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数据整治成网贷“不可承受之重” 行业“暴力”时代将加速终结
09-26 12:20 星期四
柴刚|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成都,记者 柴刚)讯,互联网贷款有多“香”?来看一份名单:BATJ、TMD、微博、360、小米、携程、YY……中国互联网新老巨头,不管是做搜索、电商、社交,还是做酒店、手机、O2O的,无不涉足贷款业务。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仍有700多家网贷平台在营,这一数据在2016年高峰期曾达2600多家。

不过,随着近期多家头部数据公司相继被查,爬虫服务“断供”,贷款行业出现产品“下架潮”。分析人士称,接下来,摆在贷款平台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建爬虫系统,要么甄别风险,选择“安全性”高的队友。但无论走哪条路,都意味着更高的经营成本、风控要求和更小的利润空间。而一些高利率的小平台,则因无力自建爬虫系统,也没有第三方数据公司敢跟它合作,自然被淘汰出局。

如此看来,本次数据行业整治,客观上将加速整个贷款行业的优胜劣汰,尽早结束这个“高利贷”、“野蛮增长”、“暴力催收”等标签环绕的“暴力”时代。

贷款产品大面积下架

9月以来,魔蝎科技、新颜科技、公信宝、天翼征信等多家数据公司被警方调查或要求协助调查,矛头均指向爬虫业务。

“我觉得这次数据爬虫公司被查的风波还没完。前两天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公安机关共侦办‘套路贷’团伙案件18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651人。这么多案件,这么多人,才只牵扯五六家公司吗?等这么多‘套路贷’全部结案了,这一轮调查风波才能说告一段落。”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的某数据公司CEO称。

所谓爬虫,是指平台按照一定规则,自动从互联网上提取网络信息的程序或脚本。“比如你在申请贷款的时候,会被要求提供账号密码。爬虫公司受网贷机构委托,拿到账号密码通过计算机模拟登录,抓取你的央行征信报告、电信运营商、淘宝、支付宝等信息,提供给网贷机构。爬虫服务可能贯穿于网贷平台的营销、风控、催收各环节。”上述数据公司人士介绍。

由此看来,爬虫数据是网贷平台经营中的标配,如今随着多家头部数据公司被查,在砍断“套路贷”左膀右臂的同时,普通网贷机构也势必被“断供”。

魔蝎科技官网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已服务2000多家客户,包括银行、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等;新颜科技也宣称,合作机构超过2500家;公信宝官网信息显示,合作伙伴包括中国银联、麦子金服、现金巴士等,涵盖范围包括保险、通信运营商、网贷平台等。

就在这轮数据公司调查风暴开启之时,一张网传截图显示,知名数据公司聚信立通知合作商户:为积极迎合国家日益收紧的监管政策,9月6日23时起,暂停对外提供用户授权的运营商爬虫服务。同时,据媒体报道,有盾网络科技、天机数据、葫芦数据、白骑士等也纷纷暂停爬虫服务,百融云创、鹏元征信部分服务无法使用。

与此同时,有用户提供的截图显示,成都银行(601838.SH)旗下锦程消费金融的“锦易贷”、“收入贷”产品,疑因供应商停止提供运营商数据及公积金查询服务而暂停放款。

据了解,受爬虫服务暂停影响,近日很多贷款超市出现产品大面积下架,有的机构下架数量超过一半,多为实际利率超过36%红线的,包括不少P2P产品,没有下架的主要是一些持牌机构的产品。而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是在今年315之后,贷款超市集中下架了“714”产品。

“下游客户肯定会受影响。他们对于数据技术、数据分析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这件事以后,他们也会更加谨慎地甄别供应商,或者自建团队。”

BOSS招聘信息显示,即有分期、同程旅游金融、国美金控、紫金普惠等多家平台都在招聘爬虫相关岗位。

不过自建爬虫团队的成本较高,对一些几百万规模的小平台而言,一般很难承受。实际上,一些有自己爬虫团队的头部平台,出于成本考虑,此前也会使用一部分第三方爬虫服务。

百行征信不是“免死金牌”

就在被抓、跑路、暴雷、清退等负面消息充斥贷款行业时,9月2日,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的一则《通知》,让业内人士为之一振,似乎看到了政策回暖的曙光:《通知》要求各地在营的P2P网贷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

百行征信是央行批准的国内首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股东包括中国互金协会及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等8家征信公司。记者注意到,上述《通知》一出,有网贷平台宣传称,纳入征信是新航标,意味着网贷进入安全稳步期,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不过,前述数据公司人士很冷静,他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纳入百行征信肯定是行业的一个利好,但纳入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合规,这是两码事。纳入不纳入只是风控层面的问题。实际上,百行征信是一个开放平台,随时都可以申请接入。我接入了,但我的钱不进风控,或者一部分正常利率的接入了,另一部分产品没接入,照样违规。”

其实早在上述《通知》出台3个月前,已有近50家网贷平台接入百行征信,包括人人贷、微粒贷、拍拍贷、恒信易贷、新新贷等。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虹口经侦已受理新新贷案件;恒信易贷经过监管约谈已宣布良性退出;而拍拍贷上个月刚被媒体报道违规从事“校园贷”,近日又陷入商业行贿的舆论漩涡。可见,百行征信并非网贷平台的“护身符”。

备案政策尚未明朗

值得一提的是,8月底,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函称,目前网络借贷平台只进行了商事登记,所有平台均未获得金融监管部门的审批或备案,至今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

数据宝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李可顺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网贷公司其实没有哪家是完全合规的,没有高利贷产品、没用敏感数据建模、催收指标不高的平台,可能比较合规。很多网贷机构都是其中几个产品违规,大部分产品在合规线以上。”

“合规不合规的‘规’是由谁出?”上述数据公司人士反问,现在行业还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法律法规也亟待健全。

监管政策方面,行业经历了备案登记延期、再延期、合规检查重启、备案试点方案流出等阶段,但在今年7月初,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上,却只字未提“备案”,仅明确四季度将按照“成熟一家、纳入一家”的原则,将基本合格的网贷机构纳入试点。由此看来,监管政策至今尚未明朗。

“备案制是眼下最合适的办法,第一不要扩大规模,先维持经营活下来。未来大概率会留下几家比较大的平台,这几家有可能是独立运营,也可能由监管介入经营,比如定期信披,对账户实际监管等。”上述数据公司人士认为,金融属于风险业务,不是说哪家放贷规模大就牛,风险控制得好才能持久,所以监管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谈到风控,李可顺也指出,随着数据行业越来越严格,网贷平台的风控要求将随之提高,进而抬高准入门槛,只有通过合规数据源做好风控的平台才能长久经营。此前很多纯信用的小额现金贷风控简单粗暴,比如简单的黑名单策略+认证+运营商爬虫数据,只要有通讯录,风控短板靠催收来补,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