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米IPO定价17港元/股 索罗斯等国际巨头参与认购
06-29 12:30 星期五
苏秦|财联社

财联社6月29日讯,小米(新上市编号:01810)刚刚公布IPO发行价为17港元,处于原定区间的下限,对应估值550亿美元。小米公司将于7月9日在港股挂牌上市,成为香港“同股不同权”第一股。据小米招股书,小米在香港市场公开发行股数为1.08亿股,招股书中宣布的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小米于昨日截止招股,市场消息称,小米公开发售共接获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逾8倍,冻结资金约230亿港元。

估值550亿

在公布IPO发行价之后,小米的估值也随之确定为550亿美元,对应的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27倍。此前市场频传小米股票认购热度不及预期,小米方面将考虑偏下限定价。认购遇冷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最近港股市场状况不佳,港股破29000点,失手250日牛熊分界线。市场的交投寡淡是小米售股遇冷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小米给出的估值未必为市场认可。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小米的公开招股股价为17-22港元,对应是估值为5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市盈率达到27-34倍,而苹果的市盈率为18.4倍,远超苹果的估值。伴随着申购的进行,媒体传言小米的估值一路打折。

关于小米的估值问题,小米创始人雷军对媒体称:“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我要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

全能型公司?

小米集团的自我定位为互联网公司,初期以崭新的零售渠道,向用户出售各种自有操作系统 MIUI 驱动的智能硬件产品,从而建立庞大的自有平台,为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互联网服务。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过程中,公司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加上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协助,来进一步改良产品及服务。从而保证了 MIUI 的月活跃用户稳定增加,公司将此类高度忠诚的用户称之为“米粉”。

公司的业务收入来源:智能手机销售、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互联网服务和其他。截至2017年12月 31日,智能手机收入为805.6 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 70.3%,同比增长 65.2%;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为2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9%,占总收入的20.5%,较上一年增加2.4个百分点;互联网服务和其他收入占比所有下降,同比增速为46.3%。

在投资者推介会上,雷军用“新物种”定义了小米,他说,“过去一个星期我终于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雷军称新物种往往没有天敌,很快可以蔓延猖獗,高速成长。

不过,小米的盈利模式尚未被证明。营业收入过于依赖智能手机销售,也受到市场一定的质疑。另外,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增长迅速,但目前仅占营收的二成。

知情人士透露,雷军在此之前就表示,定价会做出让利,让普通投资者都有钱赚。另外该人士透露,在机构方面,目前已经高瓴资本和Capital Group共认购了11亿美元,金融巨头索罗斯名下一家基金亦有参与认购。小米IPO据悉最终筹资47亿美元。(苏秦|财联社)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