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捷信消费金融更新招股书 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09-05 17:46 星期四
姜樊|财联社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首家在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捷信消费金融,近日有了新动:根据港交所信息显示,捷信消费金融母公司捷信集团(Home Credit N.V.)已首次提交了“聆讯后资料集”。这意味着捷信已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根据已更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捷信消费金融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1.05亿欧元,同比增长10.25%;经营收入为12.76亿欧元,同比增长3.4%;收入净额为1.05亿欧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42亿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仍是捷信消费金融最大的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总贷款额为132.61亿欧元,占所有国家和地区贷款总额的62.74%。但中国的收入净额为1.05亿元,仅位居第二位。捷信中国业务共服务超过5210万客户,贷款余额达133亿欧元(约人民币1046.08亿元),中国占捷信集团客户贷款总额的62.7%。捷信集团在中国拥有超过26.1万个销售点,覆盖全国逾300个城市,雇员人数约5.7万人。

“在中国现金贷款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集团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在中国,取得资金来源并进一步将之多元化的能力支持其在中国的业务迅速增长并获得成功。而从资金来源上看,捷信主要资金来源为透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信托安排、双边贷款及银团贷款方式提供境内贷款。

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的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以有所下降。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自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的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4.3%、7.2%、9.7%、9.6%。而从业务层面上来看,循环贷款、现金贷等产品的不良率较高,截至6月30日,这两款产品的不良率分别为8.9%和8.7%。

“与风险指标相比,不良贷款比率乃滞后指标。2017年至2018年现金贷款及销售点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大幅上升,主要由于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所致。”捷信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现金贷款不良贷款比率上升主要是由于2017年中国市场扰动期间所发放贷款批次的账龄增长所致。

捷信表示,2018年,捷信贷款组合账龄持续增加,并逐渐撇销旧有不良贷款。此举加上受到收紧对较新批次贷款的审批标准所影响,导致2018年后期的不良贷款比率总计下降,这种情况持续到2019年上半年。

此外,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集团新增贷款来自线下实体店和线上渠道各占50%,较往期记录来看,呈现由线下逐渐向网上渠道转移的趋势。捷信集团有借款或承诺信用额度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数量由2016年末的35家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超过130家。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