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4日讯,过去三个月,一直牵动着国人神经的,除了中美经贸摩擦,还有命运随之一同起起落落的中兴通讯。
这家通信行业的老牌企业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从遭遇创建以来最大危机进入休克,到好不容易峰回路转迎来转机,在之后又接连遭遇问题,到今天总算有了结果:美国BIS对外公布解禁令,中兴通讯正式被移除《禁止出口人员清单》。
今天上午,中兴通讯也在公众号发布了一则以“满怀信心,再出发!”为题的文章,这意味着中兴通讯正式解禁。
经历过中美双方旷日持久的博弈,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给中国通信领域乃至所有中国企业带来的教训与反思也是不容忽视的。
祸事前因
2012年,中兴通讯的事业进行得如日中天:专利申请量超越松下位列全球第一,智能手机三季度全球出货量跻身全球第四,布局海外市场计划大获成功。
然而,在阳光背后,阴影也在悄悄逼近: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开始对中兴通讯展开针对其涉嫌违反美国出口禁令的调查,调查重点是中兴通讯是否通过“壳公司”采购美国产品,然后将其提供给伊朗,从而违反美国的出口禁令。在此之前,中兴通讯于2010年与伊朗通讯企业签署过两份关于出售设备的合同,价值高达21.29亿美元。这是中兴第一次引起美国的注意,之后中兴停止了对伊朗出售美国新设备。
然而中兴通讯并没有放弃与伊朗间的业务往来。2013年,通过收购一家无锡上市公司,中兴通讯秘密恢复了与伊朗的业务活动。与此同时,美国方面的调查也没有停止。
2016年,美国商务部在官方网站披露了其调查员获取的中兴通讯内部文件。该文件显示,中兴通讯当时在伊朗、苏丹、朝鲜、叙利亚、古巴五大禁运国都有在执行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美国供应链。
2016年3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以中兴通讯“违反美国出口限制法规”为由,对中兴采取限制出口措施。除了不提供芯片以外,美国的供应商也不再提供技术支持。
中兴并非没有做出过改变。除了开除四名高管,还斥巨资重整出口合规管制体系和IT系统。为了与美国达成和解,2017年3月,中兴通讯承认违反美国出口管制相关法律法规,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惩戒相关员工,设定为期7年的考察期。并将支付11.9亿美元的罚金,这也是美国外贸管制法规体系在当时罚款金额最高的案例。
飞来横祸
受罚之后,中兴的业务也逐步有了起色,去年净利润增长接近三倍,达到45.68亿元,股价也一度创下2010年来新高。但好景不长,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兴通讯成为了美国攻击中国的筹码。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对中兴通讯做出了激活对中兴通讯和中兴康讯公司拒绝令的决定。美国商务部下令拒绝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的出口特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口电讯零部件产品,期限为7年。美国惩罚中兴的理由是:此前在配合美国商务部调查期间,中兴通讯做过多次虚假陈述,之前承诺的对员工的处罚也未予实施。
此时正处中美贸易纠纷愈演愈烈之际,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国有控股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遭封杀引发多方震动。由于也正值5G国际标准确定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5G技术的主力军,中兴通讯被封杀,无疑会大大打击中国在5G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市场也传出美国将对中国第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进行打击的消息,但迄今并未证实。
中兴通讯被封杀,也被媒体解读为中美未来科技领域主导权之争的序幕。
争锋相对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架势,中兴通讯也迅速做出了应对措施。
4月19日有媒体报道,中兴快速强化了合规管理,要求每个员工重新学习欧美法律、法规、反贿赂等知识,参加合规考试要做到100分(满分)才算通过。
4月20日,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发表声明称,美国禁令或导致中兴通讯进入休克状态,这一制裁极不公平,对全体员工以及全球的运营商客户、终端消费者和股东都会带来不利,中兴不能接受,并将加大科研投入,反对贸易政治化。声明还强硬的表示,中兴通讯的产品在中国国内有市场,有13亿人民作后盾,对未来充满期待与自信,自己并不害怕。
5月5日凌晨,中兴通讯公司危机应对工作组发布一封题为《坚定信心力争更短时间解决问题》内部信。信件称:公司已正式向BIS提交了关于暂停执行拒绝令的申请,并根据BIS指引提交了补充材料,也会运用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进一步强调,中兴2017年研发投入居国内A股上市科技公司首位;公司一季度业绩良好。并表示: “路再长也有终点,夜再长也有尽头。”
除此之外,在中兴事件发生后,中兴通讯立即上报中央,以商务部的形式组建谈判小组,一起前往美国与其商务部谈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态,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新华社刊文称,中兴禁售令一方面透露出美国对中国迈向高端制造的焦虑,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
休克时刻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正如董事长公开信中所说,中兴通讯进入了休克时刻。
在禁令下达之后,中兴通讯紧急宣布A股和H股双双停牌,并延期披露2018年第一季报。不仅如此,停牌后中信保诚、长信等超过40家基金公司先后调整估值,普遍按停牌前31.31元收盘价的2个跌停25.36元/股或者下调20%即25.05元进行估值,也有前海开源基金按3个跌停即22.82元/股估值。中信保诚基金和长信基金更是二度下调估值到20.04元每股和20.54元/股,相当于停牌前股价给出约4个跌停,估值被累计下调34.4%。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兴通讯被中国台湾列为出口管制对象,5月10日中兴通讯称,因受美国拒绝令影响,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有消息称某电商网站已下架中兴通讯产品。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电信也表示将停售中兴移动设备。
除此之外,此次危机还触发了其他连锁反应。
市场方面,相关板块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在中兴被禁售次日(4月17日),计算机板块整体下跌3.95%、电子板块下跌3.07%、通信板块下跌2.94%。市场主要指数也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上证指数下跌1.41%,中小板指下跌3.02%。不过,中兴事件折射的中国“缺芯”之痛也唤起国内“芯片科技热”,不少国产芯片出现涨停潮,深科技、紫光国微在内的19支概念股涨停。
产业链方面,受中兴通讯休克影响,不少国内上下游企业运作出现困难。
峰回路转
所幸,就在中兴通讯的生死存亡备受关注之际,随着中美经贸进入磋商阶段,“休克“中的中兴迎来了“复活”的机会。
在5月3日至4日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中,中方就中兴公司案与美方进行了严正交涉。美方表示,重视中方交涉,将向美总统报告中方立场。
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我正在一同努力为中兴通讯提供一种快速恢复业务的途径。”“中国(指中兴)有太多的工作岗位流失,我已告知商务部要完成这项工作。”
安信证券对此点评称,此次特朗普发布推特预示着中兴事件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下将很快得到妥善解决,长期将更加坚定5G投资决心。随即中兴通讯供应商股价集体大涨,而明晟公司(MSCI)也将中兴通讯加入了MSCI中国指数。
5月22日更有消息人士称美国将取消中兴通讯销售禁令,或将以巨额罚款的形式惩罚,中兴方给出了肯定的回应。至此,中兴通讯危机告一段落。另外,5月23日有消息称,中兴通讯部分国产供应商已接到供货信号。
5月2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商务部将就解除对中兴公司的销售禁令通报美国国会。这意味着中兴禁售危机即将过去。
再起波澜
虽然并不顺畅,中兴通讯似乎已经走在了回归运营的路上。然而,美方扑朔迷离的态度却使中兴通讯如坐针毡,除了美方投票通过恢复对中兴的出口禁令,估值股价和评级也一降再降。
5月30日,中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继续停牌。背后的原因是之前美方的拒绝令仍处于激活状态。同天,明晟公司(MSCI)发布临时公告宣布,中兴通讯将暂不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
6月1日,汇安基金发布公告下调中兴通讯估值,调整后中兴通讯股票价格估值为22.82元,之前为31.3元。当天中兴通讯关联企业科创新源公告称,从4月16日开始公司便未收到中兴的交货通知,这严重影响了公司上半年的盈利能力。
6月6日,有消息称,为使公司正常运营,中兴通讯与美国签署原则性协议,美国商务部针对公司向美国供应商采购零部件的禁令将被撤销。但是由于拒绝令仍未取消,股票维持停牌。央广网于当天发文评论:中兴事件结果来之不易,值得各方深思珍惜。
6月7日,富国基金发布了下调中兴估值的公告。当天,美国与中兴达成协议,中兴将支付10亿美元罚款,并在第三方托管账户存放4亿美元。除此之外,中兴通讯必须30天内更换董事会和管理层,美国将会挑选人员进入中兴通讯的合规团队。当晚公司发出内部信,信中表示,公司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本次事件实质反映了公司在合规文化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一旦拒绝令解除将快速回复正常经营。
6月13日,中兴通讯迎来复牌。A股方面,多家基金公司下调估值,富国基金等二度下调中兴估值,股价跌停。此前停牌期间,陆续有40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对中兴通讯股票估值进行调整。H股方面,中兴盘前竞价跌35%。当晚,中兴连发7则公告,公司将于6月29日上午9时在深圳总部召开2017年度股东大会。这次全面“部署”中兴接下来的高管“换血”和新的人事安排,以及包括2017年年报、选举非独立董事、选举独立非执行董事、融资计划等16项提案。其中包括批准向银行申请300亿元人民币以及60亿美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
6月14日,高盛下调中兴通讯H 股评级至中性,并称中兴通讯将逐渐失去中国境外市场的份额。当天中兴H股盘前下跌0.67%,A股再度一字跌停。
国内股价情况不容乐观,美国那边也传来坏消息。据CBS报道,当地时间6月18日晚间,美国参议院以85票赞成、10票反对通过了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修正案。该法案的一项附加条款指出,将恢复对中兴的出口禁令。
解禁尾声
就在大家为可能再次恢复的禁令担忧时,美方的态度再次反转,中兴通讯迎来解禁希望。
6月20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美国参议院于当地时间6月18日通过的NDAA目前仍非美国法律。这意味着,关于将恢复对中兴的出口禁令的法案目前只是在参议院得到通过,即使参、众两院都通过了,该等立法案将呈交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待其签字或否决。当天,中兴通讯在港股大涨逾17%,创7月以来最大涨幅。然而,其在A股却遭遇了不同境遇,不仅连续5日一字跌停,当天还有8家基金公司发布下调了中兴通讯A股估值的公告,整体估值在12.02-16.64元/股之间,其中工银瑞信给出了12.02元/股的最低估值。不过中兴解禁似乎又迎来了希望。
美东时间7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从发布公告之日起至2018年8月1日,在有限条件下解除对中兴通讯公司的出口禁售令,授权对象为已经与中兴通讯开展业务的公司。
似乎是看到了中兴重生的希望,7月3日,中兴通讯A股股价涨停,H股股价上涨7.6%。有资深券商分析师表示,在中兴完全解禁前,还无法出具报告,不过“事情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7月4日,财联社记者从多位中兴内部人士处独家获悉,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暂时部分解禁主要针对运维和售后,以保障已购上电设备运行。中兴人士称,这部分业务需要的备件和软件都在此前禁令范围内。这则部分解禁消息于7月6日获得中兴确认。
7月5日,中兴通讯管理层进行洗牌。总裁由赵先明换成了先前担任中兴通讯德国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徐子阳。此外,邵威琳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
7月12日,美国商务部与中兴达成协议,取消近三个月来禁止美国供应商与中兴进行商业往来的禁令,禁令将在中兴向美国支付4亿保证金后解除。
7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中兴已缴纳14亿美元罚款的最后款项,商务部解除对其的禁售令。据记者了解,中兴在北京时间7月14日6点33分启动了之前早已预备的T0业务重建计划,开始全面恢复全球业务。从13日晚开始,员工就陆续来到工作岗位上。首个订单来自中兴墨西哥的终端业务线。据中兴内部员工称,中兴公司内部多处荧屏上当即打上“解禁!”字样。三个月过去了,中兴通讯终于解禁。
警钟长鸣
兜兜转转,在中美双方的持续沟通下,中兴通讯终于绝处逢生。但中兴仍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停摆将近90天、高管被迫换血以及高达14亿美元的罚款。
中兴危机事件带来的教训也给之后中国企业运作敲响了警钟。
首先,抛开美方处罚措施过于苛刻带有其他意图的猜测,通过对中兴通讯遭遇“飞来横祸“原因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中兴通讯在过去自作聪明隐瞒真相,一次次不遵守规则,最终导致“祸从天降”。因此,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贸关系中,中国企业需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运用规则保护自身的权益。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由于技术壁垒的限制,中兴通讯在美国制裁后出现的”芯片荒“情况以及对产业链一系列连锁影响也反映出中国软肋所在,中兴的命运揭示了当今该领域所有中国企业的痛点。据了解,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芯片市场,但芯片自给率不足10%,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进口花费已经连续两年超过原油,累计耗资高达1.8万亿美元。在芯片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在技术、产业、政策上群策群力共同发力,自主研发国产芯片,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断完善国家自主供应链,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4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抓产业体系建设,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优中选优、重点突破。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优化市场环境,更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中兴通讯这一次重新出发,在未来将会如何重燃“中兴之光”?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