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新规解读:有望撬动2万亿项目 基建投资再上风口
06-11 08:54 星期二
祁巍|财联社

财联社6月11日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亮点颇多,引发市场热议。分析认为,5000亿元地方债有望作为资本金,进而拉动2万亿规模基建项目。

一是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而在此前,专项债由于是债务性资金,不得作为项目资本金,此次有所放松,但有条件要求。

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目前行业不同资本金比例有所不同,大概在20%~30%之间。

根据《通知》,对专项债券支持、符合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具有较大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主要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铁路、国家高速公路和支持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的地方高速公路、供电、供气项目,允许将部分专项债券作为一定比例的项目资本金,但不得超越项目收益实际水平过度融资。

《通知》同时要求,地方政府要按照一一对应原则,将专项债券严格落实到实体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将专项债券作为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不得通过设立壳公司、多级子公司等中间环节注资,避免层层嵌套、层层放大杠杆。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和房地产、制造业不同,基建投资内源性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弱,需要依赖外部融资。资金来源中,预算内资金占比不足20%,需要地方政府作为主体加杠杆撬动债务性资金。

国盛建筑首席分析师夏天认为,去年专项债新增发行额度为1.35万亿,今年专项债新增发行额度为2.15万亿,且要求9月底前全部发完,之前没有杠杆,意味着2.15万亿专项债就是2.15万亿的项目。现在新的政策可以让其中一部分专项债作为资本金来用,一般资本金比例为20%-30%,平均25%左右,假设2.15万亿专项债中有5000亿元作为资本金,就相当于撬动了2万亿的项目,带来1.5万亿的增量资金

国盛证券认为,新规有望提升基建投资增速8.5个pct,保守估计也可提升3-5个pct。

二是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

也就是项目可以组合采取专项债+市场化融资(如贷款)的方式融资。

《通知》明确指出,对于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项目,鼓励和引导银行机构以项目贷款等方式支持符合标准的专项债券项目。鼓励保险机构为符合标准的中长期限专项债券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允许项目单位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支持符合标准的专项债券项目。

与此同时,文件还提出,三个免责项目,明确政策界限,允许合法合规融资行为,避免各方因担心被问责而不作为,分别是:

1、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支持专项债券项目配套融资,以及依法合规支持已纳入国家和省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印发的“十三五”规划并按规定权限完成审批或核准程序的项目。

2、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提出的其他补短板重大项目,凡偿债资金来源为经营性收入、不新增隐性债务的,不认定为隐性债务问责情形。

3、对金融机构支持存量隐性债务中的必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且不新增隐性债务的,也不认定为隐性债务问责情形。

三是对依法合规予以免责。

《通知》要求,既要强化责任意识,谁举债谁负责、谁融资谁负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也要明确政策界限,允许合法合规融资行为,避免各方因担心被问责而不作为。

对此,李奇霖表示,2018年基建投资断崖式下跌,一个原因是地方债务高压监管,并将违规举债责任上升到“终身追责、责任倒查”。财金23号文,也对国有金融机构做了规范。据我们了解,不少地方政府和城投,重点是保存量债务,尤其是城投债不违约,但对新建项目并不积极。

他还指出,此次《通知》规定,在从严整治举债乱象,也“要明确政策界限,允许合法合规融资行为,避免各方因担心被问责而不作为。”对于合规项目,不认定为隐性债务问责情形。同时还规定“对金融机构支持存量隐性债务中的必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且不新增隐性债务的,也不认定为隐性债务问责情形”。这条规定,可能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参与基建的积极性。

《通知》对基建投资有何影响?

中信宏观团队认为,认为此文件将有利于基建投资的进一步企稳回升,信号和实际意义均显著,维持基建增速年末回升至8%上方的判断。

国金证券表示,考虑到目前专项债类型中以土储和棚改债为主,今年以来符合项目要求的收费公路、轨交、水资源工程等专项债总计发行639.5亿元,占全部新增专项债规模的比例仅为7.4%,即使假设全年比例提高到10%,扣除已经发行规模,预计年内还有1,510亿元相关项目专项债发行。公路、轨交等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按照5倍杠杆计算,新增专项债资金如果全部作为资本金,有望新增基建投资6,040亿元,相比于2018年17.6万亿元基建投资完成额,占比仅为3.4%。意味着乐观情形下,对于全年基建投资的增速预测从年初的6.7%上调到10%左右

中信建投认为,通知将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今年财政前置、提前发力的现象明显。1-5月累计新增专项债 8726 亿,而2019年政府预算发行2.15万亿元,这意味着2019年剩余额度为1.28万亿,而去年同期为1.35万亿。2019年下半年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持力度从现在看仍然偏乏力。在地方债务压力较大,无法安排更多的政府债务拉动基建。专项债作为资本金,放大了杠杆率,撬动社会杠杆,在不增大政府债务压力的前提下,加快融资速度,为建设项目融资,支持托底经济。

哪些股票将受益?

中信证券建筑建材行业首席分析师罗鼎认为,此文件的出台将边际上拓宽可撬动社会融资的政府资金渠道,表明了政府对于稳基建的决心,将对市场对于基建的预期有所修复。叠加建筑板块估值和机构持仓均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两主线把握:1)推荐更加受益于当期融资环境的央企和地方国企;2)关注区域和细分专业内扩张驱动的业绩持续增长且估值较低的设计公司。

中信建投策略认为,在国内政策逐步稳定经济,缓释风险的情况下,市场是逐步触底的。因此,我们仍然建议投资者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做好市场反弹的准备。在行业配置层面,除了关注基建边际改善的条件外,受益于经济转型和政策支持的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等成长板块优先配置,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仍然值得关注。

华创证券认为,围绕基建投资,一是基建补短板,铁路交运先行;二是基建利好前端工程设计。中国建筑(601668)、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中铁(601390)、中国交建(601800)、苏交科(300284)、中设集团(603018)等公司有望受益。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老男孩99回复5年前1
去杠杆变为加杠杆,09年的4万亿大放水今年重现,估计房价又要开始起爆了
虎贲鹰扬48回复5年前0
弄来弄去还是老一套,程咬金的三板斧
189189189回复5年前1
加杠杠开始
goodnight回复5年前0
钱多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