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11:15
财联社8月20日讯,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中国银行间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报价4.25%,8月16日为4.31%。
目前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水平在3.3%,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水平为4.35%。
报价还显示,5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报价为4.85%。本次报价将在下月更新之前有效。
华泰宏观李超指出,8月20日按照新报价机制的LPR首次报价1年期4.25%,5年期4.85%,1年期LPR相比此前4.31%小幅下降6BP。新的LPR形成机制与MLF利率挂钩,1年期LPR在1年期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20日报价加点95BP,在MLF利率未动时,LPR只能小幅降息。
8月24日将有有1490亿1年期MLF到期,李超认为,需关注24日当日央行是否如期续作到期量,以及是否降息。预计如有降息操作,有15BP降息空间,本次降息后的MLF利率将作为下个月20日LPR报价参考,那么意味着9月20日LPR报价才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落实利率市场化降息,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LPR下行,进而更大幅度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对房地产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8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近期人民银行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新的LPR形成机制并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金融行业应当注意,“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离,同时,避免把房地产工具化。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刘国强还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更加畅通,让水更有效率更精准流到田间地头。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的一些政策。
对于是否降息,刘国强回应,短期主要看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以后看情况,降准、降息都有空间,但是降不降还要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形势。
对股市债市的影响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LPR改革长期利好的是股市中的非金融企业,而债市中的信用债和可转债也会从中受益。
李超认为,LPR机制调整对股票市场而言是较大利好,预计短期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对债券市场而言是较大利好,预计随着“降息”操作落地,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行至2.8%。
LPR全称是Loan Prime Rate,又称贷款基础利率,是基于报价行自主报出的最优贷款利率计算并发布的贷款市场参考利率。早在2013年,央行就启动了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
央行此前在8月17日发文决定改革LPR形成机制,旨在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新的机制主要有四大变化:一是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二是报价品种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三是报价行范围扩大到18家,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四是报价频率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