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易会满——从掌舵宇宙行到金融街19号新掌门
01-26 18:31 星期六
财联社研究员 廖定峰

【财联社】(研究员 廖定峰)易姓在中国并不常见,但很快,中国投资者最熟悉的两位金融官员都将姓易。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之后,易会满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成为金融街19号新的掌门。以后一行两会,两“易”齐聚,投资者的投资会变得容易吗?

传闻易姓乃黄帝后裔,黄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征日月之兆以为姓,易者,日月为之也(象形文字,上日,下月);开物成务,生生不息之意也;《易》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易会满,相比前几任主席,对向来有吉兆、忌讳习惯的中国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兆头。

“令人意外”的易会满

在今天之前,很多股票投资者估计都没听过“易会满”这名字。

但对于45万工行员工来说,易会满并不陌生。这位从1985年就开始入职工行,其职业生涯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并于2013年开始担任工行行长,2016年担任工行董事长,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的总舵手。

1月23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易会满21日通过考察,新的变动将很快公布。市场就敏锐到意识到,易会满可能成为新一任的证监会主席。在此之前,市场从未将易会满跟证监会主席联系起来,虽然市场对刘士余可能被撤换早有传闻。

在易会满之前,前三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肖钢和刘士余分别来自建行、中行和农行。易会满的上任,意味着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四大行聚齐了。

但易会满也有不同之处。郭树清在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前,除了担任建行董事长外,曾在国家体改委、央行长期工作。

肖钢则除了中行董事长外,曾长期在央行工作,最高曾担任央行副行长。刘士余除了农行董事长外,也曾在体改委和央行工作,也曾当过央行副行长。

相比之下,易会满的工作经历相对单一。这无疑也增加了易会满任职证监会主席的意外性。

但这不是易会满第一次令市场意外。2013年5月,易会满出任工行行长,而在这之前,他只是排名第五的副行长。

2013年5月22日晚间,工商银行宣布,易会满接替已任工行行长8年的杨凯生,出任中国最大商业银行行长一职。

2016年5月,易会满开始担任工行董事长。在国有大行中,由行长直接接任董事长职位的做法几乎没有先例,“国有大行董事长的人选一般由央行或者其他副部级单位一把手来接任,易会满的能力可见一斑。”一名央行官员曾这样评价。

同时,易会满的学历也是市场津津乐道的。易会满毕业学校是一所中专--浙江银行学校(现已升格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城市金融专业毕业。相比此前的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的学历无疑是短板。但易会满的学习能力强,此后他拥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和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当然,一切仍要业绩说话。

易会满2000年-2005年任工行江苏分行行长,其间江苏分行在工行系统内的经营绩效排名由1999年的第9位提升至2004年的第4位。2005年-2008年他调任工行北京分行行长期间,分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业务指标均居北京地区银行同业第一位,2006年度、2007年度在全国工行系统经营绩效排名中蝉联第一。

在2013年担任工行行长后,工商银行保持了其“宇宙行”的地位。目前其资产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2018年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资产质量逐步改善。工行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工行实现净利润2,401.20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营业收入5,770.55亿元,同比增长7.71%。

在关于工行经营方面,易会满介绍称,在过去的2015、2016、2017年三年时间里,为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工行把握住财务实力比较强、盈利状况较好、拨备基础不错的有利条件,共支出2050亿元处置了6000亿元的不良贷款。“2018年将投入1000亿元作为呆账准备金,处置2200亿元不良贷款,即四年共处置不良贷款8200亿元,这个数据在目前工行14万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占比达6%。”

即使工行已成为宇宙第一大行,易会满仍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思考。易会满曾表示,“工行总资产已经是全球最大,今后是否还要做得更大,是否有边界,值得认真思考。如果大到没有能力管理资本需求带来的压力,那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风险。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西方的银行有根本差异,因为在负债端我们的理财业务对存款的替代速度非常快,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资产总量还会增加。”

“低位入市”的易会满

易会满的前任刘士余是2016年2月份入职证监会的,当时正逢股灾末期。此前由于股市“去杠杆”和“熔断”政策急剧变化,股市自5000点上方大幅下跌,半年多时间,大盘几近腰斩,投资者的怨声四起。

刘士余上任后,股市逐步企稳。刘士余对股市投机操纵的严厉监管,对价值投资的大力提倡,确实在A股市场引发了一波白马股行情,一批业绩优质的股票脱颖而出。在2017年,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股表现突出,上涨了25%,不过,创业板却下跌逾10%。

刘士余的白马股行情在2018年遭遇重创,金融去杠杆引发的民营企业资金紧张,导致质押爆仓,以及大量白马股“爆雷”,严厉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监管层的监管政策未能及时调整,市场活跃性大幅下降。A股作为直接融资渠道和投资者投资的价值出现明显下滑。

但在“稳杠杆”大背景下,股市正被高层赋予前所未有的地位。在去年10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罕见提出资本市场。会议强调,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激发市场活力”成为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才能增加上市公司的活力。

此外,科创板的快速创立和注册制的试点,也是易会满面临的巨大机会。科创板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为一大批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一个新的平台,也为易会满提供了机会。沪深主板的很多问题可谓积重难返。

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市场化方向之一。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为中国股市市场化开辟了一方良田。作为主要的“耕耘者”,易会满面临一次巨大的历史机遇,这个机遇比尚福林“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更大。

中国股市指数目前处于低位也是易会满的一大优势。股市指数虽然不是衡量一个证监会主席功过的主要指标,证监会主席也无法决定指数的走势,但对于股民来说,指数的涨跌事关钱包,是股民评价证监会主席业绩的重要参考。“低位入市”,无疑给了易会满更多“赢”的机会。

如图,现在A股正处于历史趋势的低位。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则未来中国股市从趋势支持位反弹的可能性极大。

百年未有之变局

在去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时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去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

既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然意味着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首先最明显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全球化中进行的,但现在全球化面临根本性变革,全球化主倡者美国开始往回缩,“美国优先”政策,为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转向“中高”速度增长,并且未来增速稳步下降仍是大概率事件。2018年中国GDP增速为6.6%,是28年来最低。

上述挑战自然也会在中国股市中得到投射。从长期来说,聚齐中国主要优质公司的中国股市仍然是经济晴雨表。易会满也跳不出这个“束缚”,但如何减少来自股民的“骂声”,和股民的“蜜月期”仍维持多久,仍是一个重大挑战。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