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重点关注核心资产 标的与择时需兼顾
06-12 10:21 星期三
张爽|财联社

财联社 (上海 记者张爽)讯,6月11日,“开放的红利——兴业证券2019年中期策略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兴业证券相关领导与各行业分析师齐聚。

在会议上,财联社采访了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先生,其认为,市场投资者对基本面与风险偏好预期相互博弈,应把握结构性机会为主、阶段性机会为辅,聚焦优质标的与市场择时兼顾。而就长期来看,开放可能将为A股带来历史上第一次长牛。

中短期金融地产链+成长 长期“龙凤呈祥”

从宏观来看,王德伦先生认为,企业盈利在短期内会承压,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也会较弱,就宏观层面而言,长期看经济基本面面临向下的压力,企业盈利底部徘徊将会传导至股市,需谨慎应对。

本轮盈利底部在2018年第四季度就已经显现、第一季度出现上升拐点。但因为一些综合因素,经济与企业盈利第二和第三度再次面临向下压力,并将在底部徘徊3-4个季度,有触底但无反弹。

实际上,今年的货币流动性整体比去年相对而言已经好转,风险偏好也呈现好转状态,虽然从流动性来看大放水的可能性不会太大,但流动性相较2018年已经明显好转。“长期而言,开放可能将为A股带来历史上第一次长牛。”王德伦先生指出。

在行业配置上,王德伦先生认为主要有四条主线值得关注。

首先,在金融开放+金融供给侧改革下关注金融龙头。其次,成长政策逐步落地(风电、光伏、传媒),政策持续加持(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此外,地产链条中的景气环节,地产后消费(厨电、家电、家居、汽车)也值得关注。而长期应该关注“龙凤呈祥”:核心资产和大创新两大领域。

“核心资产,产业上来看它的分布很广泛,但从本质上来讲应具备核心竞争力。未来一个良性的市场将会由许多优质的有代表性的企业组成,企业的长期增长中枢下降,但企业盈利增长投资应相对较高。”王德伦先生认为。

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核心资产的定义也会定期进行调整,这是个动态演化的过程,短期和长期的角度看法会有不同。但也不排除突发情况,比如有些好公司,当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技术出现不成熟的情况时,会将它归类至“大创新”里面。 对于“大创新”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要具体看其产业所处的环境,周期性问题需具体看待。

关注资金属性 标的与择时需兼顾

“投资策略上,绝对收益且资金期限较短性质的机构,建议谨慎防御,把握阶段性机会。相对收益机构可采取类似长线外资“以长打短”的做法,聚焦优质标的,兼顾市场择时。”王德伦先生建议。

关于配置,王德伦先生认为,对于个人而言,如果是短钱做绝对收益时,当市场风险来临,应及时调仓。如果是长期相对收益,跟外资的打法会比较好。优质资产是要长期的要有底仓的。短期内涨得太多可以调仓,如果在做核心资产的计划时,将核心资产又搞成炒小票,其实并不十分合适。

如果资金属性是创新,则可以做长期,其背后的原因也有据可循。具体而言,开放的红利是个长期的事情,但是机会有可能在出现变化点的地方。外资之所以会反复调仓的背后,与其发现并利用转折点、资金的特有属性都有着较大的关系。

具体而言,国内的投资机构资金的考核期和资金期限相对较短,资金成本也相对较高,海外的资金成本优势叠加复利,时间期限长。长期的钱做长期无可厚非。目前,国内也在引入长期资金,比如社保基金、养老基金、银行理财都可以延长资金的期限,对于培育市场而言有诸多裨益。

总而言之,核心观点是不同投资者打法不同,资金属性和时间属性都是重要的选择前提。

目前,金融去杠杆取得明显成效,政策自上而下重视资本市场,使得股市和实体企业流动性较2018年明显好转。风险偏好2019年下半年呈现交织状态,影响行情起起伏伏。虽然今年流动性环境好于2018年,但不要期待“大放水”和“强刺激”。

对于后市,王德伦先生认为,风险偏好具备阶段性好转的机会,在投资者对基本面与风险偏好预期相互博弈,市场大概率起起伏伏的背景下,应把握结构性机会为主、阶段性机会为辅。投资者对基本面与风险偏好预期相互博弈,市场大概率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应把握结构性机会为主、阶段性机会为辅,优质标的与市场择时兼顾。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