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盘点2019关键词之“经销商”】 庞大破产重整 凸显经销商模式亟待变革
01-21 18:30 星期二
财联社记者 杨铮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杨铮)讯,随着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1月15日,ST庞大(601258.SH)获准撤销 “退市风险警示”,历时半年多的庞大集团的破产重整也就此告一段落。但这一被称为中国汽车经销商“破产第一案”的背后,却凸显了中国汽车市场现有经销商盈利模式的亟待变革。

庞大集团的破产重整之路始于2019年5月13日。在屡次被传出资金链紧张、融资困难后,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因未能偿清拖欠北京冀东丰公司1400万元债务,冀东丰公司向法院提出对庞大集团进行重整申请。

由于冀东丰实为庞大集团子公司,所以这一重整申请被认为是庞大集团为避免爆发更大债务问题而主动采取的自救措施。彼时,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曾表示:“这个决定征求了很多有关部门与债委会中多数人的意见,大家都赞成。如果此次破产重组能够顺利实施,庞大集团将如同重获新生。”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庞大集团经历了庞庆华辞职、破产重整启动、上市公司“披星戴帽”、来自深圳的投资人入场、庞庆华等原有股东将全部股份转让、引入新的投资人等一系列过程,直至2019年12月31日,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半个月后,上市公司成功“摘星”。

“摘星”之后的庞大集团暂时摆脱了股票退市的风险,但对于创始人庞庆华而言,一手打造的曾经全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已经与自己无关——根据重整计划,庞庆华及其一致行动人须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票让渡予新引入的投资人。

“庞庆华的个人际遇和庞大集团的经历,虽然和其不断扩张的经营战略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销商的生存境况。”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就在去年9月初庞大集团启动重整程序一个多月后的10月中旬,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了一份《致乘用车生产企业的倡议书》。在《倡议书》中,汽车经销商商会提出,在当前供大于求、刚需下滑的环境下,车企的一些政策导致了经销商亏损,并呼吁车企为经销商“松绑”。

据汽车经销商商会《汽车经销商对厂家满意度年度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有53.5%的汽车经销商出现经营亏损,到2019年上半年,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盈利经销商占比仅为29%。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主机厂盲目上量、片面追求市场份额,以产定销并通过苛刻的考核制度捆绑经销商,将经销商的利润转移至主机厂”。

尽管这份《倡议书》中的数据仅截至去年上半年,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19年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9%,依然位于警戒线之上。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从2018年1月开始,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连续24个月在荣枯线之上。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的走势,和中国汽车市场整体状况基本保持了一致,这充分表明了经销商的压力。”在上述行业分析人士看来,仍处于调整期的国内车市,在2020年将持续给经销商“施压”。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今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率为-2%。

面对现实,一些经销商集团已着手开拓新车销售之外的业务空间。相关财报显示,在2019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百强榜中名列第一的广汇集团,正通过下属的广汇宝信尝试新零售业务,以期“为经销商重新全面赋能,重新定义汽车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汽车零售提供全新思路,共同构建汽车产业的生态圈”;而排名第二的中升集团则在财报中预计,汽车市场竞争将会日益激烈,促使相关企业在专注产能及产量的同时,进行技术及服务的整合以及更加集中的管理和有效运作。因此,中升集团会更加重视售后市场投入。

“经销商与车企并不存在尖锐的矛盾。市场环境带来的压力,需要经销商与车企共同承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财联社记者。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