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新氧,“提速”明显。营收、净利润等一应数据均较此前有了显著增长,新氧的“价值”开始显现,在新一代年轻人之间借由社区模式养成的用户习惯,也开始转变成为了直接的财报数据。
与之对应的便是,在三季度新氧移动端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MAU)达到342万,较去年同期增长143.8%。
在新氧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金星先生的眼中,“公司平台的优势、过硬质量以及高用户粘性”是此次新氧三季度取得超预期业绩表现的强有力支撑。作为平台的关键指标,新氧活跃用户的突破性进展,代表着其于中国医美市场的线上渗透和人群渗透都在加速,另一方面,也为新氧的长期多元进展提供了最为扎实的基础。
“渗透”进年轻一代的市场
“双眼皮节”、“618”促销、“99皮皮节”、“亚洲医美狂欢节”,上市后的新氧开启了系列的电商造节活动深入年轻一代人群当中。入门级与季节性项目,辅以新人199免单、全场5折等营销手段,建立起新用户的医美线上消费习惯,而资本的注入则令这一切水到渠成。
延续二季度强劲的势头,三季度新氧数据更进一步。构建在用户认知上的数据增长,凸显出新氧的“深入人心”。一面连接消费者市场,一面在专业医美医生当中新氧的影响力也于此阶段得以进一步扩张。2019年,新氧“百万医生”的数量同比增长超70%,该部分医生的GMV均超百万。在新氧平台上,有技术实力的医生将得到更高的品牌溢价,这是新氧对医师价值的重塑和改造,也为新氧吸引着源源不断实力派医生的加盟。
根据12月5日新氧科技所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氧科技实现营收3.02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79.6%,并超过公司于Q2财报发布的Q3营收预期高值;实现净利润3160万元,Non-GAAP净利润为4049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
业绩交流会上,对于新氧科技三季报成果,新氧首席执行官金星先生称:“我们深信医美服务行业的增长潜力仍蔚为可观,我们强有力的战略执行将助力公司把握机遇并为我们的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公司经营层面的数据拆解来看,除平均MAU的增长最为突出外,其他数据表现也可圈可点。2019年第三季度,新氧平台促成医美服务交易总额为9.7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4.7%。付费医疗机构数为3230家,相比去年同期的2418家增长33.6%。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机构数为2104家,相对去年同期的的1389家增长51.5%。付费用户数17.25万人,同比增长60.2%。
在新氧首席财务官于敏先生看来:新氧对行业竞争有充分的认识,“始终深信我们所具备的差异化平台和技术创新,将在扩大用户社区规模并充分利用网络效应的同时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我们不断多元化营收来源,扩大新氧平台的规模,这将在未来助力公司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纵深延展,对应万亿市场空间
在数月前的一次演讲当中,金星将企业增长的核心归类为三个来源,第一是红利,第二是管理,第三创新。他指出,“红利期总会有消退的时候,红利期消退之后靠精细化管理获得增长,通过一系列管理企业各方面都很好,你还想要发展,靠什么?靠创新,甚至可以讲就是创新是唯一的真正的增长的动力。”
市场对于医美行业的红利期显然是普遍乐观,尤其对是国内市场前景。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18年医美服务行业总收入规模达到1217亿元。2014年~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行业收入规模到2023年将达到3601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一步提高至24.2%。
行业规模增长提速之下,国内千人诊疗次数指标却仅有韩国1/6,上升空间辽阔。新氧《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各医美消费大国每千人诊疗次数,中国仅有14.8次,相比之下,韩国86.2次、美国51.9次、日本27.1次。该数据仅是日本的一半,韩国的1/6。
可见在医美市场上,新氧的业绩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医美经济”盛行,资本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大众点评、小红书等为市场所熟知的流量平台也在跑步入场,从另一种方式印证着行业的广阔前景。
在金星的带领之下,在美业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新氧,本质上非传统医院或机构,而是建立在医院和医生提供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模式上脱颖而出。美业赛道上有无数个痛点,新氧也准备了相当充足的应对方案。
简单概括来看,新氧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其一为与医美相关的原创内容;其二是社交化的社区;其三则是医美在线预订服务。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看,新氧的业务就更加容易理解,其范围几乎涉及一个消费者从产生医美想法之初直至完成,甚至包括成效分享与再次消费的过程,对应产品包括医美百科、直播连线面诊、药品来源追溯、医生资质查询、电商交易、金融服务等。
新氧的脚步从未停歇。就在上个月末,“尺颜医选”正式对外发布,因其117个维度的严格甄选机制而被称为“医美界的米其林”。迄今以来,新氧在产业结构上不断纵深延展,,除“尺颜医选”之外还有证照齐全、以完善线下布局的丽格二院等诸多尝试。
丽格二院是新氧与医生创业扶持平台联合丽格集团共同投资创立的中国首家医美平台化共享医院,全称为联合丽格第二医疗美容医院。丽格二院拥有实验室、咨询室、手术室、非手术医美操作室以及住院病房等空间向医生开放,并为其提供护士及麻醉团队服务,按使用时长向医生收费。
在金星的描述中,关于行业的未来趋势应是:“中国的每个主要城市都有若干家共享手术平台,他们能承载现在四五千家中小型诊所所承载的手术。与中小型诊所不同的是,这些共享手术平台把医疗服务集约化、信息化、可溯源、可追踪,能极大地挤压灰色医美生存的地带,让医美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新氧在销售、研发上的投入逐年递增,截至2019年9月,公司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占据净利润比重已达316.43%、114.78%。对于促成新氧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市场渗透率的拓宽,与公司服务算法的升级显著助益。有分析指出,较高的销售投入,拓宽了新氧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渗透度,由原先的医美供给、需求端向外延伸扩展。而较高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算法、变现系统得以不断升级。从而可以将订单出口向前端延伸,更早地捕捉到用户需求和意向,促使消费决策效率提升。
新氧战略性切入口腔齿科领域也曾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氧齿科已有超1400家专业齿科机构入驻,吸引了约2500名齿科医生,积累了近10万的真人齿科矫正案例。以齿类为突破口向消费医疗领域的扩张,新氧已取得明显成效。消费医疗市场的规模,2020年市场已普遍预计将达万亿。有了齿类为成功样本的新氧,更有望将模式复制到其他消费医疗产品实现跨领域扩张。
对应万亿消费医疗市场,新氧的上升空间也一并被勾勒而出。中金公司也在针对新氧三季报的研报中指出,新变现工具有望推动收入长期稳步增长。
与财报一同披露的还有一份任职公告。12月5日,新氧科技公告称,冯唐正式进入董事会担任董事,其现任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健康产业负责人,并曾于华润医疗、麦肯锡任职。冯唐在医疗产业及企业战略规划方面的专业性及丰富经验将给予市场更多信心。
重构产业链,探寻行业健康发展路径
在商业性盈利的同时,新氧搅动着整个行业生态,诸多尝试所得经验教训对于行业的长久发展提供着示范与指引。从最初单纯的美丽日记形式到包含问答、短视频、直播等立体内容输出,从原先以UGC内容为主扩展到涵盖医生、医美顾问、KOL所产出的专业内容,新氧对于原有产业链的完善,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增长提供了更多思路。
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年5月新氧上市时,APP用户使用时长在全部医美APP中的占比已达到84%。中国有数千万医美消费者,且低线城市医美消费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新氧一类的行业头部企业应当建立起更为严苛的自检标准,也理应肩负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等多重社会责任。
金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作为互联网平台,根植于产业土壤,要实现健康、长久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健康生态。在此次新氧科技三季报发布会现场,他指出,“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医美行业的流量入口,而是要成为这个产业的‘操作系统’,这要求我们重构产业链,让各重要环节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长久以来新氧充当着医美行业前行者的角色,而今巨头入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将促进市场进一步规范。在不断矫正与规范过程中,已然将战略瞄向用户增长的新氧有望率先占据更大范围的市场。一贯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方面,在纳斯达克上市初期的一段“不友好”后,10月10日后的一个月内,新氧股价已从低点反弹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