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 王颖) 火币核心资产交易所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还未完全合规,上市之路道阻且长。
虽然李林在7月26日链得得的“吐槽大会”上,否认了“火币有意借壳上市”的传闻,但近期李林收购桐成控股(01611)的举动,让他之前的辟谣略显无力。
据港交所披露易在8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港股桐成控股大股东分别向火币集团董事长李林和裂变资本董事长滕荣松转让73.73%和6.8%的股权,转让完成后李林成为桐成控股实际控制人。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消息来看,此次火币收购港股上市公司可能意在借壳上市,在资本层面为火币上市铺平道路。
但在国内监管日益趋紧的形势下,火币真的能成功上市吗?
收购桐成控股,目标借壳上市?
李林对火币上市应是抱有期待的。他在“吐槽大会”上表示,相信传统资本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对现有区块链经济进行补充,相信传统金融市场未来会拥抱区块链经济,两者有可能会融合,火币不排除在传统的资本市场上市。
若在传统资本市场上市,在目前各国政府都对数字货币及其交易较为敏感的状态下,借壳上市成功几率会更大一些。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上市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绕过IPO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
借壳与一般的并购重组的区别在于,借壳之后,未上市公司的原股东能够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在一般并购重组中,未上市公司原股东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也因此,借壳上市又被称为“反向并购”。
此次交易实际发生时间为8月21日,李林所购买股份数量约为2.22亿股,滕荣松所购买股份数量约为2045万股。二者的成交价格均为2.72港元。据此计算,李林此次收购花费约6.04亿元港元,滕荣松花费约为5562.4万元港元。
从交易行为来看,此次交易主体是李林个人,而非火币集团;交易完成后,桐成控股实际控制人也是李林,而非火币集团。若火币集团想要借桐成控股实现上市,需要将火币集团的业务逐步装入桐成控股中。
通常借壳交易中,收购标的资产的上市公司往往只是壳公司。交易中,上市公司唯一的价值可能只有壳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桐成控股2016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是一家拥有近30年历史的电子专业制造商,主要制造电气相关产品、电源及电子产品,包括螺管线圈、电池充电器解决方案及电源、LED照明等。其总部位于香港,工厂主要集中在深圳松岗和光明新区等地。
2017年桐成控股年收入3.06亿港元,同比增长6.03%;净利润519.4万港元,同比减少64.58%。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6个月内,桐成控股虽收入同比增长17.0%至1.61亿港元,但净利润同比减少54.4%至98.6万港元,毛利率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由21.9%下降至13.9%。
虽然桐成控股自身业务收入可观,但盈利能力较差,剥离其原本业务,装入火币集团旗下项目,可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趋于收紧的监管政策
即使“壳”公司已准备好,火币集团想借壳上市也不是件易事。
1. 国内严禁数字货币交易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下发《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平台业务后,国内20多家数字货币交易所在纷纷外迁,火币也在此列。
下有对策,上有政策。境内数字货币投资者的网络访问渠道、支付渠道等,都将被纳入国家管理范围。
1月15日,彭博社消息称,中国为加大打击数字货币力度,已将提供类似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的网站与移动应用软件(APP)列为打击目标。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监管层计划屏蔽允许进行加密货币集中化交易的中国及海外平台(网站和APP),阻断国内用户接入。
1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境外ICO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的提示》,明确提到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目前,微信、支付宝都已禁止用户进行数字货币交易,并对数字货币交易行为进行监测巡查。
对此,李林早有心理准备,“火币核心资产是交易所业务,但现在交易所业务于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完全合规,所以借壳上市从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
除交易所外,火币集团旗下业务涵盖交易所、钱包、投资、HT生态基金、孵化器、矿池、资讯、研究院等模块。
2. 港交所打击壳股力度空前
港交所有关借壳上市、持续上市准则及其他《上市规则》条文修订的咨询将于8月31日结束,其中关于对业务不足公司拟进行的反向收购活动增加额外要求引来最大反响。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近90%业务不足的公司可能最终因失救而被除牌。
桐成控股虽然营收在持续增长,但是净利润却在大幅下降,且数额不高。随着毛利率的下降,据2017年公司非营业收入占比仅0.8%,可以推测未来公司净利润还会继续下滑。
此外,按现有规则,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转变后,两年内以非常重大收购(Very Substantial Acquisition,简称VSA),收购或转变主营业务,会被视为反向收购,当作新股上市处理。联交所拟建议,除了将期限由2年增至3年,并针对公司透过一系列并购“拆件”注资,建议将滚动计算的3年内,公司进行的收购和交易,会被视为单一交易,考虑是否构成非常重大收购。
增加注资期限,除了尽可能地包括更多注资壳股活动,更重要是藉此增加借壳成本,同时让过程中有更多披露。
火币集团企图在港交所借壳上市,随着借壳上市相关条文的出台,成本和风险都会同步增加。目前只是李林个人控股上市公司,或可视为拉开火币上市的序幕,但可以肯定的是,火币想要在传统资本市场上市,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