能系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万科股份前,宝能系合计持有万科28.04亿股,占万科总股份的25.39%。其中,旗下钜盛华利用9个资管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11.4亿股,占万科10.34%的股份。9个资管计划中,7个已到期,其余2个将于今年底到期。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自4月17日至今,万科已发生49笔大宗交易。卖方累积减持万科3.9亿股股份,累计成交额为109.3亿元,平均成交成本为28.02元/股,平均折价率为4.39%,按万科110.4亿总股本计算,占万科总股本的3.5%。

假设卖方全部为钜盛华,按照钜盛华举牌万科的平均成本16.1元/股计算,已减持的股份盈利46.48亿元。

神秘买家中会否有平安?

由于达不到披露条件,目前神秘买家尚未浮出水面,但市场多将接盘方指向大型金融机构,其中包括平安系。

“减持的量大,又是关注度比较高的万科,接盘了也只能是财务投资,没有话语权,所以应该是大的金融机构接盘的概率比较大。”对于接盘方,深圳一家知名房企中层管理人士分析。

4月17日,万科发生大宗交易,并确认为钜盛华清盘旗下安盛2号资管计划时,财新曾报道“接盘的机构席位为平安证券的账号”,并透露来自平安证券的自营部门。

对此,深圳某房企高管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是平安,则很有可能是平安金融做这个事情,平安不动产虽然对这些事情有兴趣,但是平安集团给的授权很低,往往是平安金融着手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配合。”

“至于平安是否接盘了宝能系减持的万科股票,平安内部除了非常核心的高层,一般员工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但按照平安的风格和能力,我觉得也是有可能的。”一位平安金融内部员工补充道。

一位长期任职于银行的金融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如果是平安接盘,其不可能动用自有资金,很可能是其他信托、理财类的资金。对于平安金融业务板块而言,其每年会有固定比例的地产行业股票投资占比。”上述平安金融内部员工也证实,“平安金融每年会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向地产,只不过今年对地产的投资监管更加严格。”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平安证券的第一、第二大股东分别为平安信托有限公司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为55.65%、40.95%。如果接盘钜盛华减持的万科股票为平安证券的自营部门,那么接盘资金则应来源于平安的信托及理财资金。财新此前报道称,半年前平安银行有意通过设立结构化信托,认购接盘后万科股票权益并约定到期回购的方式,提供230亿元接盘资金,但此后由于监管形式大变,该计划未施行。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钜盛华旗下前海人寿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为张金顺。在入职前海人寿前,张金顺曾任平安信托的董事长。据媒体报道,在钜盛华最初成立9项资管计划过程中,从优先委托人来看,平安银行、平安信托、民生银行均是其优先级资金来源。其中,东兴7号差额付款合同显示,签订合同时,平安信托的法人仍为张金顺。

相关分析认为,目前来看,不管宝能系此次减持后接盘方中是否有平安系,但从前期平安信托、平安银行为钜盛华旗下资管计划提供优先级资金、助益其买入万科股份,到后期宝能系频繁将万科股份质押给平安证券为自身融资,平安对于宝能系而言,在万宝之争中都是“队友”的身份,而张金顺或从中起到关键作用。

“不管是谁接盘,必须有重大利益才去做这个事情。为使得有人愿意接盘,让旗下到期资管计划顺利退出,宝能是否会为接盘者兜底,或者签署其他抽屉协议都未可知。”深圳某知名房企一位中层管理人士称。

另值得一提的是,宝能于4月上旬着手减持万科股票前夕,曾有消息称前海人寿董事长张金顺携团队撤离宝能,随后前海人寿回应称其正常履职。(财联社记者 陈业)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