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吴凡),在中东,由航天彩虹(002389.SZ)自主研发的彩虹无人机“大放异彩”,其中由以彩虹-4最为知名,它集侦查与“打击” 于一身,续航时长、性价比高,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一个现实的情况是,航天彩虹的无人机业务主要来自国外军贸业务,但国内市场空间同样巨大。如何做到无人机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公司近年努力的一个方向。
11月6日,位于航天彩虹浙江台州厂区内,《科创板日报》记者与券商、投资机构一起跟公司高管进行了交流。
与翼龙“占据”中东主要市场
2017年重组之后,航天彩虹在原有膜业务的基础上,增添了无人机业务。
据了解,公司无人机业务包括军品和民用,军品包括国外军贸和国内军品,其中对于航天彩虹的军贸业务,有业内人士曾这么跟记者描述过,“航天彩虹无人机以外贸立项,最初是跟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一些国家签的订单,在中东战场上经过实战,所以名气比较大。”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但需要知道的是,在过去传统的国际市场,大部分市场是被美国和以色列垄断,航天彩虹全资子公司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宏鑫在交流中表示,此前美方市场主要是以国内销售以及销往盟国为主,而以色列市场主要以东南亚及南美国家为主,而近十来年,无人机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所谓“察打一体无人机”是指无人机既可以侦察也可以攻击,公开资料显示,航天彩虹生产的彩虹-3、彩虹-4、彩虹-5无人机具备察打一体的能力,而成飞所生产的翼龙无人机亦早已具备该性能,“目前中国以彩虹与翼龙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占据了中东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主要市场”,沈宏鑫透露。
上述业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察打一体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整体出售,“这样他们的军用无人机就不仅仅是侦察机,而是察打一体机,通过打包的形式卖出,在价格上就会有更大的优势”。
实际上,公司近年的无人机业务主要来自外贸,航天彩虹在回答交易所2018年的年报问询函中表示,2018年国内无人机产品销售占比较低,公司国外销售90%以上为无人机相关产品销售。
此外沈宏鑫认为,后续外贸市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形成维修保养的体系,包括装备体系也有了一定的固化,后续市场会持续的追加订单。
有匿名专业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既然航天彩虹的产品能够成功出口在北非、中东这些地区,并且已经得到实战应用,这证明其产品是得到认可的,但如果中东等地区的局势有所缓和,外贸订单需求可能会没有之前那么旺盛。
民品行业竞争激烈
航天彩虹曾不止一次公开的表示,会逐渐拓展国内销售的占比。
航天彩虹董秘杜志喜进一步解释道,公司向国内市场拓展并不代表国外市场已经饱和了,“我们是想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国内民用领域,航天彩虹在其半年报中表示,公司积极推动无人机多元发展,自主开发民用应用技术,先后完成航空物探、环境监测、卫星通信、三维地形测绘等领域的无人机应用系统集成制造和飞行试验,并在多个行业已完成示范应用。
其中在无人机航空物探领域,公司称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占据相关垄断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用领域这块“大蛋糕”,除了航天彩虹在拓展外,其他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无人机企业亦想“咬上一口”。
通过WIND搜索,目前无人机概念股共有19家,且已有多家企业同航天彩虹一样,正在布局民用市场。
比如背靠北航无人机的长鹰信质(002664.SZ),公司正在布局物流无人机,另外公司生产的天鹰系列无人机还可用于中高空勘测、电力巡线、环境监测等领域;威海广泰(002111.SZ)通过2015年收购天津全华时代进入无人机业务领域,其机型包括旋翼、固定翼等,公司也将目光瞄向了测绘、喷洒、检测等;另外隆鑫通用(603766.SH)也在布局工业级无人机。
不难看出的是,民用无人机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
上述匿名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军转民”说的夸张点相当于“降维打击”,航天彩虹在海外军贸市场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开始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拓展,其中公司瞄准的是物探等细分的民用领域市场。
“不过隐忧也在于民用领域进入门槛比较低,在这一领域不能发挥出彩虹无人机的优势”,该匿名人士讲到,“另外民用的低空空域管制(政策)暂时还没有放开”。
沈宏鑫在交流中则表示,彩虹无人机从行业级的市场切入,未来目标是实现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从提供服务到提供数据的转变,构建基于无人机加大数据挖掘的民用应用服务产业链。其认为,在军用向民用转换过程中,彩虹无人机产品选型灵活,可根据订单需求进行适应性改进,把平台和用户需求结合的更加紧密,彩虹无人机从军用转到民用没有技术障碍。
军品具有优势
在国内军品方面,外界对于航天彩虹的拓展情况“知之甚少”,沈宏鑫透露,从2009年开始彩虹无人机就已接到军用订单,而且这几年持续增长,但目前占比不大。
与之相比,长鹰信质内部人士曾向记者表示,旗下的主力产品BZK-005系列则是军方第一款正式装备的长航时远程中大型无人机,列装军方十余年。目前公司的无人机业务正在尝试“军转民”,以及开拓外贸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长鹰信质生产的天宇长鹰无人机是国内海军最早装备的无人侦察机产品,但截至今年半年报,公司未有披露察打一体无人机产品的情况。
该匿名人士认为,察打一体无人机方面,航天彩虹的优势还是明显的,“目前国家在军队方面还没有对无人机进行大规模的列装,看好公司向军品方向的拓展” 。
实际上,未来国内军用无人机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军工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我国军用无人机需求总额将从2013年5.7亿美元增至2020年20亿美元,10年需求总额将达到120亿美元,年复增长率15%。
但航天彩虹同时也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除了上述提及与军方合作多年的天宇长鹰无人机外,由成飞所研制的翼龙无人机实力同样“不可小觑”,据《环球网军事》报道,翼龙是一种中低空、军民两用、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于2005年5月开始研制,2007年10月完成首飞。
上述匿名人士则表示,彩虹无人机在与竞争者的竞争中,能否打开高端的军用无人机市场,还需要观察。
沈宏鑫则颇有信心的表示,公司中大型无人机近几年也有许多项目在跟踪,彩虹无人机在海外市场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进入国内市场是必然的。
膜业务或触底反弹
虽然公司近年新增了无人机业务,但截至半年报,无人机及相关产品的业绩贡献只占营收的35.56%,公司的主要收入暂时还是来源于其传统的膜业务。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公司的膜业务主要包括电容膜、背材膜及绝缘材料以及光学膜,但前述三大膜业务的毛利率实现情况并不理想,半年报显示,除了光学膜的毛利率出现同比微增外,其余两块膜业务的毛利率均同比出现了下滑,其中占营收比重最高的“背材膜及绝缘材料”的毛利率仅为10.21%。
公司董秘杜志喜对此进行了回应。
其表示,从盈利性角度,主要是最近几年同业竞争者进入这个行业的比较多,“前几年市场比较好,大家一哄而上,特别是电容膜”,杜志喜讲到,“但膜行业有很大的周期性,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可能会被洗牌”。
杜志喜继续讲到,第二,因为薄膜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产品销售价格没有上涨。这两年膜业务盈利性达到历史低谷,膜行业没有比现在更坏的时候了。
但杜志喜同时表示,上述情况正在逐步得到缓解,三块膜也有新产品不断的更新和研发,公司也在开发高附加值的膜产品,应该说会慢慢(好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