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三令五申仍踩线 银保监一日下六道监管函为哪般?
06-29 23:16 星期五
财联社记者 路英

6月28日,针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问题,银保监会连发6道监管函,涉及中华联合财险、众安在线、紫金财险、安诚财险、幸福人寿及民生人寿旗下民生通惠资产管理公司等6家公司。

根据监管函内容来看,不同公司涉及问题不尽相同,但投资管理规范与否、制度是否健全、投资团队是否齐备等方面问题相对集中。

记者采访了上述六家公司,多数表示在监管专项检查结束后便开始整改,目前有公司已经整改结束。

自2016年以来,监管对投资端逐步收紧,对公司的一些基本的人财物配备也做了明确规定。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监管要求的投资团队、人数等方面要求,大型险企或许不难,但对一般中小保险公司却很难达标。

民生资管:受托管第三方保险资金被禁半年

根据监管函信息,出现问题较多公司首先是民生人寿旗下资产管理公司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通惠”)。

根据监管函,民生通惠存在违规开展通道类业务、让渡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管理人职责、未有效履行受托管理人职责等方面问题。

据了解,民生通惠于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间,违规开展存款通道类业务共45笔;为部分产品的外部投资顾问设置系统访问权限和投资经理账号,由其远程登录民生通惠的投资管理系统,直接下达投资指令买卖股票,形成实质上的转委托。另外,该公司的股权投资能力、不动产投资能力与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未能持续达到监管要求,也未按规定进行关联交易和重大风险事件的监管报告和对外信息披露。

为此,监管对民生通惠的处理也很严格,要求该公司自监管函下发之日起3个月内,不得新发行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6个月内不得新增受托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

据了解,民生通惠成立于2012年,由民生人寿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管理资产约为1479亿人民币。

对于上述违规问题,记者联系民生人寿相关负责人,至截稿时,对方未给予任何回应。

众安在线:问题集中在信息报送和披露

众安在线是此次发现问题较多的公司,主要存在超限额投资关联方发行的金融产品、超限额投资单一资产、未按规定进行监管报告和对外信息披露等问题。

具体来看,问题涉及投资关联方发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余额超过监管规定比例,持有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多日超过监管规定比例等问题。

对于报告和信批相关问题,监管函显示,众安财险投资于关联方发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委托投资股票亏损达到保险资产管理重大事项上报标准,均未按规定向监管部门报告和作信息披露;另外,该公司未制定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未按规定向监管部门报告。

除此之外,众安财险还存在未建立资金运用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资金运用交易和结算管理制度等问题;另外,该公司还存在部分委托投资资产未签订银行托管协议,未实行托管,未按规定向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报送信息,以及向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报送数据存在错误等问题。

众安在线成立于2013年,最初由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参股自带光环,后于2017年9月赴港上市,给其他互联网保险机构以希望,但也因主业经营问题广受诟病,至股价不稳。

对于监管函所述问题,众安保险回应财联社记者表示:针对众安保险在保险资金运用专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司迅速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确保资金运用上符合监管规定。今后公司将增强合规风控意识,严格遵守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规定,进一步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加强内部风险管控等有关机制建设,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与监管报告义务,合规审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业务。

紫金财险:投资管理不规范

紫金财险存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管理不规范、股票投资执行控制不严格、未按规定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内部审计、投资决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具体体现在,紫金财险存在内部评审程序不清晰、法律风险管理薄弱、存在应报告未报告事项;集中交易室管理薄弱、投资交易信息管理不严格等问题。被监管责令对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业务和股票投资业务进行全面整改,整改期间不得新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和股票投资。

紫金财险成立于2009年,是江苏金融办做业务指导,组织部管理干部的地方国企。该公司经历了高管齐备、业务高速发展期,后因诸多体制、人事问题发展逐渐缓慢。今年初,原总裁许坚转赴他处,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顾士新接任,但目前仍未见其总裁任命批复。

对于此次监管函,该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检查结束后监管曾召开反馈会,之后该公司便进行整改,年初已经整改完毕。至于后续影响,其表示,紫金财险投资规模比较小,并且大多是固收类,所以影响较小。

幸福人寿、中华联合、安诚财险:合规薄弱

相对于前面几家公司,幸福人寿、中华联合、安诚财险等三家公司存在的问题相对集中,总体可概括为合规意识不强。

比如,中华联合财险主要是资金运用制度不健全、投资管理部门未保持独立、股权投资运作不规范等。对于整改进度等相关问题,记者联系到中华联合相关人士,但至截稿时该公司未能给予答复。

幸福人寿也存在资金运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另外,存在未按规定开展投后管理,并且在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20%的情况下,开展股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部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未按规定报告关联交易等情况等问题。

对于此次监管函中提到的相关问题,幸福人寿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该公司正在按照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函提出的各项监管要求,制订整改方案并积极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公司将继续按照监管要求,借此整改机会,完善公司资金运用管理机制、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能力。

一位幸福人寿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自检查开始便着手整改工作,截至目前资金运用制度一项已经整改完毕。

安诚财险则主要是委托投资不规范、未按规定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内部审计和内部管理工作不规范等问题。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按要求进行整改,此事不会对公司投资业务产生大的影响。

监管重锤 规范保险投资

事实上,早在2016年底,原保监会就针对一些公司股票投资中的“快进快出”行为,约谈多家公司,并表示保监会将继续加强保险资金投资监管,针对苗头性问题和重点公司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范投资风险。随后,在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前,原保监会曾连续发文,全面清查违规资金运用。

2017年4月20日,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同年4月23日,保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同年4月28日,下发《关于强化保险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同年5月7日,《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发布。

2017年5月9日,原保监会就曾下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并开展整治工作,要求险企进行“公司自查”并在同年6月15日前上报自查整改报告相关资料。之后“监管现场检查”,检查中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保监会表示将依据法律法规进行顶格处罚。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对于监管投资团队、人数等方面问题,对大型险企或许不难,但对一般中小保险公司却很难达到要求。

首先,是投资方面人才成本较高,其次,此方面人才稀缺。

一位业内资深高管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对于中小公司而言,这些人平时也用不上,但为了获取某些投资资格,有时候就会借人、借物应付检查,这是中小公司的通病。(财联社记者 路英)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